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大叔”拥有47项发明专利 获得全国演讲赛第一名

发布时间:2021-12-21 17:56 | 来源:中工网 2021-12-20 08:25:05 | 查看:869次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 毛浓曦 通讯员祝盼 尚少卿)“97.17分!”——这是12月16日“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1年全国职工演讲比赛现场的最高分

  当天,中国铁建二十一局第三工程公司的钢筋班班长马小利,这位“50岁农民工大叔”,凭借这一得分拔得头筹,获得金奖第一名

  当天决赛,作为第11号选手的马小利上台时,穿着橘黄色工装,没有刻意地挺胸阔步,没有任何化妆和修饰,就是很自然、很平常的样子从舞台侧面走来,感觉就像是刚从建筑工地走来。

  演讲开始,马小利用略带乡音的语言,没有刻意煽情,没有技巧修饰,朴实自然地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18岁出门务工,35岁走进建筑工地,汶川大地震从废墟中将负伤的工友背到都江堰救治;在恢复重建的都汶高速公路项目工地,自己画图、设计、加工,完成了14项实用施工技术发明,也由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国铁建系统百万农民工中获此殊荣的一人;此后在兰渝高铁项目,修建被誉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桃树坪隧道,参与了兰新高铁等多条铁路项目建设,接连研制了60多项发明成果破解施工难题,截至今年初,已经取得了47项国家专利……

  演讲中,当马小利的身后屏幕播出一项项发明专利证书时,现场一片惊叹。

  其实,随着近年来中国高铁在西部广袤大地上的延伸,马小利从农民工到“金牌蓝领”、再到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故事,在中国铁建的各个项目工地上广为流传。早在2009年,当《工人日报》记者第一次在工地上见到马小利时,就被他把“铁砣砣变成绣花针”的钻研劲所折服。那时候,他发明的无焊接开挖台车、自动配料机等技术革新设备,常常被工友们称为“施工神器”。

  “对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而言,发明创造无疑是难于上青天。我时常挑灯夜战,图纸画了一摞又一摞,加工模型反复探索修改,直到成品完成才长舒一口气……”演讲中,马小利说,“我不服输,劳动者不能轻易妥协。”

  “我只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没有学历,没有资源、没有平台,如果不是生在一个好时代,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也许到今天,我依旧还在四处漂泊……”这是马小利的心里话。

  从今年5月开始,马小利先后在甘肃职工演讲比赛和全国铁路职工演讲比赛中接连胜出,最终走进了全国职工演讲决赛的现场。不论在哪里,马小利都是一身朴实工装、一口西北乡音,但满屏的发明专利证书和胸前闪闪发光的奖章,总是震撼全场。有人说,“马小利讲出了一位农民工的成长史,也讲出了今天中国,江山壮丽,工人豪迈的可亲可敬的故事。”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拥有47项发明专利的马小利,讲述自己在西北修高铁的故事—— “农民工大叔”在全国演讲赛上拔得头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