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4 16:04 | 来源:中工网 2021-12-13 07:43:57 | 查看:510次
【卓越工程师】刀锋上的“舞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随着铣刀飞速旋转,一个结构复杂的球凸轮渐渐成形,杨永修生龙活虎的眼睛里不由闪过几分快意。
“指挥”数控铣床驾驭形形色色的刀具,为红旗汽车试制各类核心精密零部件,经过十余载岗位潜心修炼,34岁的杨永修早已是名动业界的“刀锋舞者”。
超差0.001毫米也是0分
“超过公差范围0.001毫米,也是0分,是残次品。”站在铣床前,性格活泼的杨永修变得非常严谨,甚至是苛刻。0.001毫米,什么概念?仅为一张A4纸厚度的1%左右。
在加工精度上,杨永修追求“做到自身能力的极致”。发动机缸体加工允许的公差范围在0~0.02毫米之间,也就是说,只要误差不超过0.02毫米即为合格。但杨永修要求精度误差控制在0.015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
“发动机好比汽车的心脏,精度越高,性能越好,抗疲劳度越高。我们的目标不是合格,而是完美。”杨永修说。
为精益求精、优中更优,杨永修没少下狠功夫。攻读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期间,他两次获国家奖学金,4次获校一等奖学金,2010年参加工作后,又靠自学取得学士学位。
“他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学习新知识,晚上我九十点钟下班时,经常看到他还在电脑前研究。”一汽总院试制所机加中心车间主任王乐说,“杨永修爱钻研,悟性高,还勤奋!”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杨永修熟练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软件编程,可以自如操控西门子、海德汉、发那科三大数控系统,“玩转”各类复杂刀具。31岁时,他已先后两次登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领奖台,捧回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数智”御刀术里的创新担当
杨永修电脑前摊着一张图纸,那是即将投入试制的一款变速箱前壳。为了让一汽自主创新的这个新型零部件“横空出世”,杨永修要编30多组程序、上千条指令……
多品种小批量,是试制工作的特点。由于两三天就会换一个新产品,这意味着,几百个尺寸,上万个加工元素,都得重新排兵布阵。可以说,每个新产品都是一次全新挑战。
杨永修很享受这种挑战:“每当看到在自己控制下,机床听话地将一块块灰秃秃的毛坯料变成一个个亮晶晶的‘工艺品’,感觉刀具切削的声音都像音乐一样美妙。”
“担当多一点,攻关高一格,成长快一步”——杨永修电脑右上角立着一张“党员岗”红色纸卡,卡片上这行字,是他勇挑重担、大胆创新的真实写照。
行走在车间里,记者看到许多杨永修发明的“神兵利器”,多角度铣刀、套镗外圆镗刀、快换夹具……其中18个已获国家专利,在加工不规则复杂工件时,这些“宝贝”个个威力了得。
三轴数控铣床运行过程中,受铣工件不能转动,每加工完一面,都要拆卸下来,将工件转个角度,再重新安装刀具夹具,进行下一步加工。杨永修通过自主改造,把三轴设备升级成为四轴设备,可让工件一边转动一边受铣,实现了多角度一体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40%,提高加工精度60%以上。这项创新,去年获得一汽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
凭借一身炉火纯青的“数智”御刀术,11年来,杨永修攻克技术难题130余项,完成重点项目试制任务70余个,为企业节创效益1200多万元。
“绣春刀”舞出满园春色
杨永修珍藏着一张李凯军的签名。这位响当当的全国劳模,是他最敬重的大师之一。
何以成大师?在杨永修看来,比一颗慧心更重要的是上进心、责任心、自尊心、恒心。
也正因始终怀抱着这样的初心,杨永修现已集40余项荣誉于一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机械行业工匠、吉林省技术创新标兵……
如今,创新攻坚之余,他更多关注的是90后青工的成长。“操作数控机床,好比中医开方,每种草药的剂量和配比不同,疗效大有差别。刀具夹具、加工方式、走刀路径、参数设置,我希望把个人经验都传授给徒弟们。”杨永修说。
“我们以前都是干手工铣的,跟着杨老师不到两年,全学会了数控铣,能通过编程‘指挥’机床,特有成就感,技术含量比以前高很多!”丁园小杨永修两岁,经过认真学艺,已经成长为吉林青年技术能手、长春工匠。
几年来,杨永修师徒工作间累计培训700多人次,其团队成员陆续自主解决技术难点60多项,获得集团级以上荣誉64项。在杨永修指导下,一汽选手还包揽了2019年长春市数控铣大赛前六名。
“他把团队里的年轻人全激活了!”在车间主任王乐眼中,杨永修就像一把“绣春刀”,不仅舞出了自身一片锦绣天地,而且激荡了一池春水,绣出了满园春色。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