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0 20:51 | 来源: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13日 第 06 版 | 查看:451次
本报记者 张 音 宋静思 王明峰
图①:观众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图②:“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部队官兵把自己的饮水和干粮送给灾区群众。
图③:航拍北川羌族自治县新貌。影像中国
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在中央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的教学楼废墟前,巨大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表盘,清晰地定格着地震发生的时间——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
2008年6月30日,汶川特大地震49天之后,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在中央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那一刻,天摇地动,山崩地裂。汶川、北川、茂县、理县……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逝去。
那一刻,千百万不屈的脊梁在废墟上挺起,亿万普通人伸出温暖的援手,让灾区群众在绝境中逢生、在感动中前行。
四川江油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蒋晓娟,当时还是巡警大队一名普通民警。地震发生后,不少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因父母伤亡而嗷嗷待哺,在安置灾民点协助工作的蒋晓娟顾不上哺育家里刚满半岁的孩子,主动提出为婴儿哺乳。
每天为10多个婴儿哺乳,成了这位美丽警花的一份“特殊工作”。10多年过去,蒋晓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依然经常想念并关心着那些孩子。
“地震过去10多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永远铭刻在我心里。”蒋晓娟表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这些年来,她一直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鼓舞自己,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降临的时刻,爱的力量,在华夏儿女之间不断传递、凝聚。
汶川突遭劫难,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北唐山市玉田县农民宋志永心急如焚。当晚他独自向灾区进发,临行时给每位农民兄弟发了短信:“我先走了,你们随后跟上!”
剩下的12位农民兄弟如约赶到绵阳,立下“伤亡一律自负,保证帮忙不添乱”的军令状,直奔北川与宋志永会合。他们和救援部队一起,在瓦砾中搜寻幸存者,救出25人,清理出60多具遇难者遗体。随后,13位农民兄弟又赶到安县晓坝镇,十几天里,他们帮助搭建起300多顶帐篷,装卸救灾物资上百吨。一时间,“唐山十三义士”的事迹传为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在特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守望相助,倾力支持,无私奉献,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兵表示。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
8.0级特大地震,让灾区山河移位,巴蜀之地满目疮痍。接连不断的余震、山间随时滑落的石块、随处可见的塌方……在地震灾区,危险无处不在。
龙门山镇与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地震发生后,龙门山镇银厂沟景区两面山峰崩塌,通往银厂沟最深处小龙潭的唯一道路被崩塌山体填平,游客被困,情况危急。西部战区空军少将、时任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蔡伟素主动请缨,带领由30名官兵组成的救援突击队向“孤岛”小龙潭突击。他们绕过五六处还滚着石头的塌方区,10余次跨过河流,在水深湍急处,临时砍树木搭了两座简易桥。短短几公里路,足足用了4个多小时。突进小龙潭后,官兵们几十个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争分夺秒救人。
“抗震救灾途中,几乎随时都有巨石滚落,但我们一路高喊着往震中去。面对数不清的余震,没有人害怕、没有人退缩。”蔡伟素对救援场景记忆犹新。
“山可塌,路可断,油品供应不能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兰成渝管道仅停输22小时就全线恢复供油,全体干部员工冒着几百次余震威胁,顽强坚守在1250公里的管道沿线长达两个多月。这条抗震救灾能源供应通道,被誉为“摧不垮的生命线”。
从汶川到玉树到芦山,再到每一次灾难降临,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民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白衣战士日以继夜救死扶伤、灾区群众强忍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痛奋力抢险……一个个英雄壮举、一幕幕感人场景,他们用血肉之躯不断诠释着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廖智,原本是德阳绵竹汉旺镇的一名舞蹈老师,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她不仅失去了10个月大的女儿,更永远地失去了双腿。
对于重获新生,廖智充满感激,“救援过程困难重重,但士兵们尝试了各种救援办法,没有一个人放弃。当我被救出来时,他们却不停地流泪。”
顽强的廖智没有放弃梦想。她创作了舞蹈《鼓舞》,并戴着假肢多次演出,一次次震撼着观众的心灵。2013年4月,芦山地震后,戴着假肢的廖智还赶赴灾区担任志愿者。
这些年来,廖智投身于公益事业,拿出积蓄成立残疾人艺术团、成立“晨星之家”截肢者康复工作室……她努力用自身的专业和特殊的经历鼓励关爱其他因震致残的人士。“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廖智说。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是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一次次抗震救灾中转化为实际行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时任急诊科副主任的李银先,带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急救队,带上急诊科所有备用的急救箱、药品、器械,不惧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和次生灾害,当天便赶赴受灾严重的北川县城。
救援队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争分夺秒救人。李银先10余次钻入废墟搜救伤员,及时对伤者进行清创、缝合、分诊,在北川一待就是五天五夜。李银先表示:“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决不放弃抢救任何一个生命。”
如今,李银先已经转行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他表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始终鼓舞着我,司法鉴定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案例,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我必须严谨认真对待。”
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为了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所有这一切,成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
汶川特大地震,让人感受了自然的威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当通信中断,“风云”“资源”“北斗”“遥感”等15颗卫星,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眼”;当道路阻隔,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输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等,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马”……
习近平主席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经过多年努力,全国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国家新组建地震灾害救援队461支,建设了“10+2”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拳头力量;建成“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指挥一张图”等一批信息化系统;推动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应急物资全程监管、溯源和一物一码精细化管理……我国的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丰富和升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坚定了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冯兵表示,新时代,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向世界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英雄气概和民族品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必将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激励着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一往无前!
版式设计:张芳曼 沈亦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