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5 15:31 | 来源:郑州晚报 2012-5-23 第A02版 | 查看:2057次
□晚报评论员 闵良臣
据南京《金陵晚报》等媒体报道,捡到170多个钱包归还原主并多次为生病孩子捐款的南京“最美环卫工”沈现台,近日给当地媒体发去短信,希望求得表扬,哪怕是一本荣誉证书也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做好事不仅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反而还遭到嘲笑。为此,几日前,《中国青年报》就“如何营造做好人的环境”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72.1%的人表示政府应制定相应制度,不让好人吃亏;70.0%的人指出要营造好人受羡慕、受尊敬的社会环境。(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好事”,一般来说,就是指“利他”。有无数的“做好人”者证明,一个从骨子里或说天生就喜欢做好事的人,其实是不图回报的,甚至不计个人得失。最近媒体报道的那位“最美女教师”,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老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做好事之前想的是如何得到同等的回报,从主观道德上来说,他不是在“做好事”(尽管客观上仍有可能称做是做好事)。我们常听到做好事的人说的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也说明,很多做好事的人认为做某件好事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一个人不论多么不计回报地喜欢做好事,做好人,这个人如果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相反,甚至因做好事、做好人让自己有太大的损失,那么,久而久之,很难说不会改变他对“做好事”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一旦认定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能做好事,不能做好人,或者说做好事、做好人就意味着自己要受损失、受伤害,而且不仅是经济、物质上的,还会有精神乃至肉体上的,甚至做了好人就会失去尊严,难以生存,那么,很难说他还会继续坚持做好事、做好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完全离开社会,很容易成为“野人”,因此,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到社会影响乃至同化。社会是善的,就容易让这个社会的人变善,社会是恶的,自然也容易让这个社会的人变恶。即使人真是“性本善”抑或“性本恶”,通过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一定会变得跟整个社会大体一致。一般来说,只有环境改变人,而个人很难改变环境。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社会中愿意做好人的比例,一定是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通过这面镜子,不难照出自己的问题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