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王军:我的大学是宝钢(图)

发布时间:2021-12-04 19:26 | 来源:中工网 2015-04-25 08:20:08 | 查看:786次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49岁的王军用一串扎扎实实的数字诠释了“当代工人”的价值——

  拥有先进操作法5项、技术秘密24项、技术革新130项,获国家受理或授权专利发明107项……这位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厂技能专家的诸多创新成果,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在一线摸爬滚打30年,工作在宝钢、学习在宝钢、成长在宝钢,王军说:“我的大学就是宝钢。”

  1987年9月,王军从宝钢技工学校毕业,成为宝钢热轧厂精整分厂生产综合作业区的一名剪刃组装工。在那个年代,能够进入宝钢当工人,不仅是捧上了“铁饭碗”,更是捧上了“金饭碗”。在许多人看来,安分守己干一辈子,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就是最好的归宿。

  但王军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光有在技校学的知识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技能,才能把工作做好。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人忙于下海挣钱的时候,王军一门心思想着多学点东西。

  1996年,30岁的王军主动踏进课堂,利用业余时间来到同济大学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参加上海市技能培训中心组织的技能培训,还报了电视大学的英语班。2004年,王军获得了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文凭。

  在许多同事的眼里,王军精力充沛,工作勤奋,“一拍脑袋就是一个先进操作法,专利一个接一个”。在王军看来,是宝钢成就了自己。他说,刚进入宝钢,自己就被宝钢浓重的创新氛围所感染。宝钢从上至下都重视创新,设立了科技创新机制,小到合理化建议,大到技术专利,都会配套相应的奖金以资鼓励。宝钢每年还会举办相当规模的群众性创新活动。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了王军的创新欲望。

  “新时代工人靠的不光是体力,还需要智力。”王军说。层流冷却技术研发是他耗费近10年的一项技术发明。这项技术国外早有研究,20世纪80年代德国、20世纪90年代日本,分别开展过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到21世纪初,逐渐有成果面世。但是要把这项技术引入国内,需要花费两亿多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王军认为自己有把握攻克这一难关,便提出立项申请。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一旦失误,将影响正常生产。“我们宝钢人一定要试试!”王军不甘心,几经尝试,如今,已经定型的第四代层流冷却上喷成套装备技术日趋成熟,预计今年能够完成课题。

  “一人进百步,不如百人进一步。”这是王军常说的一句话。2008年,“王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人员构成以现场一线工人为主。近几年,王军创新工作室培育出3名宝钢工人发明家。目前,在宝钢热轧厂已形成王军创新室、发明创造协会、孔利明式创新小组、群众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等四个层次的群众性创新工作机制和平台,形成了自下而上支撑创新、自上而下指导创新的机制。

  “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过程中总会面临风险,但是要进步,就必须要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我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带着必胜的信念尝试,做好惨败的准备。”王军说,眼神里透着坚定。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赋予“行行出状元”新的时代价值,讲述着一个“工业4.0”时代的工人传奇。(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