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4 21:39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1月24日 第01版 | 查看:570次
本报记者 唐 芳
“挖深一点。”
2020年12月2日上午10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厅。一番沉思过后,杨孟飞轻轻地说。
这是嫦娥五号飞行任务的指挥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探月正第一次使用机械臂在月表进行采样。虽是上午,杨孟飞已带团队连续工作了14小时之久。
第一铲子下去,表取机械臂仅挖到约30克月壤。着陆器在月表停留时间有限,要在预定时间内铲取1500克月壤样品,但要防范月表太硬损伤机械臂,地面操作团队都想再快点多挖几铲子。杨孟飞一直没说话,他仔细地翻看月面照片,发现着陆器的一条“腿”陷得比较深。
“挖深一点。”杨孟飞判定,着陆点附近的月壤“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硬”。一番指令调整后,机械臂的挖掘深度从1厘米级变为5厘米级,最多的一铲挖出300克月壤。
12月2日晚10时许,经过约19小时紧张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这只是嫦娥五号飞行任务的一个小细节。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2021年11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他的压力和动力都来自高度的责任感,国家赋予探月取样的责任和使命,支撑着他带领近万人的研制团队走过10年,飞控任务期间平均每天只睡4小时,采样封装阶段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兢对记者说。
杨孟飞做事从不回避难点。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2011年立项时曾被质疑任务风险太大。他摒弃更加保险的任务路径,坚定选择了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半弹道式再入返回等多项全新技术。“嫦娥五号任务实施要带动一系列技术创新,还要为中国航天后续发展奠定更高起点。”彭兢道出了杨孟飞院士的深远考虑。
杨孟飞做事从不放过疑点。在嫦娥五号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他得知一个细节,长时间高温“泡”在推进剂里,发动机头部的电磁阀中厚约2毫米的阀芯尺寸会产生极细微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溶胀。“就像馒头泡久了会膨胀,阀芯也是。”彭兢打了个比方说,电磁阀好比水龙头,阀芯薄了密封时就关不紧,阀芯厚了打开时会堵住推进剂流出。
不起眼的阀芯关乎月面点火起飞的成败。“为什么会溶胀?温度多少会有反应?泡几天会膨胀?”杨孟飞在讨论问题时常常连续发问,对任何疑点、不放心或不了解的东西都不放过,如果对方始终能够给出确切答案,说明真正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全部要领。他划分出多个档位要求研制人员挨个去做试验。一年后,嫦娥五号任务团队对发动机在多种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阀芯厚度的变化范围有了准确判断。
“如果我们不抠那么细,一定会堵吗?也不一定,但那种可能性是有的,而上天了就没有机会再重来。”彭兢透露,杨孟飞院士要求任务团队,在地面上就把能做的工作全部做到极致,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比正常情况困难很多倍的情形,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在月面即使出现最坏情况也能够解决。嫦娥五号任务研制长达10年,这种工作方法贯穿始终。
在嫦娥五号任务最紧张的时刻,杨孟飞都没去媒体关注比较多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厅,而是在一侧的遥厅工作。他怕同事有压力,也想把任务高光时刻留给一线。他注视着探测器遥测画面,亲眼见证每一个重要飞行事件按照预想过程执行完成。飞控任务12小时一换班,每班上岗前的专题会要对飞行事件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准备,杨孟飞都是亲自主持。五院月球楼任务支持中心给安排的临时休息的地方,他从未去过。
“他的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大家见他去食堂吃饭都躲着走,每次和他吃饭都有任务布置。但是嫦娥五号任务团队十年来春节从来没有加过班,谁家中有事他每次都会批假。”彭兢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团结在他周围为国家探月工程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