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赴马里亚纳远洋科考,助力“国之重器”探海—— “乘风破浪”的钳工(图)

发布时间:2021-11-23 17:35 | 来源:中工网 2021-11-22 07:51:05 | 查看:649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通讯员 吕忠诚

  一把锉刀在手中反复推拉,铁屑飞溅中,零件表面变得平整光亮。日前,记者刚一走进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车间,就看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周皓忙碌的身影。

  “零件表面打磨后是否平整,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得用手去摸,用心去体会。”头发丝直径1/16粗细的划痕,周皓仅用手触摸就能感知出来。

  周皓是一名深海钳工。在3次马里亚纳远洋科考航次中,他先后解决了168项海试科研装备技术难题,帮助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个国际、国内第一。

  成为深海探索者

  “小时候觉得爷爷修东西特别厉害,很崇拜爷爷。”周皓的父母都是煤矿工人,爷爷是一名钳工,他从小就对技能耳濡目染。于是在上技校时,选择了钳工专业。

  步入工作岗位后,精益求精的老师傅们给他上了一课。

  “产品明明已经达到验收标准,但他们还在继续升级标准。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老师傅们的工作态度让周皓深受触动。

  工作最初几年时间里,为了磨炼技能,周皓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用坏的锉刀近千把。他的手被锉刀磨起了水泡,然后水泡又被顶破。“当时一碰到工具就像针扎一样疼,最后手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他说。

  2016年,36岁的周皓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开启海上之旅。

  “深海设备要应对低温高压的极端环境,对舱体的密封技术和抗压性要求极高。往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要承受接近1100公斤的压力。”为此,周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多月,恶补深海设备资料,通过翻看、研究各类设备的使用手册,熟悉原理和操作方法。

  海上亮绝技

  第一次52天、第二次68天、第三次54天,这是周皓3次赴马里亚纳的出海时间。由于是远洋科考作业,每次出海都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晕船的周皓来说,海上生活是极大考验。

  2016年6月,周皓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去往马里亚纳海沟挑战万米深度。晕船呕吐了10天的周皓,才刚适应海上生活,就接到了安装潜水设备的任务。当时,根据海试装备返回记录的数据,需要对装备进行升级改造,由于没有改造所需材料,只能在船上寻找材料临时制作。

  “队长开玩笑说,只要不把船拆沉了,什么材料你都可以拿来用。”周皓回忆说,他和同事拆除了船上符合条件的零件和钢材,重新制作了改造所需的零部件。

  最终,“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完成了10900余米的挑战,成功获得120余升万米海水样品,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

  更加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

  2017年1月,“万泉”号深渊着陆器定时释放器的锁紧装置和陶瓷高清摄像机密封装置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此时,留给周皓的时间只有3天,而维修所需要的10毫米不锈钢板,由于船上没有合适的机加工设备,只能靠手工加工制作。

  当时受海浪影响,整个船体晃动剧烈,这让周皓的维修难度再次升级。

  “材料都需要手工锯割、打磨,为了让我保持平衡,同事们轮流站在我的背后,抓住我身上的皮带,帮助我站稳。”周皓回忆说,为了不让摄像机的密封舱进水,他将装置拆开后弄清原理,重新设计了一个加压密封装置。

  这一次深海探险,获得了大量珍贵高清视频,在7449米深度成功拍摄到高清深海狮子鱼,这也是国内采用陶瓷材料作为耐压舱在深海的首次应用。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每完成一次深海挑战,都要和国旗合影,这是属于周皓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说:“那一刻真的感受到无上荣光,对自己的技能很自豪。”

  对于图纸上的数据,加工之前他总要再检验一遍;已经加工过10遍以上的零件,再加工时,他还是会琢磨怎样能做得更好;他手工加工的零部件,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有周技工在,我们出海科考就很安心。”不少跟周皓合作过的科研人员都对他赞不绝口。

  2018年,周皓开始带两名学生,学生都喜欢喊他“皓哥”。

  “皓哥做事情很精细,不仅能把设备修好,还能从无到有进行设计。”学生赵民柏对他很佩服。

  “皓哥对我们很包容,教技术也很有耐心。”学生罗圣文说,周皓不仅教授技能,也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技术上没有差不多,差不多其实就是差挺多。”在周皓看来,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百分之百地投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