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9 16:05 | 来源:中工网 2021-11-15 08:22:29 | 查看:544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通讯员 胡锦荣 黄贵彬
11月6日凌晨,强冷空气袭入战“疫”中的甘肃省兰州市,天空中淅淅沥沥的雨点很快凝结为片片雪花,凌乱狂舞。此时,完成动车组入所作业的赵丕刚刚回到高铁公寓,望了望窗外,心里不由一颤,抬手关掉房灯,拿出手电筒,朝向窗外晃动。
瞬间,一束光飒然冲破漆黑的雪夜,奔向家的方向……
“爸爸,看到你了,妈妈和妹妹刚刚睡着。”微信一闪,赵丕读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行字,眼眶有些湿润。
全国劳动模范赵丕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西机务段动车组的指导司机。这一束光,是父子两人在疫情期间的特殊约定。
11月2日晚,赵丕趁着休息时间,和已经10多天未见的妻子、儿子视频通话。
“爸爸,我今天帮妈妈做了家务,还写了篇作文,我念给你听啊。”看着视频里的儿子,赵丕百感交集。为了不让家人看到自己心酸的样子,他把手机移向一边,突然想出一个办法。
“儿子,你把客厅的灯关掉,然后看铁道对面的高铁公寓楼。”说着,赵丕站起来拿出手电朝家的方向,一圈一圈地晃动。
“爸爸,我看到你的手电了!”儿子尖叫起来,在视频里兴奋地手舞足蹈。
从此,这一束光在非常时期成了父子两人间的“暗号”,每天都会点亮。
赵丕今年39岁,工作19年来,先后从事货运、客运和动车组列车乘务工作,驾驶过4种内燃机型、8种电力机型的列车和14种型号动车组列车。特别是在2014年,和谐号动车组驶入西北地区后,他连续60多天值乘试验、总结提炼,编写出10余册操作指南,攻克了高原高铁应对高海拔、大温差、强风沙等一系列行车难题,成为同行们公认的“动车一哥”,也因此在2020年11月登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赵丕带领车间68名司机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按上“红手印”,申请到最危险、最困难的地区去,先后值乘开往武汉、上海、广州方向的动车组60多趟次、走行3万余公里。
今年秋季的这波疫情令人猝不及防。赵丕再次递交“请战书”,走进集中隔离区。从10月20日开始,隔离办公中的赵丕先后添乘指导24趟列车、盯控现场安全作业6次,3天一轮次进行线上培训,线下“一对一”培训20余人次……
许多次,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赵丕都会抬眼向家张望。几年前,为了方便工作,他在距离机务段动车组不远的地方买了新房,“就隔着一条铁轨,几分钟穿过人行隧道就是家了”。
今年夏天,赵丕喜得一位“千金”。前不久,一家四口开心地刚去拍了张“全家福”,却又赶上了新一轮疫情。
妻子马晓梅和赵丕同龄,在社区工作,作为刚生完“二胎”的高龄“宝妈”,看着丈夫就在家门前却不能回来,看着同事们都奔走在抗疫一线,自己只能在家照顾一大一小,她心里急啊。
“特殊时期,有多少个家庭和我们一样聚少离多,你们不是子弟兵却胜似子弟兵,希望疫情赶紧结束,让每个家庭都回归正常。”10月27日,隔离一周的赵丕看到妻子发在朋友圈的动态,瞬间秒懂,心如潮涌。
“结婚这么多年,和妻子聚少离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在操劳,这次还在休产假,我却不能在身边照顾,觉得亏欠她的太多……”赵丕强忍住泪水。
“核酸做了第几遍?”“孩子的网课上到哪一节?”“家里暖气热不热?”这以后,赵丕一有时间就通过视频连线,关心家人的生活情况。
“网上下单都要社区志愿者来送,疫情期间,谁都不容易,咱能自己解决就绝不添麻烦。”马晓梅每次出门核酸检测前,都要先把小女儿喂饱哄睡,让儿子在家照看。
儿子赵鸿瑞今年11岁,在居家上课的这段日子仿佛突然长大了,妈妈忙不过来就自觉承担起家务,看到妹妹哭闹也会主动帮妈妈做饭、洗衣服。如今,那一束晃动的光,越过疫情阴霾中的城市,传送着一家人彼此间的牵挂和温暖。
“我的爸爸不只是一名火车司机,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赵鸿瑞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