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袁隆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图)

发布时间:2021-11-16 19: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16日 12 版 | 查看:4961次

  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视觉中国供图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人们再一次送别袁隆平。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至今记得,在5月24日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上,百姓捧着鲜花,自发地前来告别。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长达60余年,他的一生足以诠释一部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史。

  11月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袁隆平精神学习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包括胡培松等5位院士在内的农业科技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追忆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搞科研就像跳高”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杂交水稻是世界性科技难题,美国、日本等国的水稻研究所,曾一度放弃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但在我国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袁隆平,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1960年,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他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等到第二年播种抽穗,那一株有着优良特性的“天然杂交稻”却再也没有现身。

  彼时,农学界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流传着“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谣言。不受外界影响,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死磕”9年,直到1973年,袁隆平团队才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

  但可惜的是,最初试种的杂交稻增产优势,只表现在稻株的茎叶上。那时,便有人嘲笑说:“可惜人不吃草,不然杂交水稻,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面对冷嘲热讽,袁隆平带领团队改进技术,实现了稻谷增产优势,解决了杂交制种难题。三系法研究成功了,袁隆平又出发,向两系法进军。

  这时,又有“好心人”劝他:“袁老师,您已经是著名科学家,功成名就,万一搞砸了,岂不败坏了您的名声。”

  袁隆平坦然答道:“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株型吗”

  袁隆平身上敢于挑战世界性难题的创新精神,改变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的一生。

  1984年,邓华凤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加入了安江农校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在课堂上,袁隆平向学生们系统讲解了当时杂交水稻的两个重要发现,即湖北光敏核不育基因以及广亲和材料的发现。

  那时,邓华凤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自己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中专生,要选择科研方向,不如选择难度更大、创新性更强的两系法。”

  从此,在袁隆平的指导下,邓华凤率先开展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1987年,他们首次在籼稻中发现温敏核不育材料,育成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建立了温敏型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技术体系,开创了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

  然而,到了1989年7月底,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一场罕见的异常低温,安农S-1受到温度影响,商业化应用难度加大,管理部门对“两系法”能否应用于生产提出了质疑,部分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甚至反对“两系法”的研究和应用。这项研究一度陷入低谷。

  面对困境,袁隆平挺乐观,他认为低温天气正好为研究问题解决之法创造了条件。

  袁隆平带领团队反复探索后发现,温度低于32.5摄氏度的早籼温敏不育系,可以保证制种安全,这是“两系法”育种的关键。正是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团队先后育成810S等一批不育系,筛选出一批“两系法”优良品种,率先证明了温敏不育系水稻能够商业化应用。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大面积用于生产,平均产量增产4%-5%,袁隆平团队再创“东方新魔稻”。

  随着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接连成功,袁隆平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杂交水稻要实现超高产,理想株型应该是怎样的?

  他开始瞄准世界水稻研究另一个重大难题——培育“超级杂交稻”。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公布了超级稻育种计划的超高产株型,但袁隆平敏锐地发现,该株型存在“库大源不足”的缺陷。

  那时,袁隆平已经59岁。他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株型模式,很难满足试验条件,直到一天,他到江苏省农科院考察,看到了培矮64S/E32的试验田,顿时思想火花不断闪现,“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超高产的理想株型吗?”

  返湘后,袁隆平立即设计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正是在这一株型模式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国超级水稻的研究捷报频传。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2018年,88岁的袁隆平开始向1200多斤的高峰攀登。到了2020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提出了更高、更难、更新的冲击目标: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和耐盐碱水稻,确保我国杂交水稻持续领跑世界。

  “有生之年,我要实现大面积亩产20吨/公顷,即亩产1350公斤的目标,我很有信心!”袁隆平说。

  邓华凤感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袁隆平创新精神的有力注脚。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袁隆平的创新胆识,一直让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印象深刻。

  在一次交流会期间,两人住在一个房间。早上,孙其信打算帮袁隆平带上一份早饭。袁隆平说:“不用了,给我拿两根香蕉就当早饭了。”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邀请袁隆平来校做讲座,一间足以容纳30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讲台上、走道上,都坐满了前来聆听报告的学生。

  “他一生潜心研究、默默耕耘,将搞科研为人类作贡献作为他的奋斗目标,将根深深扎进田野,倾其心血,只为稻谷飘香。”孙其信说。

  一粒好种子足以改变世界。

  11月3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农业科技分论坛上,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带头人邓启云,发布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耐热稻品种通过引入抗稻瘟病、耐高温抗低温等新种质,实现了在38.9度的高温情况下,比其他品种提高30%以上的结实率,甚至还可以在41.6度的极端高温下获得55%的结实率。

  如今,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正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断实现。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逐渐走向了世界,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他为实现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孔明说。

  4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曾到袁隆平先生的田地里看材料。那时,袁隆平关心他最近在忙什么,55岁的钱前回复袁隆平:身体感觉疲惫,干不动了。

  袁隆平说:“人到五十五,犹如出山虎。”当场,钱前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

  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钱前的书房里。

  邓华凤说,在袁隆平自己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