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日本奴化教育的真相——访日本侵华史研究专家齐红深

发布时间:2021-09-19 16:24 | 来源:新华网 2021 09/18 19:42:15 | 查看:1714次

新华社大连9月18日电(记者于力、张博群、郭翔)遍访3000多位日本侵华战争亲历者,抢救性记录口述历史1000多万字,整理老照片近万幅,出版研究成果33部……这组数字见证了一位76岁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37年来,他带领一支民间自发组成的研究团队,倾注全部心血,搜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罪证,揭露日本侵略者妄图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罪恶行径。

  在大连市莲花山脚下一处老旧的居民楼内,记者见到了这位与时间赛跑的老人——辽宁省教育厅退休干部齐红深。在他本不宽敞的住房内,书籍资料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这些布满灰尘的历史文献将时间拉回到30多年前。

  1984年,齐红深受组织选派,参与编写辽宁省教育史志。在档案馆查阅资料时,他偶然发现了一本日本侵华时期出版的《满洲教育史》,这本由日本人嶋田道弥编写的书籍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军侵略行径。

  “这像针一样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齐红深说,这是日本侵略者妄图切断中国人民的文化血脉,泯灭东北地区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罪证。相较于军事侵略,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殖民和精神侵略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从此,齐红深将科研重心转移到日本对中国实行奴化教育这一课题上。力图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日本军国主义极尽手段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摧残和思想奴役的真相。

  在研究过程中,齐红深发现,沦陷区的大部分档案材料都是日伪当局留下的,很多真相都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要想拿出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必须请日本奴化教育的亲历者站出来,用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来说话,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

  平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去知情人家里走访,周末,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他更加忙碌。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再不及时作抢救性记录,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齐红深这些年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2000年的一个冬天,他如约去采访年逾九旬的邓昶。没想到当天下起了暴雪,公交车停运。齐红深顶着刺骨寒风,踏着没过膝盖的雪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两个多小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齐红深的行动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主动加入齐红深的研究团队,投身调研活动。刘守勤是辽宁省绥中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为了这项没有任何报酬的工作,他骑车跑遍全县,采访亲历者,动员他们留下宝贵的口述历史回忆录。

  随着志愿者不断加入,齐红深带领的这支研究团队发展到了80余人,搜集到的材料也更加丰富翔实,包括日本侵华时期的教育制度、学校设置、培养目标、学校管理、课程教材、军事演习、师生关系等内容,再现了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奴化教育的真实面貌。

  齐红深说,他必须把这些正在流失的历史记忆固化下来,用以警示教育后人。他三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受到中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2002年,齐红深主编的《日本侵华教育史》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理论创新价值,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2004年,齐红深编著的《伪满洲国口述历史——奴化教育的实施与抵抗》被翻译成日语在日本出版,得到日本宫城学院女子大学教授宫胁弘幸等专家的高度评价。日本学者称齐红深为“中国研究日本奴化教育的第一人”,认为他的研究还原了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殖民和精神侵略的真相,是历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连年的奔波,艰难的寻找,极度的疲劳,我都不在意。只希望能把这项研究做好。”齐红深说,为了筹集研究经费,他卖掉了单位分配的130余平方米的住房,全家搬进一处老旧窄小的住房。为了节省开销,老伴儿给他当秘书,帮忙打字、复印、扫描、整理材料。

  虽已年逾古稀,但齐红深对工作充满热情,他笔下的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向世人诉说着一段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