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6 16:29 | 来源:中工网 2021-09-15 15:32:48 | 查看:706次
李胜辉是浙江交工集团大桥分公司钱塘江新建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作为一名90后青年建设者,他敢闯敢拼、吃苦耐劳,9年如一日奋战在一线。他以交工铁军昂扬的奋斗之姿,为基层建设注入强大的创新活力,用汗水和信仰奏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精益求精磨砺“匠心”
2012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胜辉怀揣着“造大桥”的梦想,从湖南来到浙江,一头扎进桥梁建设领域。
大江大海上造桥,如水深处“穿针”,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是对桥梁人最大的考验。2016年,鱼山大桥项目开工建设,作为浙江交工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大桥项目,鱼山大桥采用了全新的节段梁预制施工、安装工艺,品质要求极高。
当时只有26岁、首次担任海上特大型桥梁项目副总工的李胜辉就碰到了技术难题:如何将节段梁预制精度达到标准要求的“毫米级”?
那段时间,李胜辉满脑子都是“高精度控制”的场景。他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查找问题。常常天还未全亮,他就来到预制场,拿着标尺一遍遍测量,一次次比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27个月,李胜辉带着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横跨于岱山岛与鱼山岛之间的唯一陆上通道——鱼山大桥顺利建成,并一举打破了5项世界纪录。
“领头雁”的奋进之姿
提起李胜辉,项目部的同事一致评价他是个“狠人”,雷厉风行。
2019年,钱塘江新建大桥项目开工建设。这座主跨240米的多跨长联公轨两用悬链形上加劲钢桁梁桥,采用的是现场杆件“搭积木”方式拼装,然后由两岸往跨中分次顶推的施工工艺。在今年6月大桥合龙前,钢桁梁部分有高频率的顶推和纠偏。但却恰逢梅雨时节,雨水接连不断,桥面又无任何遮挡,给顶推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
“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大桥合龙的进度!”李胜辉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他穿上雨鞋,披上雨衣,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冲进雨里。蹲守桥面,进行现场指导,紧盯着顶推的各个环节,在倾盆大雨中经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最终,大桥在6月25日顺利合龙。
创新为建设注入动力
对这位年轻的桥梁建设者来说,笃实创新就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力。他勤于钻研、敢于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也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
钱塘江新建大桥与原彭埠大桥紧邻,其间最小净距仅有5.34米。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实施封道管控,加之施工作业点多、吊装作业频繁,存在的安全风险极大。如何更有效地规避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李胜辉的强迫症又“上头”了。他翻阅大量资料,多次现场取证,并提出了设想:是不是可以使用红外线、激光雷达或者其他雷达装置来进行预警?
果断的他迅速带领团队进行创新研发,经过多次尝试在施工区域投入使用“吊装区域自动化预警系统”,利用毫米波雷达、无线信号传输器、信号处理器及声光报警装置,实时监测吊装设备运行状况并预警纠正,在施工平台与原彭埠大桥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安全防护网。
“不断突破和创新是桥梁建设者的使命。”参加工作以来,李胜辉曾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3项、省部级QC成果10项、软件著作权2项。
钱塘江新建大桥作为杭州亚运会交通保障工程,进展顺利。“不能松懈,后续工期还很紧张。”李胜辉直言任务还远没有结束,困难和挑战仍在前方。
(据浙江工人日报消息 郭奕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