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5 17:31 | 来源:中工网 2021-09-15 13:41:59 | 查看:591次
迎万船来仪,送舟行天下。寥寥数字,道出了引航员的光荣使命。作为各国船舶进入我国水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维护国家主权且能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的人,引航员制服肩上的四条杠,代表着专业、技能、知识、责任。
周弘文及其引航创新工作室成员正是引航员群体中的佼佼者。自2014年6月成立,工作室成员多次承担引航站急难险重引航任务,于2016年荣获“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尤其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上港集团主业生产“逆势翻红”贡献力量。
引航满意率安全率双重100%
工作室里,周弘文是大家公认的“老法师”。上至十万多吨的集装箱巨轮,下到排水量仅百余吨的游艇,他引领过的船舶从军舰、特种船到钻井平台无所不包。
这些年里,他常年安全引领超大型船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引航纪录。在大型客船低速转向很困难的情况下,他首次使用拖轮Y字型吊尾的方式,将双车单舵船“哥伦布”轮顺利引进黄浦江;克服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前沿有效水域宽度仅约230米的困难,精准把握船舶运动趋势,将船舶倒航和调头的偏差控制在5米以内,最终将长度达268米的大型豪华邮轮“处女星”号安全引领进出黄浦江,一举突破进入黄浦江最长邮轮的历史纪录;为提升黄浦江上游的通航潜力,首次引领船长225米大型船舶“碧空”轮靠泊陆家嘴上游龙吴码头……自1992年进入上海港引航站以来,周弘文累计引领中外籍船舶7000余艘次,近五年来引领各类船舶超过1250艘次,始终保持着100%的服务满意率和安全率。
创新发展为上海港持续赋能
如今的洋山深水港,即使大雾弥漫依旧作业不歇,船来船往好不热闹。很少有人知道,周弘文和工作室成员正是这份忙碌的幕后功臣。2015年,团队开展《洋山雾航技术研究》,保障了靠泊洋山的船舶在能见度500米以上时正常进出港,有效助力上海港船舶通航能力实现重大突破,使得上海港跻身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天候、现代化港口之列。
2014年,工作室开展技术研究,大胆运用“倒航”乃至“双倒航”等创新型引航技术,使邮轮可以在全球最繁忙的上海港水域精准靠离,大大增加了邮轮的离泊窗口时间,确保邮轮准班准点。在确保邮轮靠离泊安全率100%的基础上,将通航效率提升了3倍。2016年又开展课题研究,极大弱化了潮水条件对离泊的限制,拓宽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离泊窗口时间,显著提高上海港码头的运营效率和集装箱班轮的准班率,目前已拓展到所有集装箱船型。
勇敢逆行严守外防输入第一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产生活秩序。疫情暴发初期,为保障国内外防疫物资能够通过海运快速到达抗疫一线,劳模工作室成员24小时全天候待命,一旦接到任务时,坚持“全副武装”5至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安全完成各类防疫物资运输船舶、疫情高风险地区船舶、自升式钻井平台“东方发现”拖带出口等重点引领任务。
一年多来,周弘文和工作室成员们坚持因船施策,完成1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将多艘高风险船舶安全引领进出上海港,始终保持零感染、零事故的安全记录。目前,按照相关要求,引航站已开启集中封闭管理模式,周弘文和上海港一线引航员们进入“引航专班”。他们将进一步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为守护水上国门、保卫上海这座城市作出更多的贡献。
(据劳动报消息 劳动报记者 裴龙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