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4 18:1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9月14日 03 版 | 查看:1192次
制图:程璨
2018年5月12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人们在纪念碑前祭奠遇难同胞。 汪龙华/摄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在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参加救援的武警8690部队指战员与全国人民一道,向遇难者表达无尽的哀思。 贺延光/摄
2008年6月1日,四川什邡市洛水镇洛城村的儿童在帐篷前高呼,中国加油!四川加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新玲/摄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位于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迎来18位“小小讲解员”。随着小朋友们讲述的一个个地震故事,游客们循着展览,回望汶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蜕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中所凝聚的抗震救灾精神,成为这场灾难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
让文物记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尽管13年过去了,透过珍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邱光华机组飞机残骸和建川博物馆的《飞行日记》,英雄机组邱光华机组参加汶川特大地震救援时的情景,如今依然清晰可见。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从《飞行日记》中,可以看到邱光华今天飞北川、明天飞青川的繁重的救灾任务,这本《飞行日记》“非常非常重要”。
“第一位是救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启动国家一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从各大军区调集部队,协调全国各种资源驰援灾区。
地震后,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空中航线成为灾区人民唯一的希望。原成都军区陆航某团特级飞行员邱光华主动承担了地形条件最复杂、气候变化最多、执行任务风险最大的汶川、理县、茂县方向的抗震救灾飞行任务,挑战直升机飞行极限。
他所在的陆航团创造了抗震救灾5项第一: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5月31日,当邱光华机组从理县返航时,突遭极端天气,5名机组成员和13名群众不幸遇难。
工作人员在飞机失事区域的山地里找到了飞机残骸和这本《飞行日记》,并带回馆内珍藏。樊建川回忆说,当时飞行日记被泥巴埋住了,如果我们再晚去十几天,日记在野地里风吹雨打,很快就会碎掉。
这本《飞行日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静静地躺在建川博物馆中,向参观者“讲述”邱光华机组从“死亡航线”一次次挺进震中的英雄故事。
“一个国家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记忆就是博物馆,而这种记忆又使国家和民族往前走时避开灾难。”樊建川说。
“我们不说话,要让文物说话。”汶川地震后,樊建川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收集文物。震后仅一个月,国内首个以地震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正式开放,其中的展品绝大多数来源于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幸存者。
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都需要文物来展现、弘扬。
让参观者实实在在体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地震文物所承载的有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记忆,在地震灾区的很多地方都可见到。坍塌的房屋、扭曲的道路、窗口的逃生绳……地震发生瞬间的场景在很多地方凝固了下来。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汶川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工作人员陈云波介绍,纪念馆包括“三遗址·两馆·两中心”,即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沙坝地震断层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主馆、副馆和地震纪念馆服务中心、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心。主馆主要再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程。
陈云波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回忆,汶川地震发生时,自己第一时间跟随救援队伍前往北川永城村转移受灾群众。“当时还不知道这场地震的严重情况,只想着赶紧去转移群众,没准备任何防护措施就上了救援队的卡车。”沿途,山上滚落的飞石砸到陈云波脸上,留下一道永久的疤痕。
除了自然的力量,人们也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留下大地震的痕迹。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参观者常在一组名为《山川永纪》的青铜浮雕墙前驻足。“敬礼娃娃”郎铮、“最牛校长”叶志平、“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这幅雕塑作品记录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涌现的各类人物。其中,就有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
指针拨回到2008年。震后第24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震后第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的18个县(市)和甘肃、陕西的受灾严重地区。
山东与北川,从相隔千里,到密不可分。
陈云波介绍,崔学选是山东潍坊市原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也是北川新县城建设组第一任组长。冒着余震、滑坡和飞石的危险,他带领援建人员踏遍了北川县桂溪乡的土地。因连续超负荷工作,崔学选病倒在援建岗位上。2009年7月13日,他因病去世。
如今,崔学选用过的工作笔记本、安全帽、获得的勋章都在地震纪念馆里陈列着。
打通都汶水上生命通道的冲锋舟、来自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捐款箱、地震灾区悬挂的条幅标语……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这些珍贵的文物,都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了依托,让参观者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在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废墟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面对所有救援大军高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台扩音器后来被收藏进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成为纪念馆讲解员常常向参观者提及的馆藏文物。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回家乡工作原本并不在羌族女孩高粒原的规划中。地震发生时,她正在成都参加大学毕业前的专业实习。
“地震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北川,我站在‘三道拐’(北川老县城地名,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县城)时就开始哭。难以接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变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高粒原说。
北川是汶川地震中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震后,随着党中央“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号召,5万余名建设人员涌入北川,参与到建设中。尊重科学、尊重自然是中国人民为破解巨灾后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交上的答卷。
北川新县城的“新”不只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还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和抗震精神的标志。
2011年春节前夕,高粒原一家搬进了距离北川老县城35公里外的新家。从住帐篷,到住板房,再到搬进新家,不到三年时间,她见证了新北川从无到有。
回到家乡,高粒原成为地震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在老县城工作,在新县城生活,她想把北川的变化讲述给每一位来访者。
陈云波说,我国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时展现出来的制度优势,常常令许多前来取经的外国友人赞叹不已。“众多外国游客在参观后说,中国在抗震救灾中取得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有三个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除了留住地震记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开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中国防灾减灾史上的“里程碑”,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们不仅在纪念馆内设置防灾减灾展览,还经常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部队、进企业‘五进活动’,让更多人受益。”陈云波说,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最大力量是人民群众,只有让更多人学会逃生技巧和救援知识,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灾后自救互救,最大程度挽救生命。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学者评价: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面前,中国执政党体现了卓越的“领导力”,中国政府体现了一流的“组织力”,中国军队体现了顽强的“战斗力”,中国人民体现了高尚的“互助力”,举国上下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高粒原说,见证家乡在震后的巨变,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也更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的工作不仅是让参观者了解汶川地震始末,更是希望让来访者在这里感受到大灾面前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凝聚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马晓晴
抗震救灾精神具有永恒价值
2018年5月12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钟楼的时针定格在14时28分。 汪龙华/摄
“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唐山考察时的讲话。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历经风雨,生生不息,锤炼了勤劳勇敢、刚强坚毅的精神品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3月河北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7月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4月四川雅安芦山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抗震救灾精神逐渐形成。2008年6月30日,党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这一精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有力彰显。
抗震救灾精神蕴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这场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海外和衷共济,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无私奉献。各级党组织切实承担起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职能,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地震后半年内,全国为汶川地震灾区募集款物762.14亿元。全国4550多万名党员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97.3亿元。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受灾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调研时,专程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地汶川县映秀镇,看望慰问当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概。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军民迅速行动起来,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开展救援,体现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汶川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启动了应急机制。地震发生两小时,驻灾区的9100名官兵紧急出征,开赴救灾一线。地震不到10小时,解放军和武警1.2万名官兵就进入了灾区。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当地军分区第一个搜救小组就出现在受灾群众面前。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中央各有关单位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投入各项抗震救灾工作。西部战区联指连夜派遣多军兵种展开救援。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我们用血肉之躯构筑起战胜灾难的钢铁长城,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人间奇迹。
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风貌。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去拯救群众。无论是进行及时救援还是开展灾后重建,都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高度重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从废墟里抢救群众到及时救治伤病员,航空侦测、遥感卫星、电子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派上用场。2013年4月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地震速报信息;震后几小时内,多部门救灾机制全部启动运行;遥感信息、自动搜救设备、旋翼无人机等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4月我国成立应急管理部,2019年已初步建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2020年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我们党领导取得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陈建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