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辽宁锻造生成并走向全国(2图)

发布时间:2021-09-04 19:10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03日 第05版 | 查看:919次

人物简介 刘宏伟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963年1月《辽宁日报》完整、充分地报道雷锋事迹。

刘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在辽宁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共产主义战士,辽宁成为孕育雷锋精神的沃土,雷锋精神也从辽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

雷锋精神在辽宁凝结生成并成为辽宁的独特文化符号

1958年,雷锋响应国家支援鞍钢建设的号召,从湖南来到辽宁鞍钢当工人,又从工厂走向军营,最后牺牲在辽宁、长眠在辽宁。在辽宁的3年零9个月时间里,雷锋完成了从工人、士兵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全民榜样,雷锋精神由此凝结生成。

辽宁大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雷锋的成长提供了平台,是雷锋精神生成的时代基础。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百花盛开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当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激发更大的革命热情,站得高些,更高些;看得远些,更远些。”雷锋满腔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并迅速进步和成长,仅在鞍钢的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他就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火热的时代呼唤榜样也造就了榜样,雷锋很快成为那个时代的青年榜样和时代楷模。

辽宁军地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雷锋的思想觉悟,是雷锋精神生成的组织基础。雷锋在旧社会经历了深重苦难成为孤儿,是共产党使他翻身做主人,他对党怀有深切的感恩之情。带着这种真挚的感情,雷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党组织也对雷锋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在鞍钢时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他光荣入党。在入党当天的日记中,雷锋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我从一名孤苦伶仃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带着这种信念,雷锋时时处处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他在雨夜抢救工厂的水泥,在出差路上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将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捐给灾区。他在荣誉面前也能够保持清醒。如果说雷锋此前的努力更多是源于他对党朴素的感激之情,那么从入党到牺牲的近两年时间里,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真正实现了从一名工人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雷锋精神的生成基础已经具备且更加牢固。

军地双方的宣传推介使雷锋精神成为辽宁的独特文化符号。雷锋在辽宁大地迅速成长,而沈阳军区和辽宁军地双方的大力宣传推介,则促使“雷锋”超越个人称谓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早在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即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作出决定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派他到大连、营口、辽阳等地做巡回报告;沈阳军区《前进》报发表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介绍雷锋事迹;12月《抚顺日报》也用一整版刊载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和《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摘抄》,雷锋日记在他生前见报,对于雷锋精神的凝结生成具有助推作用;其后《辽宁日报》也报道了雷锋事迹;沈阳军区及雷锋所在部队驻地的抚顺人民掀起了学习雷锋活动高潮,雷锋在辽宁被广泛学习宣传。《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也相继发表了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共青团抚顺市委于当年10月份下发了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文件;1963年1月,《辽宁日报》发表了介绍雷锋事迹的报告文学《永生的战士》,沈阳军区《前进》报全文转载。辽宁省军区、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发出学习雷锋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辽宁省委组织了“雷锋事迹报告团”在辽东半岛作巡回报告;《辽宁日报》仅1月份就用了9个版面刊登雷锋事迹、日记及社论、消息等134篇;中共沈阳军区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学习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的宣传在辽宁轰轰烈烈开展起来,雷锋精神成为辽宁独特的文化符号。

雷锋精神走出辽宁并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

雷锋生前已经成为全国榜样和时代楷模。在他牺牲后,由辽宁掀起的学习雷锋热潮迅速推至全军和全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分别号召全军和全国青少年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亲笔题词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发表,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从雷锋、雷锋事迹到雷锋精神的转化得以完成,雷锋精神也从辽宁走向全国,影响深远绵长。

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道德风范;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执着的工作作风,彰显了中华民族笃行实干的价值理念;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彰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卓越品格,彰显了中华民族克勤克俭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生成在辽宁却跨越地域,走出辽宁、走向全国,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但又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品格,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大潮中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雷锋精神成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动力之源

雷锋精神从辽宁走向全国,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又从没有离开过辽宁。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人一直在弘扬雷锋精神。辽宁有多个雷锋纪念场所,有全国第一家雷锋精神研究所,有第一本《雷锋精神研究》杂志,有第一家学雷锋网站,有雷锋团、雷锋路、雷锋岗、雷锋储蓄所、雷锋小学……为学习雷锋活动和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多重载体。这里有无私奉献的孟泰、王崇伦、尉凤英,有“当代雷锋”郭明义,有“最美奋斗者”罗阳,有“时代楷模”中船重工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有成百上千的“辽宁好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辽宁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并正在创造新的成就,正是因为有无数传承雷锋精神的“民族的脊梁”的结果。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进入新时代,辽宁同样需要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民族的脊梁”。新的征程上,雷锋精神仍然是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动力之源。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如今,辽宁人民正以雷锋精神所展现的“信念的能量”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以雷锋精神所展现的“大爱的胸怀”凝心聚力、汇聚能量,以雷锋精神所展现的“忘我的精神”敬业奉献、克己奉公,以雷锋精神所展现的“进取的锐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政课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四三二一’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9VSZ108)阶段性成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