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4 16:19 | 来源:中工网 2021-09-03 14:43:40 | 查看:900次
人物名片
李征,1978年生,中共党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四级职员兼二次运检班副班长。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我想对党说
我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继续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功立业,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成长历程
从2000年大学毕业至今,李征一直在变电站维修生产一线岗位最前沿工作。认识李征的人都说,他身上有股“钻劲儿”。凭着这股“钻劲儿”,他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就开始利用工作之余进资料室或书店,查阅资料,硬啃专业书籍,夯实自己的基础;凭着这股“钻劲儿”,他大胆创新,成为了技术攻关带头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因为变电站实行三班倒,没有节假日之分,20年来,大多数春节和节假日,变电站成了李征的第二个家。在李征办公室橱柜里,最多的就是为加班准备的方便面、榨菜、咖啡等。
有同事曾帮李征统计过,参加工作至今,加班时间最保守计算能折合成1500多个工作日,因此时常有同事调侃:李征上班21年,却有25年“工龄”。
2012年夏天,一场罕见的连续强降雨袭击了华北地区,李征所在的变电运维二班所辖12座变电站共发生大小跳闸事故40余起,直流接地等异常12起,先后有5座变电站发生雨水倒灌,2座变电站电缆室严重积水。李征风里吹雨里泡,在所辖的12座变电站之间奔波,组织大伙儿一起处理险情,12座变电站终于经受住了暴风雨的考验。
工作以来,李征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200多件,处理事故异常450多起,避免经济损失达4700多万元。先后完成创新成果68项,获省部(行业)级及以上创新奖42项,获国家专利112项,创造经济效益达8700多万元。
我和党的故事
李征是土生土长的乐亭人,他的入党宣誓、第一次远行实践活动,去的就是李大钊故居,所以,李征对于李大钊精神、共产党员的初心有着更深的体悟。
“不管我们多么平凡,我们每个人这一生,都要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李征是这么说的,也一直不断践行这句话。作为一名党员,在做好岗位创新的同时,李征更是将创新与公益事业有机结合,并向国家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延伸,创建第一个“公益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公益扶贫活动。
2018年底,李征到张家口蔚县孟家堡村开展扶贫活动时,发现当地为了帮助村民早日脱贫,为村民建了50多个大棚,但卷帘机没有限位装置,时常会出现卷帘掉下去的情况,还需要雇铲车帮忙。同时,大棚保温帘子需要每天进行现场收放,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白天去城里打工或者干其他工作的村民来说,不太方便。李征就想,能不能制作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卷帘机,按照设定的时间段根据大棚温度自动收放大棚保温帘子,或者利用手机APP软件远程控制大棚保温帘子的收放?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一种集断相保护、漏电保护、自动语音提示功能为一体,在家就可以控制,同时可以监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情况等数据的智能温室大棚自动控制装置就被研制了出来,该装置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有效工作时间,农民实现增收,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
村里种植谷子的比较多,以前都是用稻草人、布条等传统方式驱鸟。时间久了,鸟有了适应性,驱鸟效果大打折扣。李征就根据自己曾研制的电力系统光自动驱鸟装置,又研制了一种适合谷地、果园使用的自动驱鸟装置,解决了传统驱鸟方法容易对鸟类产生适应性的问题,使得亩产损失减少10%-20%。李征向村民捐赠了280台该设备。
2019年春节,李征收到一份快递,打开一看,是5斤小米。原来,这是孟家堡村村民为了感谢李征所做的驱鸟装置帮助村民减少损失,而特意寄过来的。“我觉得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老百姓们还想着我,这让我感动的同时,更感觉自己的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劳模,我更应多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有意义的事情。”李征说。(据河北工人报消息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图/河北工人报记者杨磊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