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2 18:11 | 来源:中工网 2021-09-02 15:30:31 | 查看:608次
据安徽工人日报消息,连日来,安徽省亳州市各地医务人员坚守疫苗接种一线,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有的甚至带病带伤坚守岗位,只希望能多接种一针,多为一人送去安全。全体“种苗人”正一针一针“打”出坚固的免疫屏障。
说话多嗓子哑了几个月
4 月下旬,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组建码头路疫苗接种点,邵倩被任命为接种点负责人。该接种点共有 5 个接种台,成立了接种组、登记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共有 20 名接种人员。
邵倩要负责接种点的所有工作,人员排班、对接县疾控中心、物品领取和发放、处理突发情况……每天她几乎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有时到家了还在惦记接种点。“以前放疫苗的冰箱没有安装监控,总担心停电或者温度不正常,有时半夜起来从家里来看看,才能放下心来。”邵倩说,现在安装了监控系统,在家就能看到冰箱的情况,省了不少事。
由于工作繁忙,需要协调的事情太多,邵倩每天说话说到口干舌燥,没多久嗓子便哑了。从5月份到8月份,邵倩沙哑的嗓子一直未见好,慢慢地便学会了压低声音说话,但话说得一点都不少,活也没少干。
前不久,邵倩突然感到胸闷,经医生诊断,原因是心脏供血不足,建议她休息一段时间。“从4月份到现在,周末基本上就没休息过,几乎每天都在上班,这才休息几天便浑身不自在,我要早点回到岗位上,帮助更多人接种疫苗。”邵倩说。
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
在涡阳县人民医院道源社区接种点,49 岁的周进在一群年轻的同事面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干活时,周进不挑不拣,与年轻的同事一样熬夜、加班,因此,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
周进是涡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今年1月,他便轮流参与医院疫苗接种工作。5 月,道源社区接种点成立,他负责接种点医疗安全保障工作,针对群众咨询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观察群众接种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医疗安全保障组共有 2 名人员,轮流上班,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近期,道源社区接种点实行24小时上班,周进每班的工作时间也随之延长。“这样做,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方便群众接种疫苗。”周进说。
习惯了高强度工作节奏
从 3 月 29 日起,利辛县中医院在利辛宾馆设立了疫苗接种点,目前已接种 5 万剂次疫苗。作为该临时接种点负责人,王青青不仅要做好排班和各种协调工作,还要时刻做好准备,随时替补上去,除了注射疫苗,其他工作她也都干过。
到接种点之前,王青青在医院医务科上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进入接种点后,她很快调整角色,积极对接县疾控中心、街道、社区,为前来接种的居民做好服务,“一开始时,压力比较大,目前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工作节奏。”王青青说。
该接种点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30分到晚上8点,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作为负责人,王青青每天都要到岗,唯一能休息的时间就是没有疫苗的时候,“但是真没有疫苗了,又慌得不行,盼着疫苗能早点到。”王青青笑着说。
王青青说:“我现在最高兴的事就是听到‘疫苗到了’。”为了及时接听电话,她的手机都是 24 小时在线,只要有电话打进来,她都会立即接听。只要疫苗到了,无论是夜里三四点,还是凌晨五六点,她都恨不得立马过去取。
每天早出晚归,王青青已经很久没有与儿子和女儿好好谈谈心了。想到这里,她很是难过。女儿悄悄对奶奶说出她的愿望,“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这样妈妈就不用这么忙了,就有时间多陪陪我了。”
一天最多为400多人接种
在亳州市中医院4号楼接种点,23岁的杨帆正在为群众接种疫苗,只见她技术娴熟,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疫苗注射。“目前,每天接种200多剂次,最多的一天接种了400多剂次。”杨帆说。
杨帆是2020年9月考入亳州市中医院的,目前还是流转生,没有定科。今年3月,她开始参加医院的接种工作。7月30日,她跟随医院的流动接种车前往皖江中学为该校学生接种疫苗,在下楼时不小心崴到了脚,韧带受伤,医生建议她休息,这样才能好得快。
但医院接种工作人手紧张,杨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种点负责人张超楠介绍说,他们医院共设了三个接种点,还要支援 6家医联体成员医院的接种工作,因此,每名接种人员都非常重要。为此,杨帆拒绝了护理部安排她休息的建议,坚持带伤上班。
每当空闲时间,杨帆都会把受伤的脚放到椅子上放松放松,再继续投入工作。“韧带受伤不是什么大病,没关系的,不耽误为大家打疫苗。”杨帆笑着说,现在疫情形势很严峻,疫苗打得越多,免疫屏障就越牢靠。(李鹏 文/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