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在旅顺四天三夜嗜血屠杀(图)

发布时间:2021-09-01 21:07 | 来源:中国档案咨讯网 2014-08-29 | 查看:1757次

作者:赵春丽 文/供图

 

1894年11月21日晨,日军攻占旅顺后,两万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旅顺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无辜百姓被丧心病狂的日军嗜血屠杀,全城仅36个中国人活了下来。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幸免,是由于需要他们掩埋死去的同胞。

旅顺失陷 日军屠城四天三夜

1894年7月25日,久已觊觎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者,在黄海派军舰偷袭清军高升号运兵船,揭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11月21日,日军攻陷海防要塞旅顺。

自日军以“胜利者”姿态闯入旅顺的第一刻起,恶魔般的杀戮便开始了。许多目击者记述了当时大屠杀的真相。当时,美国货轮“哥伦布号”为同日作战的清军运送军火,被困于旅顺口,英国海员詹姆斯·艾伦亲历了这场灾难。1898年,他在回忆录《在龙旗下——甲午战争亲历记》中写道:“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跪下磕头的、苦苦哀求的、躲藏的、逃跑的,迟早都要被杀掉……从市街的入口到码头的十余条街道之间,死尸累累堆积如山,房前屋内无处不横躺竖卧着尸体,腥风冲鼻,血流滑靴,许多地方只能踩着死人方可通行……凡是想从海上逃离旅顺的居民,所乘船只全部遭到鱼雷艇的追击和来自海岸的枪射,不是沉没便是触礁,海面上漂浮的尸山就像旅顺港里似乎有很多鱼群一样……”

如此丧心病狂的嗜血屠杀,竟然通宵达旦地持续了四天三夜!在日军的刀光枪响中,两万多条性命瞬即化为冤魂,旅顺城俨然成为一座死亡之城。英国法学泰斗胡德兰博士在其著作《中日战争之国际公法》中曾披露:“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只剩36人。这36个中国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被留下的。他们的帽子上粘有‘勿杀此人’的标记,才得幸免。”

鲍绍武、王宏照二人就是当年被抓去抬尸的。鲍绍武在1963年接受调查时叙述了日军疯狂屠杀的暴行:“当时我家有九口人,日本兵踢开门就冲进屋里,见人就杀,我躲在天棚才得幸免。下来一看,全家人都被杀死了……我们在收尸时,亲眼看到了同胞们被害的惨状。在上沟一家店铺里,被鬼子刺死的账房先生还伏在账桌前。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躺着一位母亲和四五个孩子的尸体,大的八九岁,小的才几个月,还在母亲怀中吃奶就被鬼子捅死了。许多人都死在自己的家门口,他们都是在开门时被鬼子杀死的。死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王宏照在1951年接受调查时说:“有一天,日本兵用刺刀逼着我们抬着4具死尸往旅顺送。我到旅顺一看,家家户户都敞着门,里面横七竖八的人,有的掉了头,有的横在柜台上,有的被大开膛,肠子在外面一大堆,鲜血喷得满墙都是,尸体把街道铺满了。日本兵烧杀抢掠,还奸淫、杀害妇女。在一家钱庄,柜台上的木栅栏上面插着好几个人头,一个小孩子被钉在墙上,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

钳控舆论 日本政府歪曲事实

日军疯狂屠杀旅顺无辜百姓的同时,还处心积虑地掩盖罪行。早在1894年6月,日本陆军省、海军省就联合颁令,严禁本国所有报刊登载军事新闻,以免泄露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企图。8月1日,中日宣战的第二天,内务省即宣布对甲午战争相关报道实施“审阅”制度,各报社稿件均须送呈指定警保局,加盖“审查批准”印戳后,方可发表。凡被认为“有污点的事件”,一律“禁止刊登”。为进一步“统一新闻口径”,9月中旬,日本又颁布新的《新闻材料公示程序》。日本报刊的记者只能到设在广岛的副官部申请检索当局“许可公布”的消息。对随军采访的日籍记者,还下达了极端严苛的“随军纪律”,并指派军官全程监视,一旦某人被军方视为“有害的记者”,立即押遣回国,给予重罚。

在如此严酷的钳控下,日本国内“舆论一致”,“捷报”连篇累牍,备受蒙蔽的民众沉浸在军国主义的狂热蛊惑之中,情绪亢奋。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在旅顺的暴行,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1894年11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最早向世界披露了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据报告,在旅顺发生了大屠杀。”紧接着,美国《世界报》也于11月29日刊登了来自中国芝罘(今烟台一带)的一则报道:“日本军(在旅顺)不分老幼全都枪杀,三天期间,掠夺与屠杀达到了极点。”此后的12月12日、13日、19日、20日,《世界报》又连续刊登了随军记者克列尔曼的长篇纪实报告《日本军大屠杀》和《旅顺大屠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西方舆论对真相的披露,使日本政府大为恐慌。为阻止愤怒情绪的蔓延,日方百般狡辩,编造杀人理论,如报复论、自发论,企图为屠杀找到“合乎情理”的借口。与此同时,日方还采取“银弹政策”,以重金贿赂西方媒体,希求美化其屠杀行径。此举收效明显,一批被“银弹”喂倒的媒体,甘心泯灭良知,出卖声誉,恣肆发布歪曲事实的新闻,误导受众,替日军粉饰罪行。他们甚至连篇累牍地报道说,日军在攻占旅顺时,发现此前被清军俘虏的日本士兵都被杀害并遭到肢解,旅顺大屠杀只是一次过激的以血还血的报复而已。这些谎言大大扭转了旅顺大屠杀造成的恶劣影响。

而清政府极力压制国内报刊发行、严格限制国内舆论宣传的做法,客观上也给日本抢占话语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至于日本政府最后竟然声称其并未在旅顺屠杀平民,当时被杀的全部是脱下军装的清军官兵,就此颠倒黑白。

瞒天过海 日军焚尸灭证

为掩人耳目、毁灭罪证,自1894年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日军及其殖民机构将从旅顺市街和水师营等处抓来的中国人编成三组抬尸队,对受害者尸体进行了清理和焚烧。火化后的骨灰被集中在三口大棺材内,丛葬于旅顺城郊西北的白玉山麓,坟前竖了一块木牌“清军将士阵亡之墓”,借此欺骗世人,掩饰屠杀、焚烧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和平居民的罪行。

1896年,回防旅顺的中国清军宋庆部队,遵从国人愿望,在殉难同胞墓前改立起高大的石碑,上书“万忠墓”三个大字。每年清明时节,民众云聚于此,焚香洒泪,追祭甲午战争中惨遭涂炭的亡灵。

1905年,日俄战争落幕,旅顺不幸再度沦入日军之手。“万忠墓”作为旅顺大屠杀的证据不断激发着国人爱国情感的同时,也使日本政府深感不安。侵略者曾几度欲拆毁万忠墓,但终因遭到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而未能得逞。

东北解放后,旅顺民主政府于1948年重新修葺了“万忠墓”。1994年,在甲午战争旅顺同胞殉难100周年之际,旅顺口区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再次重修“万忠墓”,并建立“旅顺万忠墓纪念馆”。随着对墓地的挖掘清理和重新安葬,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浮出水面:其中一块骨片的厚度仅为1毫米,经考古学家鉴定,证实为幼儿头骨。墓中出土的大量玉石手镯、串珠等,显然为妇女佩戴的饰物。因此,日本一贯宣扬的被杀害者为清国阵亡将士的谎言被铁的事实戳穿。它们成为12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这宗旷世惨案的历史见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8月29日 总第2654期 第三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