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31 20:42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8月31日 第03版 | 查看:803次
秦世霞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智障小叔子。郭文斐 摄
本报记者 佟利德
46年来,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她如同照顾儿女般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她就是大石桥市钢都街道和平村村民——“中国好人”秦世霞。
73岁的秦世霞,1976年嫁给王竹友时,患有智障的小叔子王竹昌才11岁,秦世霞没有嫌弃,一过门就挑起了照顾小叔子的重担,如今整整46年。
婚后,秦世霞和丈夫育有两女一子。丈夫在工厂上班,只有晚上回家或者休息时才能帮忙照顾家里。秦世霞在村生产队工作离家近,她成了照顾家的顶梁柱。
“那会儿秦世霞忙得可以说是‘脚打后脑勺’。”和平村前任妇联主任罗桂敏告诉记者,旁人忙完工作还有空歇会,只有秦世霞一干完活就一阵风似的赶回家里给一家老小做饭。“她这人干净能干,家里洗衣做饭那些屋里屋外的活儿,她都揽在肩上。”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秦世霞来说,日子虽然过得比较清贫但还算安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竹昌在22岁时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使原本已经很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
一家人将王竹昌送到医院治疗,一年后康复出院。到了王竹昌谈婚论嫁时,因家庭贫困,无法满足女方条件,恋爱失败,经受不住精神打击的王竹昌旧疾发作,吵闹、摔打、谩骂,成了家中常态。
有一次,王竹昌因疾病发作,走失了,这一走就是一年多。作为嫂子的秦世霞一直没有放弃他,她逢人就打听,在街上到处贴寻人启事,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他,但是不幸的是,小叔子的病不仅没有好转,还患上了严重的脉管炎,已经不能行走了,只能长年卧床。在寻找王竹昌期间,秦世霞被查出患有恶性脑瘤,手术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右手不能正常使用,且双眼患白内障,在这种情况下,秦世霞还是毅然担起照顾公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的重任。
父母去世后,没有其他亲人的王竹昌只能依靠哥嫂照顾,身为嫂子的秦世霞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一日三餐一定是热的,穿戴的衣服一定是干净的。王竹昌精神状态好的时候,秦世霞跟他说说话,他就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可犯起病来就撕衣服、拆被子,打骂秦世霞。长嫂如母,大爱深沉,秦世霞像妈妈一样只能默默忍受。
几年前,秦世霞一家搬进了回迁楼,可住惯了老房子的王竹昌并不适应,每天不定时喊叫,影响附近居民。无奈之下,秦世霞不得不把他送回老房子,这样无疑又增加了秦世霞的负担。
新居距离老房子有二三里地,每天做好饭菜,秦世霞都要忙着两头跑,风雨不误。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洗洗涮涮,家中的一切都依靠她来照料。秦世霞将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青葱岁月不停留,人生花甲已过,秦世霞用自己无悔的付出,谱写了一曲真情相伴、永不离弃的人间大爱。
秦世霞像母亲一般照顾小叔子,难免疏忽了3个儿女。作为儿女也有些不理解,怪母亲把爱心都给了叔叔,可秦世霞却觉得相比之下,小叔子更需要人照顾。
对于妻子的任劳任怨,丈夫王竹友一直心怀感激。秦世霞每每宽慰丈夫:“长嫂如母,我照顾小叔子是应该的,是分内事。”就是这样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46年如一日,用一颗仁爱之心,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秦世霞,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善良温暖着亲人,用真情表达着对家人、对生活的热爱。正是有了像她那样勤劳、善良、纯朴的人,才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正是有了像她那样甘于奉献的人,才使更多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秦世霞因善举获得了第九届辽宁省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型提名奖,并于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