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1 18:31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1-05-24 06:41 | 查看:4179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薛鹏
喜看稻菽千重浪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市民街头自发送别,网友缅怀追思,“袁爷爷一路走好”。
他是一位耕耘者,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名满天下时,他专注于田畴;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下田,病危之际不忘挂念水稻问天气。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黝黑瘦削,颧骨高突,脸上布满皱纹,蹲在稻田里眯眼看着手里的稻穗——这是人们见到袁隆平的“标准”形象。
这位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更愿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梦想而奋斗。那两个梦,他反复提起:一个是“禾下乘凉”,他真做过这个梦——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坐在底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日军侵华,让袁隆平一家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多地。
1949年8月,袁隆平考上西南农学院,学遗传育种。1953年,袁隆平毕业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当老师。临行前,学校的领导告诉他,那里很偏僻,“一盏孤灯照终身”。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下定决心,通过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做农学实验,寻找“不再饿肚子”的办法。
经过几年摸索,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水稻杂种优势现象,并非我国最早发现、研究。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现象,但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屡次实验失败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的观点在当时几无质疑。
袁隆平提出“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设想,设计出“三系”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案。
按照这个思路,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后,他发表了著名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序幕。
结论令人震惊,本着实事求是精神以及在田间的实际探索,袁隆平坚持认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尤以籼粳杂种更为突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过程并不一帆风顺。“三系”配套的努力,前八年都失败了。一直到1972年,也就是被视为研究突破口的“野败”发现两年后,还有人质疑甚至反对他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案。
袁隆平只管埋头干。他记忆里最深的细节,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好几天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质疑、失败、挫折,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开垦路上,这是常态。他的研究被学术权威反对过,试验田被恶意毁过,多次遭遇减产、绝收。
“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失败了就失败了,不是说身败名裂,人家不会笑你的。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再干,就是了。”袁隆平说。
执着,不等于盲目坚持。袁隆平经常提醒学生,搞科研先看大方向。只要是正确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就应该坚持。“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标新立异。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
“在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在实验室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初,袁隆平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度。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了:“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还时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稻子,一直是袁隆平的牵挂。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几乎每天都下田,家门口的田要下,外地的也要下。“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早些时候,袁隆平经常打着赤脚在学校里走,因为方便下田。后来条件好了,他有了小汽车,车上常年放着一双下田用的雨靴。这几年,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行动不方便。为此,湖南省农科院在他住的地方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他隔着窗户就能看。“不能到处走了,看得出来他心里有点失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只要有机会,袁隆平仍会亲自去稻田看看。很多研究员早晨刚上班就会接到他的电话,指出他们负责田的问题。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的博士生李莉一直记得袁隆平写给她的一句英文:Take serious things lightly,Do ordinary things seriously(举重若轻,事必躬亲)。她觉得,“老师自己就是这样”。
第三代杂交水稻攻关时,不管多热多远、路有多偏,袁隆平都要下田看看。“我们让他别去,但他一定要去看。”李莉说,最远的稻田在20多公里外,田埂又窄又滑,研究所的同事就在上面提前铺好木板,一个人在田埂下扶着他。
“在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在实验室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此前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采访时,袁隆平反复提到“要下田”。
“学农的、搞应用科学的,非得要实践、要吃得苦、要下田,这是一个基本的素质。我以前招学生有一个标准,一定要下田,你不下田,我不培养。”袁隆平说,多下田多比较,多与农民打交道,不能凭空想象,“农民比我们更清楚种子好不好”。
“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
袁隆平学农,最初源于美好的“想象”。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他和班上同学去一个园艺场参观。正值6月,红彤彤的桃子吊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挂在藤上。这让他联想到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窗外的果子伸手就能摘,牛奶自己流进杯子……田园之美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后,他在一次演讲中笑言,当时园艺场的美景并非真实的农村,“如果当时看到的是农村的真实情况,我肯定就不学农了”。
如果不学农,袁隆平会干什么?或许是一名专业运动员。中学时,袁隆平游泳拿过武汉第一、湖北第二,但参加省运动会时因闹肚子只拿到第四——前三名都被国家队选走了;或许是空军飞行员,上大学时正值抗美援朝,他报考空军飞行员入选,学校欢送会都开了,他却因战势缓和被送了回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有一个大泳池,袁隆平常在那里游泳。他的办公室还摆着一个排球和一把小提琴,那也是他的兴趣所在。2011年,81岁的他带队在广西农科院打了一场排球友谊赛;2016年,当被问是否还坚持打排球,他的回答是:“Everyday!(每天)”
大学毕业,同学们给袁隆平做了“鉴定”: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直到现在我也这样。”袁隆平在自述时笑着说。
在三亚,袁隆平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工作之余,他会去逛超市,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送给年轻人。
自称“90后”的袁隆平,从没想过“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40多年前,在“三系”法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的一片赞扬中,他很快提出难度更大的“两系”法杂交稻研制;后来,“两系”法杂交稻研制成功,培育出多期超级稻品种,他又提出研究兼有“三系”法和“两系”法优点的第三代杂交稻技术。
有记者问过袁隆平:“三系”法杂交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
“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他回答。
杂交技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一生为粮食奋斗,“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初心从未改变。直到今年初,他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回忆起3月在三亚与袁隆平工作交流的场景,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用春说,“袁老师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拳拳之心让人敬佩”。柯用春给记者描述起当时的场景,“袁老师多次强调要做好工作,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以上目标。他也很关心耐盐碱水稻基地建设工作,希望海水稻和第三代超级稻再有突破,高产再高产。”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
柯用春还提到一个细节,“袁老师说,有信心在三亚最早实现亩产3000斤的目标,并且希望亲自宣布攻关成功,给建党百年献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从饥饿到温饱、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安全健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铸就了粮食生产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61674万吨,比2019年增加304万吨,增长0.5%。而在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
中国碗要装中国粮,袁隆平为实现这个目标付诸一生,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正接续奋斗。今年2月,在三亚聆听了袁隆平教诲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高级技师李文忠告诉记者,尽管袁隆平当时身体不适,但依然不忘勉励年轻科研工作者努力工作,为国家的水稻事业多做贡献。
“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袁隆平逝世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缅怀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
事实上,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技术在造福中国的同时也造福着世界。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聘请了由袁隆平领衔的13名顾问。
袁隆平常说,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增产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令他欣慰的是,杂交水稻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此外,通过开设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他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引发了关于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袁隆平说:“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他的话给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有网友说:“有袁隆平爷爷在,心里踏实得很。”
在中国人心里,袁隆平的分量极重。为天下忧乐者,功在千秋。斯人已去,而他在祖国大地播下的种子,将由后来者悉心培养、浇灌,育为万顷青田。
千里稻香 不朽丰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聂新鑫
让中国人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亿万人民的口粮问题,使中华民族得以繁盛兴旺,奋斗一生的袁隆平,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
5月22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华夏大地,飘香的稻穗凝结着袁隆平的汗水与心血,广袤的稻田为袁隆平矗立起光辉的丰碑。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袁隆平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功绩永载史册,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袁隆平有志气,学生时代就立下学农的志向。手植一穗稻,自此无饥馑。他童年曾受过民族屈辱和苦难,困难时期亲眼见过群众饱受饥饿折磨,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袁隆平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扎根在稻田间,毕生致力于这个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愿望。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已成为现实,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袁隆平有骨气,不仅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也为中国人赢得荣誉和尊严。美国、日本等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设备,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多年未见成果。袁隆平坚信“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经过长期努力,袁隆平终于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质的飞跃。面对美国经济学家“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他带领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顽强拼搏,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目标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又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
袁隆平有底气,他尊重自然,相信科学,敢于创新、坚持实践,大胆地想,勇敢地试,把论文写在稻田里。除了已经实现的高产、更高产的杂交稻“禾下乘凉梦”,袁隆平的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从家国情怀到天下大同,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四到五亿人。
袁隆平一辈子赤子之心不改,始终是一位“稻田守望者”。他淡泊名利,朴实无华,获得了各种证书和奖章,但却没有被荣誉堆得高高在上,而始终坚持在一线做科研。他从没有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生活简简单单。他说自己还是“90后”,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勉励青年追求真理,提醒年轻人谨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养成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热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甘耐寂寞;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挑战自我,永不满足;团结协作,乐观豁达……袁隆平为人们带来了粮食的丰足,也带来了精神的力量,他那直率的言语、和蔼的笑容,让人们总是觉得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袁隆平依然还在一线关注科研创新,入院后仍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带着梦的“种子”,袁隆平化作“夜空里最亮的星”,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千里稻香,不朽丰碑。今日神州,风吹稻菽千重浪,正是对追梦人的最好告慰。长沙街头,许多市民在雨中自发为袁隆平送最后一程,大江南北,无数群众以各种方式追悼缅怀,道一声“袁老一路走好”。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永远把他记在心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