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7 19:40 |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5-25 07:46 | 查看:5112次
据新华社,5月22日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0年,系列纪录片《时代 我》入围第四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D20提名单元,纪录片《时代 我》首集便聚焦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过本集副导演赖章萍的文章,IDF与大家一同缅怀袁隆平先生。
作者:纪录片《时代 我》副导演 赖章萍
本文经腾讯新闻《时代 我》摄制组授权转载
袁隆平这集,从操作层面来讲,无疑是最难拍的一集了。
袁老师身边总围着各种媒体和来访者,与他独处是不太可能的事。拍摄到了第三次,我们才有机会和袁老师真正对上话,而直到拍摄结束,我也不确定他是否记得我们几个给他拍纪录片的年轻人。
大多数时候,摄制组都只能默默找到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角落,安静地记录着袁老师周边发生的一切,也有幸如此,得以让我们做到了旁观者的视角,实现最真实的记录。
左起:摄影朱元铂 导演王笑恒 袁隆平 副导演赖章萍
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三亚,2019年1月31日,离那年春节还有前四天。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份,袁隆平率领着科研人员,如同候鸟般来到三亚,进行水稻研究。虽然快春节了,也正是农忙的时候,许多科研人员都不能回家过年。水稻基地里,稻田被高高低低的秧苗分成了很多块,挂着不同的标签,上面清楚地标记着水稻品种,种植的日期等信息。那天早上,正好有一块田要插秧,我们和插秧的农民聊了一上午,原本已不抱希望,快到中午时,才接到“情报”,袁老师要来看稻子!
不一会儿,袁老师出现了,蓝色西服,黑色西裤,步伐稍慢。他径直走向种超级稻的那块区域,我们上前打招呼,介绍说是给他拍摄纪录片的,然而袁老师只让我们给他和超级稻拍照,没对上话。好嘛,袁老师把我们当成别的媒体了,还热心地让我们拍照“交差”。
初次照面前后持续不到3分钟,谈不上顺利,甚至让人有些沮丧。这种沮丧时常伴随着之后的拍摄中。这么说吧,我掉过眼泪,也和导演红过脸,吵过架。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贴近袁老师?大大的疑问萦绕在节目组的心头。
我们别无他法,只能用耐心和洞察,守着拍呗!慢慢地我们对袁老师有了更贴近的观察。
90岁高龄,这是个本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然而,袁老师的字典里没有退休的概念。在频繁的工作事务以外,袁老师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保持简单。
每天早上8点起床,下楼第一件事是开门见稻,一边看着他牵挂的杂交稻,一边做健身操,也就是正片开头的那一幕。屋子后的水稻田是特意为袁老师保留的,因为城市建设原因,原来在杂交水稻中心附近的试验田,已经搬到了郊区,路途遥远。屋后的这块地种的是袁老师看重的实验品种,片子拍摄时种的是第三代杂交稻,19年10月22日进行了收割,验收的亩产达到1046.3公斤,袁老师很满意,他认为该品种未来有希望带来产量上的重大突破。开门见稻之后,袁老师才开始吃早餐,鸡蛋,米粉等,吃的很简单。
给袁老师做采访
大概9点钟左右,袁老师会去办公室,开始上午的工作。是的,90岁的袁老师依然坚持工作日每天都去办公室办公。批示文件,主持会议,会见客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客人来访,登记册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来访人员,会见时间和时长,有时候一上午能有三四波客人,接连不断。
忙碌到12点,袁老师回家吃午饭。饭后和家人一起坐坐,看看电视,之后是午休时间,大概到两三点。下午袁老师通常不去办公室,而是在家继续工作,听工作人员汇报工作,以及免不了会见找到家里来的拜访者。
和妻子邓则一起逛超市,是袁老师晚间的放松活动。晚饭前,由保姆开车,载着袁老师和邓老师,一起到附近的超市逛逛。买点家人喜欢吃的菜,也关心关心米价,袁老师喜欢热闹有人气儿的地方,逛超市的习惯也一直保持着。
熟悉的开场曲响起前,袁老师已经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看新闻联播是固定节目。水稻生产和天气息息相关,因此随后的天气预报也是必看的。他说自己最关心哈尔滨和三亚的天气,刚好一南一北。
没有意外的话,晚餐的时间固定是晚上八点。看当天的心情,有特别想吃的,袁老师就会提前嘱咐厨师。通常都吃得很简单,主食一般有面、粥、面包、菜都是家常菜。我们拍摄吃晚餐的那晚,袁老师想吃担担面,厨师就用现成的担担面酱给做了一碗。
睡前的最后一个小时,是袁老师锻炼脑力的时间——打麻将。牌搭子是固定的,每晚9点钟左右大家就陆续汇集到袁老师家里。麻将桌上的袁老师劲头十足,赢了牌会开怀大笑,失了牌也会呜呼痛惜。在一旁默默拍摄的我,尤其喜欢这个时刻,这时候的袁老师就是一个普通的爷爷,是个生动有趣的老头儿。
袁老师如今的生活很简单,但是据邓老师和孙女们的透露,早年间,袁老师也是个有情趣,有诸多爱好的“文艺青年”。除了众所周知的喜欢游泳和拉小提琴,以前家里还收藏着很多电影碟片,偶尔袁老师会和邓老师在家里看夜场电影,看到半夜。而16岁的大孙女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带着她跳踢踏舞的经历。
片子开头孙女的采访是个惊喜。平日里,袁老师的儿子和孙女们通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时会到袁老师家里聚餐。那天是袁老师的生日,正好聚齐了。三姐妹的名字都是爷爷取的,而且都和节气天气有关,可以说是非常“袁隆平”了。和大多数的80、90、00后一样,三姐妹也总在教科书里“偶遇”袁隆平,语文、生物、历史,从课本上认识自己的爷爷,这种极其稀有的体验是怎样的呢?这太令人好奇了。
一开始她们都有点害羞,慢慢聊起和爷爷的故事,想起有趣的回忆,才时不时地开怀大笑起来。回过头来看她们的笑容,也能体会到,爷爷对她们的宠爱,以及,这是一个多么有爱的家庭呀。
在长沙,我们还采访了袁老师的大儿子、三儿子、二儿媳、三儿媳,袁老师的保健医生张医生,厨师付阿姨等等。他们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眼中的袁隆平,那个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是爷爷、父亲、公公、老板,使我们得以拼凑起一个更加立体的袁隆平。在一次拍摄中,三儿子开车载着我去超市采购一个紧要的拍摄用品,救了场。他们无私的帮助和真诚的分享,是纪录片这份工作中,最令我珍惜的时刻,常常令我感慨自己是如此地幸运,能够得到这么多的信任。限于篇幅原因,许多采访无法放进正片,我们剪成了花絮,供感兴趣的观众欣赏。
最后一次给袁老师看片
最后对于拍摄的帮助,我不得不提辛业芸主任,她是跟在袁老师身边20多年的助手,没有她的帮助,这部纪录片将无法实现。拍摄过程中,辛主任的分享和协助,不仅使我们得以一次次捕捉到那些珍贵的镜头,也令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对袁老师做出更完整的描绘。好几次晚上,不管我在北京电话联系辛主任,或是拍摄时,九、十点钟了,发现辛主任还在办公室加班。辛主任对袁老师的情谊和敬业精神,常常令我感动。她最初来到袁老师身边做助理,还很年轻,三十而立,她说即使自己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能够参与到伟大的事业当中,也是值得的选择。听了辛主任的话,想象辛主任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也不免被深深地触动。
最后一次在长沙见到袁老师,我给袁老师播放了三孙女采访的部分,袁老师看得很高兴,认真地问了我的名字和年龄,临走时,袁老师面带笑容地说,好的,赖妹妹,好走,赖妹妹。
这一切也算值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