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创新有我在】17年,一名学徒工的蝶变创新之路(图)

发布时间:2021-05-22 12:21 | 来源:中工网 2021-05-21 10:25:51 | 查看:1301次

5月11日8时半,西安庆安航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安制造)一工段机器隆隆,一片繁忙,张友荣正在机床旁给徒弟们现场传授先进的操作法。

  17年前,21岁的张友荣从“朱鹮之乡”洋县来到西安,成为庆安制造的一名工人。他勤学习、肯钻研、善总结,工作中永不言弃,从一名技工蝶变成一位技术能手、优秀工匠,而今成了特级技能专家。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省城站稳脚跟!”入职的第一天,站在普通数控车床旁,中专毕业的张友荣就感觉到自身实力的“单薄”。

  “要让自己有底气腰杆直,补上学历低、知识面窄的短板是当务之急。”周末,张友荣骑车到书店,买了一摞子有关编程、加工思路、刀具的选择、加工参数及车削等内容的专业书籍,“白天没时间看,每天晚上坚持学习1小时。”张友荣说,他专门从网上看一些软件视频教程,为的是能尽早操作全自动数控车床。

  与此同时,张友荣虚心向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曹卫峰师傅请教,曹卫峰利用下班时间手把手教张友荣修磨钻头刀具,传授加工参数及编程技巧上的经验。

  有志者事竟成。入职不到一年时间,张友荣就能够独立加工简单的壳体零件,由学徒工转为正式工,3年后,张友荣如愿以偿操作起他梦寐已久的全自动数控车床,而全自动数控车床成为他日后创新操作法的得力“助手”。

  2017年夏天,公司承接了一批长轴回转体零件的加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由于轴上有多个径向孔,位置度精度要求高,连续3天加工出来的零件都不达标,“我来试试!”张友荣顶着压力接下这块烫手山芋。

  从零件的准备,再到刀具、程序、参数以及加工前对机床的校验,张友荣做到事无巨细,但加工出的两件零件经高精仪器测试,位置度超差0.01㎜。

  “为避免二次装夹造成零件报废,必须一次加工完成才能保证零件的所有位置精度,能不能想法在不卸零件的情况下对位置度进行直接在机测量、在机调试。”张友荣绞尽脑汁,做梦都在想能早日攻克难关。

  为了解决零件径向孔位置度不能在机床测量的“瓶颈”,张友荣翻阅书籍,通过机床打表和充分利用机床的坐标系进行径向孔位置度测试,经过三天两夜反复试验,第三天晚 9时,终于成功,首件调试合格率为100%,机内测量精度达0.002㎜,达公差要求。“车削中心首件高精度径向孔位置度的调试操作法”也随 之产生。这种调试操作法解决了高精度零件首件径向孔调试难题,避免了首件零件在调试过程中出现径向孔位置度超差的风险,填补了高精度径向孔机内测量调试的空白。张友荣的调试操作法荣获公司先进操作法一等奖并入册宣传,成为公司加工同类零件的“教科书”。2019年“车削中心首件高精度径向孔位置度的调试操作法荣获“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

  在以后的日子里,张友荣的创新欲望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总结出5项先进操作法,提出合理化建议50条,与同事合作发明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身为共产党员、班组长的张友荣把传、帮、带当作自己的责任,“师傅不但学习勤奋爱钻研,还乐于助人。”徒弟付晓辉说,大家有疑难问题都来请教,他来者不拒。张友荣认为,团队的力量战无不胜,他引领班组成员学习新的加工方法和技巧,一起进步不掉队,并在公司青年学堂里开展技能专题培训,带动公司掀起学知识比技术热潮。

  从2007年带徒弟至今,张友荣培养出13名优秀员工,技师2人、高级工5人、5人在大赛中获得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他们已成为公司科研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2020年,张友荣被聘为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今年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据《劳动者报》报道 劳动者报记者 买黎安 李江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