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大王”何家庆离世 曾自费扶贫数万公里传授技术(图)

发布时间:2021-03-09 19:0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年10月22日 A09 | 查看:3234次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安徽大学获悉,10月19日晚,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家庆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70岁。10月21日上午,何家庆教授的遗体告别会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到场送别何家庆最后一程。生前,何家庆教授在病中录制视频留下遗愿,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山区的贫困孩子。

何家庆曾自费扶贫大西南,历时300多天行程3 万多公里,研究并推广魔芋栽培技术,被誉为“魔芋大王”。今年7月,何家庆老师晕倒在潜山扶贫调研途中,被检查出已是癌症晚期。

离世后把眼角膜捐给山区孩子

10月19日晚,安徽省传奇人物“魔芋大王”何家庆教授离世,享年70岁。据当地媒体报道,何家庆在今年7月份晕倒在调研途中,被检查出结肠癌晚期,直到9月份再次在实验室晕倒,才告知家人实情。

病中,何家庆让家人录下视频,他说“自己身患癌症,全身器官只有眼角膜可以捐出,其一生奔走于大山,等他走了,一定要把眼角膜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19日晚,安徽省红十字眼库工作人员赶到医院,为何家庆实施了相关眼角膜的捐献手续。安徽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屈志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老人的两个角膜非常的透明,我们正在遵照何老的遗愿寻找受者。”

扶贫行程数万公里多次遇险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何家庆出生于1949年,因多年研究魔芋并传授魔芋技术,被誉为“魔芋大王”,是安徽省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据《人民日报》早先报道,1984年3月20日,何家庆走上考察大别山之路。他历时225天步行12684公里,途经鄂豫皖三省,19个县境,先后攀登千米以上的山峰357座,采集植物标本3117种号,近万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考察大别山的人。在大别山区,何家庆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悬崖、山洪,几次差点丧生。何家庆深入大别山撰写的考察报告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了依据。

1998年2月,何家庆带着积攒的27720元钱,背起行李孤身一人进入大西南进行扶贫。305天,何家庆途经安徽、湖北、重庆、广西、云南等8个省市、108个县、207个乡镇、426个村寨,行程约31600公里,其中步行400公里。沿途为100多个县的芋农传授魔芋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办培训班262次,受训人数逾2万人。

据《光明日报》报道,何家庆多次扶贫路上险些掉入悬崖,遭遇车祸17次,遭遇抢劫两次。为了搭便车,被骗至深山,被迫砸了一天矿石。

2016年,已经67岁的何家庆自费走遍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等省,调研栝楼产业发展现状,传播科学的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增收。今年7月,在潜山调研途中,他晕倒在路上,被检查出结肠癌晚期。

“抠门”教授捐款资助贫困儿童

据《光明日报》报道,1990年6月,何家庆到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挂职任科技副县长。

半年时间里,他步行800公里,跑遍了23个乡,采集植物标本1536件。第二年,他写出了15万字的《绩溪县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一书,举办了绩溪县历史上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展览。何家庆在当地进行蚕桑改良试点,1991年,尚田乡虽然遭灾,但蚕茧产量仍增加28%,增收30万元。1992年,何家庆离任时,乡民送来一面锦旗:“焦裕禄式的县长。”

何家庆的事迹广泛传播以后,他成了“名人”。但在大学校园里,师生们见到的何家庆教授依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夹着碗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

对自己如此“抠门”的教授,却在2001年将国家给予他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此外,何家庆还自费4万元申报了8个专利,自费7万元出版了200万字的图书《中国外来植物》。为了这本图书,何家庆花了十年的时间,拍摄了3000张外来植物的照片。在这本重达近2公斤的书中,何家庆共收录了1200种外来入侵植物。

何家庆的女儿何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父亲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无法进食,只能用汤勺喝水,打营养针维持生命。“即使这样,他还是躺在病床上尽力写调研报告,希望把更多的调研所得,传递给我们。”

文/本报记者 张香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