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光明烛 长照扶贫路 ——追记“魔芋大王”何家庆(图)

发布时间:2019-11-17 21:41 | 来源:科技日报 2019年11月01日 第03版 | 查看:4870次

本报记者 操秀英

人物简介 何家庆,男,安徽省安庆人,1949年12月20日出生。1972年9月至1975年7月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学习,1975年7月至1990年6月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工作,1990年6月至1993年9月在安徽省绩溪县担任科技副县长职务,1993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安徽大学生物学任教,2013年退休。

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第七届扶贫状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2019年10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照片上的何家庆笑得特别明朗。

  照片旁,是一束开得正好的鲜花。在野外跟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何家庆,或许更喜欢窗外叶子泛黄的大树,农户地里蓬勃生长的植物吧。

  在他因病去世后的第十天,在安徽大学那间不到7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除了简单布置的灵堂,似乎没有什么他的印记。

  但是,在他的亲人、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帮助过的农户的记忆中,他可以凭气味闻出安徽大学每一种植物的神奇、他伏案工作的瘦弱背影、他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疾步前行的身姿、他急于帮助贫困户的迫切、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栝楼产业的执念,都是那么清晰、深刻。

  “父亲从生病到去世这段时间,很多他的学生,他帮助过的种植户都来看他,有些甚至从国外赶回来,这一刻,我可能才真正理解他一生坚持做这些事情的价值。”女儿何禾说。

  从魔芋到栝楼 他一直在路上

  安徽潜山市梅城镇栝楼种植大户胡海结地里的栝楼长势正好。这是他在何家庆指导下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机会让他老人家尝一尝。”这位拘谨的庄稼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对“何教授”的敬重与怀念。

  在潜山的栝楼种植圈里,“何教授”大名鼎鼎。

  渊源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1984年,在安徽大学生物系任职的何家庆走上考察大别山之路。

  225天,他步行12684公里,足迹遍布鄂豫皖三省19个县,采集3117种近万份植物标本,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考察大别山的人。考察成果受到中央和安徽省的高度重视,为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更重要的是,这次考察让何家庆充分掌握了安徽省的植物资源,更深刻体察了农民的贫困处境。自此,他一直走在科技扶贫的路上。

  最初,他盯上了魔芋。他研究发现,魔芋适合山区生长,栽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高,是助力山区脱贫的合适品种。

  他先后出版了《魔芋栽培及加工技术》《魔芋栽培新技术》,翻译了《日本国魔芋的开发利用》。其中,18万字的《魔芋栽培新技术》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魔芋的著作。

  一个研究植物分类与实用经济植物的学者,成了魔芋专家。

  但何家庆不愿成为只著书立说的专家。他的目标在田间地头。

  1998年2月份,在留给女儿一封信后,何家庆前往我国西南地区考察、推广魔芋种植技术。

  那些日子里,何家庆孤身一人,怀揣多年积攒下来的27720元钱、一张学校介绍信和一份国家“八七”扶贫计划贫穷县名单,途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浙江、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市、108个县207个乡镇、426个村寨,行程约31600公里。

  他沿途传授魔芋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办培训班262次,受训人数逾2万人,指导了57家魔芋加工企业。

  这段经历经媒体报道后,他成为被当时很多人熟知的“魔芋大王”

  18年后的2016年,67岁的何家庆再次上路。这一次,是为了栝楼。

  栝楼,又名瓜蒌,至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栝楼籽原本是药材,一般人不轻易食用。早在第一次考察大别山时,何家庆在潜山发现当地人吃栝楼籽,随后他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了几十位老人的座谈,证实该地食用栝楼籽已有数百年历史。

  何家庆当时在杂志上对栝楼籽的来历和营养成分进行了介绍。此后,潜山将栝楼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起来。

  像当年着魔“魔芋”一样,何家庆开始研究栝楼。他搜集了全国各地栝楼栽培区、栝楼园的分布、栽培管理现状等信息,并在实验室开展安全性研究,出版了《中国栝楼》,取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

  准备妥当后,原本退休后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的何家庆,又开始了自费推广栝楼技术之路。

  “仅仅2016年,我就陪何教授跑了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5个省的15个县。”潜山市农业农村局栝楼技术指导站站长孙勇回忆。

  所有“古怪”只因一颗为了贫困农民的心

  “何教授真不像个教授,看起来就跟我们农民一个样,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是何家庆留给栝楼种植户们最深的印象。

  他其实比农民更朴素。在外人看来,他过着近乎“苦行僧”式的简朴生活。

  洗得发白的涤卡中山装和解放鞋,一头略显凌乱的长发是他的标志。

  “大概十年前,我们在学校食堂一顿饭吃七八块钱的时候,他还只吃一块五的饭菜。他说不能浪费。”与何家庆共事多年的安徽大学资环学院工会主席许仁鑫回忆。

  在何家庆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中,一台32寸大小的电视机很显眼。因为现在很少能看见这么小的电视机。

  “这还是前几年才买的,我们家之前的电视机是小姨家淘汰下来的。”何禾说,父亲觉得买大电视机是浪费。

  “女儿小时候,他有时候会跟我说没必要给孩子买那么好的衣服,但其实,孩子衣服主要是捡的亲戚家的,连幼儿园老师都让我给孩子买点新衣服。”爱人胡建群说,日后,她才理解,何家庆的脑子里刻的是当时贫困山区孩子的样子。

  是的,贫穷,以及贫困年代乡亲们给他的温暖,深深烙在何家庆的心里。

  何家庆出身安庆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拉板车的。他曾说过,从9岁至93岁,父亲身上的汗水没干过。

  1983年,何家庆对父亲谈了自己去大别山的计划。临行前,老父亲送来他一生的积蓄4000元,以及一本账。

  那张四五个香烟盒纸粘在一起的账单上,是父亲一笔笔写下的,何家庆从上小学起,国家、老师、同学给他的一点一滴的资助:

  “1955年9月编入永安街小学许维实老师班,许老师送旧胶鞋一双,练习簿四本,学费全免。”

  “1956年2月许老师班,学费全免,送旧胶鞋一双,洋袜子一双,练习簿三本。”

  “7日,不知名同学送来棉裤一条。”

  “1966年1月送助学金7元8角。”

  “本月10日张爱坤同学的母亲送来单蓝裤一条,短裤两条……”

  这本账一直记到何家庆工作后,包括单位送来的救济金、救济物资。在账本的最后,老人写下一段话:

  “读着共产党的书,拿着共产党的钱,好好学习,努力向上,以求深造,成长后要成顶天立地之业,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

  那时候,他在笔记本上悄悄写下一句话:给我一捧土,还你一座山

  这句话解释了他那些从前不被人理解的行为:极度节俭却花7万元出版了200万字的图书《中国外来植物》;不爱交际不爱热闹,却跟农民有聊不完的话题;不收企业一分咨询费;不热衷职称,对名利淡然……

  “他经常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我可能依然是个拉板车的。”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书记刘家友回忆。

  何家庆喜欢穿那件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因为那是父亲靠拉板车赚来的钱给他买的。

  “如果扔掉了这件衣服,等于扔掉了对父亲的感情。我哪能为迎合时代的变化改变我心里面的东西。”他曾这样说。或许,他怕扔掉对父亲的感情,也怕扔掉父亲对他的嘱咐。

  “父亲遇到过各种非议、质疑,但他很少跟我们聊,我相信这些言语可能在他脑海中也不会停留太久,因为如果一直想着这些负面的东西,他不可能一辈子坚持做这些事。”何禾回忆,父亲总说,他是个“自在人”,不会被外界评论所干扰。

  这束光照亮希望的未来

  今年7月份,年轻人都追不上他脚步的何家庆,病倒了。

  “这之前他刚来潜山调研,看不出有任何生病的迹象,得知他去世的消息真的难以接受。” 安徽省久点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娇红着眼圈说。

  事实上,病痛早就有征兆。

  “三四年前,他经常感觉身体不适,每次看到布告栏的讣告时他就开玩笑说,他还能活多久,还能干多少事。” 何家庆学生、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后王强回忆,但何家庆拒绝去医院,“怕浪费时间,其实也是对陌生环境的抵触。”

  由于从本科开始就在何家庆实验室学习,王强与导师的关系亲密于旁人。他有机会深刻体察到何家庆少与人说的孤独。

  “他有一次在森林里拍到一株比他还高的古老植物,在日记里写道,如果有人能给我拍张合影就好了。”王强说,“当时正在读博士的我就想着要早点毕业,陪他去野外。”

  由于安全和体力原因,何家庆很少带学生去长时间野外考察。王强是唯一一个。“出发前,我每天去操场和他跑步,第一次跑的时候,他把我落在后面四圈。”王强说。

  “每天六点早餐,一直步行到中午,吃完午餐不休息,继续走到晚上六点,中间除了遇到他想拍的植物就不会停。”王强感慨,“我在的时候还能说说话,难以想象,他一个人独行时会经历怎样的孤独。”

  足够了解,才更感老师的不易与珍贵。

  “他是一团炽热的亮光。”王强感慨,“可能因为太耀眼了,刚开始很难和他靠近,但当我们读懂它,会理解这种光的温柔,也会成为自己发光的力量。”

  这束光直到最后一刻还倔强地发热。

  意识还清醒时,虽已无法进食,只能靠打营养针维持生命,他仍躺在病床上写栝楼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并决定逝世后捐出眼角膜,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恢复光明。

  “父亲在病床上接到种植户的咨询电话时总是急得不行,他对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担心今年的栝楼籽能不能卖上好价钱。”何禾回忆。

  “再炽烈的日光下都有阴影,我走了,没有闪烁的光彩,余烬虽有星点晶亮,但终究会被湮灭。”在告知女儿病情时,何家庆在微信最后写道。

  余烬会灭,精神和动力永存。

  在这束光的照耀下,小时候会埋怨父亲总不陪她的小姑娘何禾,如今也成为一名出色的生态学研究者和人民教师;许多像王强一样的学生选择坚守在生物学领域;陈娇这样的栝楼从业者不仅明白科学种植的重要性,更深知这个行业承载的责任,会努力完成他的遗愿;得到眼角膜的孩子,会用明亮的双眼,替他望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本报记者吴长锋对本文亦有贡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