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明伟杰: “小小力量集合在一起就是无限大”(图)

发布时间:2021-02-25 11:44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5日 13版 | 查看:4528次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内容

  从春节到迎元宵节,已经放寒假的明伟杰一刻都没闲着。他组织的100多位来自3个国家61个城市的志愿者队伍,正在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线上线下为公众答疑解惑,把专业知识传递到社区。在香港出生的明伟杰今年35岁,是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助理、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明伟杰出生在香港,2005年,高中毕业前,他向家人提出“到更有活力的内地读书”。当时他就认定,内地未来将会发展很快,到那里读书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明伟杰认为,在内地上学有全新感受,接触的人也各式各样,让他开阔了眼界,也对内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科毕业后,明伟杰回到香港大学深造,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后回到暨南大学攻读医学博士。他说,在内地能接触到远比香港更多的病例和患者,为研究提供庞大的数据,帮助他在专业领域作出贡献。

  2013年明伟杰因交流学习的机会,第一次走进英国牛津大学的校园。2016年,明伟杰又被遴选为美国哈佛大学全球一百位医学研究领袖的训练学者之一,留学美国。2018年,明伟杰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出站。

  “如果我一直在香港读书,就不会有机会去牛津、哈佛深造。”回想在暨南大学求学的日子,明伟杰感慨这段经历扩宽了他的国际视野。因为他在暨南大学读书并当上全国学联副主席,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住院医生等经历,让他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这些有助于他获得奖学金进入哈佛医学院做研究。

  2018年6月9日,本可以在国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他,做了一个令旁人费解的决定:放弃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职位,投身粤港澳大湾区。明伟杰说:“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决定回国创业。”

  “如果当年留在香港,遇到的机遇及发展将会很有限。”他自豪地说,“没有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之前,我已经在创业,但是湾区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给像我一样的香港青年创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回国创业后,明伟杰经常穿梭于大湾区三城:广州、深圳、香港。目前,明伟杰参与研发的生殖道OCT通过与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前期的合作,可将不孕不育女性胚胎植入,成功率由30%提升到70%,填补了国家在生殖医学领域大型医疗器械自主研发上的空白,OCT技术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他感慨道:“粤港澳大湾区是港澳青年创业最佳的市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港澳台青年来大湾区开阔视野,成就自我。

  在明伟杰看来,做医生应有人文精神和社会担当。2020年,明伟杰成为一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众服务的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明伟杰正在香港过年,周围的朋友和家人陷入了恐慌。他开始琢磨:“有没有可能组成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把各种信息整合、过滤,准确地向公众传达?”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在鼠年除夕万家团聚、医务人员逆行出征之时,明伟杰组织的100多名志愿者开始做关于疫情的科普服务。“这是迄今为止我人生中最为自豪的事情之一。”

  2020年除夕当晚,志愿者小分队立即投入到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的资料整理和翻译工作中。明伟杰知道最有效阻隔病毒传播的方法就是戴口罩,他们马上推出了视频,呼吁大家戴口罩。考虑到在华外国人的需要,他们将相关防疫知识翻译成英文,帮助在华外国人在疫情中更好地自我防护。

  明伟杰说,大家背景不同、专业不同,但每个人都发挥所长,为大家无偿服务。虽然每个人做的事情可能微不足道,但明伟杰深信,“每一个人小小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就是无限大。”2020年10月,明伟杰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公共卫生学科的初衷。”明伟杰希望疫情过后,这样的志愿行动能以其他方式继续下去。

  (本报记者 吴春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