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梁咏琪:爱在北方

发布时间:2008-11-14 08:00 | 来源:公益时报 时间:2007-11-13 | 查看:1566次

  作为艺人,有人会为梁咏琪戴上光环,有人会给她画上尾巴,但这一切在她眼中都不重要,她说:“我妈妈常常说,‘门外无债主,家里无病人,生活已经很好了。’我现在就很好。想一想,这个世界真的有些不公平,我自己常常要减肥,但是很多人却吃不饱饭,所以我们要担一点责任才行。”

  “哇,这里面好暖和。”

   10月21日下午两点多,梁咏琪一走进缤纷眩目的北京银座MALL,就感受到一股温暖。

   梁咏琪刚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归来。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她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去探访了右翼中旗的贫困农牧民。右翼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0月中旬已经提前进入寒冬季节。这支探访队伍从中国最南的城市来到最北的牧区,就像从温室掉进了冰窖,羽绒服、围巾、帽子等全副武装,似乎还不能抵御那刺骨的寒冷。

   不过,这些小小的困难,对梁咏琪来说够不上挑战。她用“橡筋人”比喻自己适应力强。这次内蒙古之行,是梁咏琪继西藏、贵州、宁夏、印度之后的第五次探访。过去几年,很多恶劣的环境她都遇上过,如今已不畏惧任何风浪。

   梁咏琪借助一些照片介绍了探访期间的故事。记者发现,梁咏琪净身高174cm,这样的个子常常令不少男士也要对她仰视。但是,跟孩子接触的时候,梁咏琪都会不自觉地蹲下来,平视着或稍稍仰起头跟他们说话。合影的时候,她常常一只手搂着孩子的腰或肩,头碰着头很亲密。如果有座位,她会将四五岁的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腿上,就像一个好脾气的邻家大姐姐。

   也许这就是梁咏琪的本色,清爽自然,朴实真诚,就像她那多年不变的短发,淡定里有执著,勤奋中含坚强,每一个步伐都忠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更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单亲家庭的乖乖女

   1997年,她凭借首张专辑《短发》一炮而红。此后,短发几乎成了梁咏琪的一个标志,一留就是十几年。

   实际上,关于她的短发,还有一个典故:小时候,梁咏琪一直留长发。1996年,她的外公过世,外婆很伤心,为了哄外婆开心,她去剪了短发,外婆看到她的样子竟然笑了。不久,她就在路上被星探发现邀去做模特儿。

   “那时候的年轻女孩都是长发,偏生我一个短发,与众不同。”她摸着自己的短发,说,“还是短发好,一起床只要抓抓就能出门,多好。而且,我很懒,不想去改变什么……”

   自称很懒的梁咏琪实际上是妈妈的乖乖女:1976年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有一对双胞胎弟弟,父亲是土木工程测量师,母亲独立经营婚纱摄影店。虽然后来父母分开,但是母亲善良且独立,对女儿惟一的要求就是“做一个有用、有良心的人”。父亲虽然离开家里,但仍把自己学钢琴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这样,从香港玛利诺小学到香港玛利诺中学,梁咏琪一直坚持学习钢琴,为以后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中学时,梁咏琪在尖沙咀逛街,被星探发现,然后一边读书一边拍广告。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读书的时候,她受刘德华邀请,拍了第一部电影《烈火战车》。

   那时候,梁咏琪把拍电影当作勤工俭学。《烈火战车》制片人曾半开玩笑地问梁咏琪要赚够多少钱才会退出这个圈子,她很认真地想了一阵,开口回答:“10万元就好了。”

   “如果拍戏可以赚到10万,自己岂不是立刻就能实现留学梦?”梁咏琪说,她喜欢设计,很想到国外读书,但母亲所挣的钱供弟弟在国外读书后,家里经济不算宽裕,她要靠自己的努力挣得留学的费用。

   但是“命运是推着人走的”。在那个艳星流行的时代,梁咏琪那纤尘不染的气质牵动人心,她被称为“玉女派掌门人”,从此,出唱片、拍戏、赶通告、登台……她无法阻挡地被外界推到了舞台的中央。

   先做人,再做事

   读书时,梁咏琪常常听到长辈和老师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她说自己投身社会之后,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道理。

   “刚出来工作时,我曾经雄心壮志,偶尔会梦想自己可以像一些成功人物一样,得到别人认同及德高望重的地位。随着工作经验及挫折的累积,现实狠狠地告诉我,只顾做白日梦,而不脚踏实地苦干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梁咏琪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为座右铭。她说,“千万不要羡慕别人怎样一步登天的故事,要记着人生是一个长途赛跑。”

   梁咏琪相当敬业。在大学的时候,有时拍完通宵戏之后第二天要上学。“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坚持,因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亦令我明白到时间分配的重要性。所以我会建议已毕业的同学,也可以好好分配一下时间读书,不要只顾工作,忽略了不断为自己增值。”

   身处演艺界,梁咏琪必须承受很多压力。有一次,她接受台湾的著名主持人张小燕访谈时,说到事业和感情,她的眼泪都出来了,嘴角却还向上挂着努力的微笑。

   这就是在香港自强奋斗氛围中长大的梁咏琪,她认为成年人应对自己做过的事而负责任,即使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都不应发泄在别人身上,而是应该寻找一套适合自己舒缓压力的方法,继而释放出来。

   “工作上遇到的压力,我会有自己的一套舒缓方法,就是选择看电影。看电影时哭一场笑一场,这样便能融入另一个世界,忘却自己遇到的压力。”

   梁咏琪做事很用心,做人的口碑也不错,她是朋友眼里可靠的人。有个娱乐圈的好朋友当了爸爸,短信告诉她保密,她果然对媒体编出美丽谎言,岂料记者从其他渠道打探到消息当面戳穿她,她就很无辜地说:“是他自己发信息给我不要说的。”

   出道十几年,很少有媒体曝光梁咏琪耍大牌,但是很多事情,她都守口如瓶、沉得住气。1999年,她和郑伊健合演音乐剧《仲夏夜狂想曲》后恋情曝光,而此前当红女艺人邵美琪已是郑相恋多年的女友。梁咏琪惨成众矢之的,被人冠以“狐狸精”等臭名,事业也滑入低谷。直到2003年她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还有人拿第三者事件投反对票。去年,她与郑伊健的七年恋情宣告结束。今年,郑的经纪人透露,当年梁郑相好的时候,郑已经与邵美琪分手。

   “梁咏琪不是第三者。”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后,娱乐界又翻出陈年旧事大肆宣扬。但是这么多年,梁咏琪从来不作任何解释。公众场合中,她带着些许疲倦微笑着祝福郑伊健和新女友,还“希望传媒给他俩多点空间”。

   往日的爱语,已成了老情歌里的回忆,但是梁咏琪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她的坚强,来自港人的奋斗基因和家人的支持,也有内心深处所珍藏的另一份永远不会背叛的爱。

   热心慈善备受肯定

   香港慈善氛围浓厚,梁咏琪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有一颗慈悲之心。成为艺人之后,她的慈善活动更多了:红十字会青年团义工、十大爱心之星、护苗基金会歌主唱人、保护遗弃动物协会大使、香港旅游推广之星……

   由于梁咏琪在个人成就及社会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2003年,她被评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这个奖项由香港青年商会于1970年创办,当选者均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全心全意服务社会的青年佼佼者。自从当选“2003十大杰出青年”后,梁咏琪更积极主动地回馈社会:2004年她成立同名慈善基金,将其同助学基金合二为一,全力帮助西藏、孟加拉等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梁咏琪喜欢孩子。“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布娃娃,当时并不懂事的我把布娃娃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就像妈妈照顾我那样细心地照顾着她。也许就是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吧,让我对小孩子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2年7月,她被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任命为“中国儿童健康大使”,2005年5月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大使”。在这几年的“大使”任期里,她出席各种探访和筹款宣传活动。

   梁咏琪的第一次探访地是西藏。那时候,她染了感冒,家人怕她患高原反应。但是她说,“不行,全部工作人员都在等我。”于是,她抱病去了,身旁总有好几个氧气筒在那儿待命,全程都有医生随团。

   探访的专题片在香港播出以后,项目筹到了180多万港币的善款。梁咏琪说:“做艺人以来,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好伟大,慢慢开始憧憬,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儿童身边,看到了他们因为得到及时救助而显得越发充满朝气、稚嫩的脸。”

   此后,梁咏琪平均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探访。2006年,香港委员会为“中国儿童健康基金”筹集了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大陆开展的合作项目。

   山区儿童也给了梁咏琪很多启示。有个孩子,手里拿着探访组给的饼干,自己非常想吃,但还是把饼干递给香港来的客人,“叔叔阿姨,你们吃。”这个孩子给梁咏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把这个故事写进了歌词里,呼吁更多的人献爱心。

   梁咏琪接触到很多孩子,他们有的要到很远的地方读书,小小年纪就住校,有的家人过世成为孤儿。“他们非常珍惜亲情,这也提醒我不要只工作,要多陪家人。”不过,梁咏琪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候她对亲情的重视,就体现在海啸期间发动全家人去香港的慈善机构数零钱。

   “我常常对朋友讲,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送给那些很穷的小孩子。我还把自己亲眼看到的状况告诉别人,号召歌迷和香港的朋友去做一点事。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身负重任,其实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呢?茫茫大千世界,我能够为他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也算是一种缘份。”

   作为艺人,有人会为梁咏琪戴上光环,有人会给她画上尾巴,但这一切在她眼中都不重要,她说:“我妈妈常常说,‘门外无债主,家里无病人,生活已经很好了。’我现在就很好。想一想,这个世界真的有些不公平,我自己常常要减肥,但是很多人却吃不饱饭,所以我们要担一点责任才行。”
(责任编辑:孙海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