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2 11:4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2月02日 03 版 | 查看:672次
扫一扫 看视频
3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1989年,时任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的胡康明,根据川东地下党老同志提供的线索,在重庆市档案馆内找到了一份珍贵的党史材料:《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记录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300多名革命志士参与地下斗争、监狱斗争的艰难历程,反映了大破坏带来的惨痛教训和烈士们的崇高精神风貌。
胡康明根据报告的第七部分“狱中意见”,总结提炼了“狱中八条”,内容包括: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这份报告凝聚了许多革命志士的反思。新中国宣告成立时,重庆尚未解放。消息传来,狱中革命者备感振奋,但也有了不祥的预感。于是,他们秘密开展讨论,并嘱托能出去的同志将来向党组织汇报这些意见。
罗广斌被认为是最可能幸存下来的人,因为他的哥哥罗广文是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与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即情报处)少将处长兼侦防处长、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有交情。
一同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的中共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委员张国维叮嘱罗广斌,“注意收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
1949年1月17日,是江姐丈夫彭咏梧烈士牺牲一周年纪念日,渣滓洞监狱的狱友们采取各种形式向江姐表示慰问。趁着慰问的时机,江姐提出了一份讨论大纲,她建议总结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被捕前的总结、被捕时的案情应付、狱中学习情形。
1949年10月28日、11月14日,先后有40位革命志士被杀害。面对战友的牺牲,已在狱中关押了近10年的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部长许晓轩向狱友们提出倡议:“希望组织上能够切实深入研究,深入发现问题的根源。”
于是,大家决定在牺牲前把地下斗争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供党组织参考。至此,一直存在于狱中的小规模讨论汇集成一种强烈的声音、一场广泛的讨论。
1949年11月27日晚,国民党在渣滓洞、白公馆实施了大屠杀,罗广斌带领10多位难友脱险。为了履行对牺牲战友的承诺,罗广斌奋笔疾书,完成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并在12月25日向中共重庆市委上报。
这份报告一直作为档案材料保管,直到1989年被胡康明发现并提炼出“狱中八条”而公之于众。人们发现,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这份嘱托,放在当下依然有警示意义。
“川康特委、重庆市委等多个领导干部都叛变了,进而导致党组织被大破坏、党员遭大逮捕,说明党内出问题了,需要进行反思。”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副研究馆员王浩说,“狱中八条”体现更多的是教训。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将“狱中八条”一一读了出来。他说:“‘狱中八条’作为烈士们临终前给党留下的血泪嘱托,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体现在哪里?王浩举例说,尽管叛变的党员干部是极少数,但恰恰是这极少数人的叛变,让党组织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所以我们今天才强调,党的教育要抓关键少数。
如今,歌乐山白公馆的陈列室内,“狱中八条”作为一个单独设置的主题展示给前来参观的游客。红岩联线还专门设立一间教室,用于讲述“狱中八条”的故事。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宝贵遗产。”王浩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