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党徽的“天梯”铁路守隧人

发布时间:2021-01-30 16:4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5日 01版 | 查看:519次

【新春走基层·加油新征程】

  开栏的话

  时光不负追梦人,又是一年新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这个春天令人鼓舞,更值得期待。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新春走基层”相关专栏、专版,记录新春里的欢喜、期盼、坚守、奉献,讲述亲情、友情、乡情、家国情,抒写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

  早晨9点,高原的天边刚刚泛出亮光,一队人马已经乘坐时速70公里的轨道车出发了。

  “K518+300直线段线路高低、方向不良……”寂静的铁道线上,不时传来一个沙哑粗犷的声音。说话的人叫李长永,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若羌基础设施段依吞布拉克站综合车间主任。

  从青海格尔木到新疆库尔勒的格库铁路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修建的重点工程。这条铁路穿越阿尔金山,铁路高差达2510米,相当于爬了800层的高楼,被称为“天梯”铁路。去年12月9日,这条当地群众盼望了60年的铁路终于开通运行,李长永和工友们也就成了“天梯”铁路的第一代守护者。

  李长永和工友们负责格库铁路依吞布拉克站至巴什考供站132公里铁路线路、供电设备、电务信号设备养护维修工作。这段工区平均海拔3350米,又处在青藏高原寒带气候区,氧气稀薄让机器效率降低20%以上,工作时大家用力过猛还会胸闷或者头疼。

  “这车不能白跑,得多了解线路的变化,然后抓紧时间整治问题。只有把钢轨捋顺喽,旅客坐火车才能舒坦。”眼睛盯着铁路线,李长永还不忘说上几句。一个半小时后,轨道车到了巴什考供站,李长永念叨的20多条问题都记在了小本上。

  “干活悠着点,注意安全。”开工前,李长永再一次向大家叮嘱。

  看到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李长永深情地望着铁路的远方说:“我生在青海的格尔木,父母都在那儿。我自己的家在新疆库尔勒,这条铁路两头都连着我的家。离开家那天,我小儿子才出生7天,到现在只能在视频上看看他,真想他啊。但我必须和工友们守护好铁路,绝不能出现一点点问题。今年春节,我们许多工友都回不了家,无法和家人团聚,但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的坚守,正是为了更多的旅客回家。你看这条铁路开通后,天天都有人坐着火车从这里回家,我们看着都高兴。”

  说话的工夫,巴什考供站的工作完成了。下一个作业点,在海拔3600米的阿尔金山隧道中部。坐着轨道车来到隧道洞口后,还必须在隧道里走近5公里,才能到达工作面。

  只见李长永边走边检查扣件螺栓,用手电照着隧道顶部的接触网设备,不时把看到的问题说出来,一旁的小伙子抓紧记在小本上。“新线路要打好基础,使用初期更操心。”李长永说。

  格库铁路的建成通车,使新疆有了第3条出疆铁路,更让新疆南疆群众有了一条快捷的出行大通道。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工人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仅这条13.195公里的阿尔金山隧道,铁路工人就用了3年多时间才打通。

  “去年10月组建这个车间时有近90名员工,但不到一个月,就有10多名员工因为高原反应太严重,不得不下山。现在我们有70多人,年纪都在30岁左右。我们负责的4个站点中,有3个是无人值守站,所以还是很艰苦的。”李长永边干活边气喘喘地说着。

  临近中午,李长永和工友们席地而坐,拿出早晨出发时携带的馕和咸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隧道里风很大,大家背着风,说说笑笑,吃完饭又开始了工作。

  火车通过时,大家紧靠隧道壁忍受着强烈气流和轰鸣声,火车一过去,大家又来到作业面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没有人说话,只听到隧道里大口大口的喘气声和操作工具的“咣咣”声。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大家走出隧道时,明月高挂,阿尔金山宁静而美丽。

  “美吧!守着‘天梯’铁路其实挺好的,一般人可没这个眼福。”李长永乐呵呵地说。

  月光下,他胸前那枚党徽,异常明亮,像颗星星,一闪一闪。

  (本报记者 王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