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7 20:32 | 来源:辽宁文明网 2020年06月16日 | 查看:12305次
39岁的沈阳人王楠第一次献血是在大学二年级,至今累计献血1600毫升。近年来,除了坚持每半年无偿献血一次,他还开始每月跑步200公里以上,坚持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而他锻炼身体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实现一个心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记者在沈阳中心血站了解到无偿献血志愿者王楠的故事。
王楠在大学时第一次献血,当时在学校的组织下,作为班长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献血活动,带动同学们积极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也从那时起了解到很多献血的知识。大学毕业后,面临种种就业选择,他毅然报考了沈阳市红十字会。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沈阳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支部副书记,在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等重大灾害救助工作中都做出重要贡献。
从2017年起,王楠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坚持每半年献全血一次,累计献血已达1600毫升。去年11月,他接到通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儿初配成功。为了成功实现捐献,他每月跑步200公里以上,生活愈发自律,为实现干细胞捐献时刻准备着。王楠说:“今年5月,我终于等来了高配检测的通知。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的特殊时期,身边人都担心这个时候到医院去采血会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纷纷劝我放弃。但我想,如果我的行为能够延续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再大的风险我也愿意去承担。现在,我已经完成高配检测,即将进入干细胞采集阶段,每当想到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够为那个弱小的孩子带来生的希望时,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他念念不忘的救人心愿,有望在今年真正实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