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冯艳玲——“把最适宜的技术推广给农民”(图)

发布时间:2019-06-20 23:24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20 18版 | 查看:7686次

  本报记者 刘洪超

  6月15日一大早,家住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海力板村的73岁老人尹世荣,给全国人大代表冯艳玲打来电话:“冯老师,您冬天给我家苹果剪的枝长得不错,果子结了不少,今年这收成差不了。真是太感谢了!”

  尹世荣老人前些年在荒地里种植了100多棵苹果树,可苹果总是不爱坐果,今年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尹世荣在电视上看到冯艳玲回阜新的消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她的电话。冯艳玲二话没说,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了50多公里外的海力板村,对老人进行技术指导。

  冯艳玲出生于1970年,23岁大专毕业后,就来到阜蒙县林业局果树技术指导站工作。26年间,她走遍了阜蒙县的每一个村屯,奔走在果树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的一线。不论是冬季的果树修剪,还是春天的栽植、夏季的病虫害防治都经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还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手把手现场教学,让果农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深受广大果农的认可。而冯艳玲也从一个不知名的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农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品种、把最适宜的技术推广给农民。能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有责任为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献计出力。”冯艳玲说。

  在深入农户进行技术辅导期间,冯艳玲还重点搜集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对农业技术如何推广普及的意见和建议。“咱们阜蒙县是省级贫困县,各级政府帮助贫困户发展了很多果树种植项目,如何让他们快速掌握新技术,让农民朋友实现稳定长效的脱贫,非常重要,也是我今后调研的一个重要选题。”冯艳玲说。

  在塔营子镇西大巴沟村的冷棚葡萄大棚内,冯艳玲教农户如何调整大棚温度。她告诉记者,“去年开始我就给贫困户讲授如何进行温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结果每个冷棚的收入超过了2万元,产值比以前提高了近5000元。”

  除了到田间地头倾听民意,冯艳玲还积极参与村镇的“两代表一委员”办公室活动,征求村民对代表的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冯艳玲走基层、访专家、问对策,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这些年,冯艳玲的建议大多与农民相关。“我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我向老代表和内行人士学习,这样才能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人大工作的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对履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