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图)

发布时间:2020-04-18 22:40 | 来源:人民网 2004-02-24 08:15 | 查看:3408次

  1989年,新华社社长穆青(左一)在大邱庄采访在大邱庄工作定居的高级农艺师邹隆瑞(右一)。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从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到蓬勃奋进的建设时期,他始终敞开身心,去感受可爱的祖国、可爱的人民;从一名年轻记者到新闻界巨擘,他始终孜孜以求,以一篇篇名篇力作为时代鼓起精神之帆……

  2003年10月11日,穆青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新闻事业。他以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铭刻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作品,书写了人民记者的光荣与骄傲。

  坚持党性 胸怀大局--穆青将自己的心血和激情与党的新闻事业紧紧连在一起,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延安,这片红色的山川,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岁月和光辉历程,也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篇章。正是从这里,穆青迈出了他新闻生涯的第一步——1942年9月,穆青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走进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窑洞。

  60年之后,穆青回首沧桑岁月,写下了自己的心迹:清凉山上的这段岁月,虽然充满了艰难困苦,但给了我思想和业务方面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使我认识到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党报记者的神圣职责--“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来引导、鼓舞、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前进,实现党制定的伟大目标。”

  这种感悟,这种自觉,从第一次采访起就在穆青的内心发轫、生长,并贯穿他几十年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之中。

  进解放日报的第二天,他和另外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模范工人赵占魁。灼热的铁水映红了熔炉,赵占魁穿着一件渍着白花花汗碱的破棉袄正起劲地干活。初出茅庐的两位年轻记者,虽有一连串问题,但“老实疙瘩”赵占魁却总是“没什么可说的”。

  穆青和这位年轻记者一头扎入采访对象的生活中。白天,给老赵打下手;夜晚,同睡在一铺炕上,亲如兄弟。如此20多天,他们边观察,边体验,边收集素材。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坚定的革命信念、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一个质朴、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人形象在他们心里越来越清晰,与此同时,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在极其困难的关头,革命队伍多么需要这种榜样啊。”

  伴随《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恭喜赵占魁同志》等一系列报道,赵占魁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鼓舞人们提高觉悟、努力工作、多做贡献的形象教材。学习赵占魁的运动在解放区轰轰烈烈开展,持续数年之久。

  从“赵占魁”开始,一个个凸现着时代精神和风貌的典型人物从穆青的笔端跃然纸上。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拼上性命大干的“铁人”王进喜、一辈子为绿化荒山默默奉献的“老坚决”潘从正、百折不挠的植棉模范吴吉昌、为建设红旗渠不怕流血牺牲的任羊成…… 他笔下的人物典型,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震撼了几代读者的心灵,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1966年2月7日上午10时,新华社播发了穆青和冯健、周原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动人的事迹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随着一份份报纸传遍全国各地,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形象,从此矗立于天地之间,铭刻在人民心中。

  “我就是想让大家看看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就是想借榜样的力量鼓舞人们的信心”--这是穆青和冯健、周原当年深入采写《焦裕禄》的初衷,更是穆青新闻实践中始终不渝的追求。这种追求的背后,是穆青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忱,是穆青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锻就的坚定党性。

  穆青将新闻工作形象地比喻为吹进军号。他始终认为“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调是吹进军号,不能吹‘休息号’‘解散号’。”这一简洁的形象概括,深润着穆青对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深刻理解。早在1963年,穆青在研究国内报道时就对大家说过,如果我们的报道中,经常出现大批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人物和事件,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都会起到极大作用。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坚定群众的革命意志,鼓舞群众的斗志热情为目的。

  身体力行的穆青,为党的事业一生高奏进军号角,他激情洋溢,但决不盲目,更不一味粉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把握大局”,是穆青在长期记者生涯和新闻领导岗位上恪守的原则。

  “一件事情应不应该报道,什么时候报道,采取什么方法报道,首先要看大局。”穆青对大家的多次忠告,是以历史的惨痛教训总结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末,穆青从新华社上海分社调到新华社总社主持国内报道。1958年大跃进、放“卫星”的热潮,曾让他十分激动,也参与采写、编辑了一些稿件。但越来越多的“卫星”、越来越离谱的“跃进”,让他深感不安,这些严重背离客观事实和报道规律的“新闻”,使他深感芒刺在背。多年后,忆起放“卫星”的稿子,他还为自己干过的“错事”而深刻自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的记者,不能不说实话。”

  1975年的秋天,江青在大寨大讲党中央有人学宋江,架空晁盖,以此影射周总理,攻击邓小平。听了有关记者的汇报,穆青顿感风波险恶。他认为,“事关重大,必须向中央反映”。那时的江青,身居要位,飞扬跋扈,反映她的问题要冒天大的风险。被打倒后刚刚恢复工作的穆青和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毅然决定以个人名义反映这个重要情况,请外事记者李琴转送信件。他们3人郑重地在上报信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事关重大”——沉甸甸的4个字,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穆青坚强的党性和大局意识。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穆青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政治敏锐性洞察风云变幻,关注国家发展,为时代立言,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服务——

  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介上公开否定“文革”的第一篇作品。

  1978年11月15日夜,穆青等新华社领导毅然拍板决定,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这则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如石破天惊,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

  1981年1月25日,穆青与郭超人、陆拂为合写的《历史的审判》播发,述评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对“文革”的荒诞,进行了理论清算,人称“法庭外的起诉书”。

  1989年政治风波后,改革发展又面临一个紧要的关口,姓“社”姓“资”争论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1992年1月初,穆青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与胡国华、王志纲合作采写了新闻力作《风帆起珠江》,以生动雄辩的事实,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以广东的巨大变化为改革开放“正名”。

  为什么穆青总是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总能准确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他自己的一番话也许道出了内在的缘由: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关心大局,把握大局,要时时刻刻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要同党、同国家、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爱憎。”

  贴近群众 服务人民——穆青以丹心赤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以浓墨重彩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不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穆青16岁离开故乡奔赴抗日前线,在历经沧桑的革命和新闻生涯中,他深深体会到人民的伟大和可爱。1983年,在《穆青散文选》的后记中,他曾吐露这样的心声:“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在想,我们幅员辽阔而又苦难深重的祖国,除去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还有什么是她最宝贵的财富呢?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就是我们人民那种百折不挠,勇于为民族、为国家、为革命事业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把千百万普通群众中蕴藏的这种精神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这是穆青新闻生涯的内在动力。他喜欢写人物通讯,一生写过许多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人物报道。这些作品的主角,几乎全是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其中多数是鲜少出现于报章的中国农民。

  穆青第一次见到任羊成是1966年初。在林县红旗渠工地,他听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有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听人介绍说,30多岁的任羊成是工程除险队队长,腰里整天系着一根绳子,手拿撬杆和铁锤,让别人把他从山顶送到悬崖绝壁之间,把那些被炮震松了的险石一块一块地除掉。他长年累月地在山崖间飞来荡去,腰部被绳子勒出一条条血痕,经常血肉模糊地粘在身上,连衣服也脱不下来……站在这位普通农民面前,穆青轻轻抚摸着那条已经结成厚厚老茧的伤痕,眼里盈满了泪水:“这就是红旗渠精神!这就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是穆青用自己的生命来体验和认识的,融入他的血脉,长进他的骨肉,化为他的灵魂。一次亲身的经历,让穆青刻骨铭心:那是解放战争时期,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他奉命从延安去东北工作,途中夜宿老乡家。一天的步行后,他的脚和鞋子冻在一起成了冰疙瘩,膝盖以下全都失去知觉。素不相识的房东老大爷,赶紧打来凉水为他解冻,冰冻化开后,老大爷又解开自己的棉袄,将这双冰冷的脚包在怀里,轻轻揉搓……

  “没有人民群众,哪有我们的今天!哪有革命的胜利!”正是这样的深情厚意,使他一生将“勿忘人民”奉为座右铭,刻画了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焦裕禄顶风冒雪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向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

  这是感动了整个中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场面,也是穆青自己的内心写照。这心灵深处的声音催促着穆青的脚步不停地走向群众,走向基层。历数他的日程,自70年代到90年代,他曾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去宁陵,八进辉县,两上红旗渠。饿了,路旁小店买几个烧饼,吃一碗面条;累了,老乡家的炕上歇一宿,和农民拉拉家常。

  多少年来,穆青虽然身居高位,久住京城,但他的身心情感却从未离开过普通群众。无论工作多忙,他总要挤时间到基层、到他最牵挂的农村大地走一走,看一看。平时不善言谈,甚至有些腼腆的穆青,一到基层和农民中间,整个人就活跃起来了。那些平时很少跟城里来的“大官”们说话的农民,特别爱和他聊天、“侃山”,很多老百姓拉着他的手,有说不完的话。这些普通群众和他们的生活,是穆青采访、写作的灵感和源泉,更是他心之所系,情之所牵。

  1994年6月,年过古稀的穆青到宁夏同心县采访。在村子里,他钻进低矮的土房,翻看炕上的铺盖,揭开农家的锅盖,百姓一贫如洗的生活使穆青眉头紧锁,心情沉重。院子外面,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都赤着脚。因为长期没有水洗澡,腿上结着一层厚厚的泥垢。穆青搂过一个孩子,蹲下身,双手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孩子黑而细的脚踝,泪珠扑簌簌滴下……

  “我们这代人尝到了老百姓保护我们、爱护我们的滋味,所以一辈子也忘不了,总怕自己做得不好,对不起他们;总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忘了老百姓,要处处想到他们。只要永远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心里就踏实,就有抵制各种错误东西的力量。”

  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心声,穆青以此作为自己的天职。也正因为如此,他年逾古稀、身任社长仍然坚持采访,笔耕不辍。

  被穆青惦记着的群众和农民朋友,也一直惦记着他。逢年过节,穆青总能接到老百姓的电话,问候、叮嘱他保重身体。有时,从广播里听说北京降温了,他的农民朋友便连忙打来电话嘱咐他多穿衣服,小心别冻着。他采访的对象,很多人都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吴吉昌的塑像摆放在穆青的办公桌上;焦裕禄的儿子每次来北京必登门拜访;种了一辈子树的“老坚决”潘从正,特意托人用一根扁担两只箩筐,千里迢迢给他送来两株樱桃树苗。这树苗就种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北侧,冬去春来年年枝繁叶茂……穆青后来在《心上的树》一文中写道:“我每次打它们面前经过,总不禁要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它们,就好像看着老汉正弯着腰、仰着脸、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一样。”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为穆青作品集《十个共产党员》作序时这样说:“您是一位幸福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您有幸亲身经历了跨度达50年的伟大历史性变革,亲眼见到那么多的英雄人物;第二,您有幸写出了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至少有两代人受到您作品中英雄模范人物的感染和熏陶;第三,您有幸受到那么多您报道过的主人公们的深情厚爱,比如植棉劳模吴吉昌,把您当作世界上最亲的亲人。这种幸福不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能享受得到的……”

  的确,和人民群众的血脉相连让他无比幸福,所馈丰厚。他的一篇篇报道长久地铭刻在广大读者心中,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许多不朽名篇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这一切,都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永恒的启示,也就是穆青生前最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勿忘人民”。

  求真务实 清正廉洁--穆青始终将实践作为新闻宣传的不竭源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的鲜明品格

  在穆青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有这样一种习惯:每次下去采访,面对别人准备好的材料、汇报,他总是说:“我是记者,我愿意自己去看看。”

  求真务实,是穆青一生为文为人的不懈追求。他总忘不掉自己刚踏入新闻领域时的一次“失误”。那是他在《解放日报》社当记者不久,被派去采访苏联医生阿洛夫讲述苏联人民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报告会。一进会场,穆青就被听众高涨的情绪感染了,当阿洛夫讲到动人处,会场上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穆青和大家一样心情激动,也和大家一起拼命鼓掌。回到报社后,稿件一气呵成,他特别满意的是,写出了会场的热烈气氛。没想到过了不久,社长博古把他叫去,手里拿着他交上的稿子:“你去会场没有?”

  “当然去了。”

  “阿洛夫作报告没有?”

  “作了,很精彩。”

  “你认真听了?”

  “是的。”

  这时,博古一下子严肃起来,说:“你看你这里怎么写的,‘会场上自始至终掌声不断’,既然自始至终大家都在鼓掌,那阿洛夫还怎么做报告,大家还怎么听报告?”穆青的心“咯噔”一下,顿时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由于激动他顺手写出了这种夸张的形容词,却忽略了这完全违背了事实和常理。他老老实实地向博古承认了错误。

  从那时起,真实――包括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成为穆青新闻采访和写作时的第一要义。

  “绝知此事要躬行”。河南辉县老宣传部长冯云宵对穆青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每到一地,先听一听,但他必须深入看一看,再高的山他也爬,再险的路他也走。他这个人你别想哄他。”

  当年,穆青一听到焦裕禄的事迹就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决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还要亲眼看看,亲耳听听老百姓心目中的焦裕禄到底啥样。他和冯健、周原来到兰考实地采访。在县委大院,他们亲眼看到了焦裕禄生前留下的那把破藤椅。焦裕禄就是坐在这把藤椅上带病工作的,肝疼得厉害时,他就用硬物顶着肝区,天长日久,藤椅被顶了个大窟窿。穆青抚摸着那把破藤椅,心里不禁发颤: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穆青参加了县委、县直和各公社负责同志的座谈会,访问了几十位基层干部和群众,参观了焦裕禄带领群众开挖的沟渠和封闭的沙丘。

  听到有人说焦裕禄在县城北的黄河故道南坡帮拉车人推车,穆青就找当事人详细询问当时的情况和具体细节;听到焦裕禄在乡下听汇报作记录时肝病发作,疼得钢笔掉在地上,他非要问清楚,当时谁在场看到的?在什么地方?笔落时焦裕禄是什么表情?

  他对合作的冯健、周原说:“焦裕禄就是一代共产党员的典型!我们一定要把他的事迹原原本本写出来,让人们看见咱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怎样舍生忘死为群众服务的。”他们对这篇报道精益求精,先后七易其稿。稿子基本完成后,穆青让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朗读这篇稿子征求意见,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名外,大家都认为事实准确。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穆青始终将深入生活作为新闻宣传的不竭源泉。同时,作为一位党的新闻事业的领导者,他一直大力倡导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努力打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的新闻队伍。

  “做精神富有的人!”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同志们回想起老社长的话,仍能激荡起一股昂扬的正气。这是穆青1991年8月10日在新华社辽宁分社全体人员会议上提出的。这一年,正是新华社建社60周年。在这次讲话中,穆青提到一个词:“新闻乞丐”。他说,最近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形象,议论不大好,人家说现在有些记者不好好招待不去,不接不送不去,搞有偿新闻,吃了以后还拿,拿了以后还要,人家表面上不敢得罪,但背后骂这是一群“新闻乞丐”。当记者当到这份上,实在太丢脸了!

  作为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把抓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人家都把新华社当做党的新闻事业的代表,把新华社记者当做党的形象来看待,我们一定要把作风建设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我们不仅是代表个人,我们是代表党的,是代表党的舆论的。代表党的舆论的人还这样自己作践自己,那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那就是一个原则问题了,一个有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大问题了。

  “新华社这块牌子,几十年都是清清白白的,都是光彩四射的,这是新华社一代又一代人用血汗把它擦亮的,决不能让极少数人把它搞脏了,更不允许把它抹黑!”老社长铿锵的语言至今令新华人警醒!

  在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的办公桌上压着一张照片,这是穆青送给他的一幅字:“堂堂正正,别无所求”。回忆起老社长,南振中由衷地说,穆青用他的一生,实践了一个大写的人的高贵品质。他的魅力源于他高尚的人品、高尚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有了高尚品格,才会深沉地爱着祖国和人民;有了崇高理想,才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003年8月1日为《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一书题写的序文,是穆青留下的最后的文字。在这篇序文中,穆青说,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说:“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

  这段话洋溢着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高尚情怀,体现了他一生的追求,充满了对后来者的殷切期待。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呼应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潮流,穆青和他的同事们,紧扣时代脉搏,怀着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开拓党的新闻事业新局面的奋斗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各条战线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风起云涌,党和人民在四化建设中开创的新局面日新月异。如何为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谱写气势磅礴的乐章,传达这个时代前进的声音,描绘这个时代雄伟壮阔的历史画面,成为穆青和全国的新闻工作者一道思索的崭新课题。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忠实地把握时代前进的主流,准确地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全面反映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满腔热情地讴歌各条战线正在风起云涌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穆青在为《瞭望》杂志撰写的发刊词中,表达了他对新时期发展新闻工作的新追求。

  改革的春风起自广袤的田野。穆青多次组织记者深入农村,随时关注中国农村改革的进展。自1977年到1982年,新华社每年都召开农村记者座谈会,穆青让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把在下面调查到的情况如实反映上来,并整理上报。他自己也先后参与采写了《滇行三千里》《中国农村的一角》等稿件,为破晓的中国农村改革鼓与呼,为改革的春潮和新生事物呐喊助威。1982年,穆青走马上任,挑起新华社社长担子。作为党培养的第一代无产阶级新闻战士,61岁的穆青再次开始向新的高峰攀登。他带领新华人用新时代精神,用新时代语言,诠释改革开放新举措,记录现代化建设新成就,讴歌人民群众新创造,颂扬精神文明新风尚。穆青敏锐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呼唤中国的声音走向世界。穆青说:“许多有眼光的外国人都在议论说,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中兴的阶段,总结了过去多少年的经验教训,端正了路线,纠正了错误,重新组织了中央的领导,执行了一条比较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全国人民愿望的路线。”他明确要求,要满腔热忱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舆论支持。

  在随后的实践中,穆青对新时期新华社新闻报道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牢牢把握着新华社报道的正确方向。穆青提出,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必须着眼于透过现实生活去反映我们的时代,反映时代精神的强大回声。在他的指导下,一大批忠实记录时代和人民可歌可泣业绩的作品陆续播发,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信心。

  从《谁有远见谁养牛》到《赶着黄牛奔小康》,从《抢财神》到《“光棍村”的欢笑》,穆青敲起科技兴农的时代锣鼓,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奔走呼吁;从《潮涌中州》到《风帆起珠江》,穆青热情地讴歌那些改革的“先行者”。穆青科学地预见:“在驶向现代化的远航中,先行的航船既然已鼓满风帆,浩荡的船队也必定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火热的改革实践为新华社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穆青给自己和全体新华人提出一个大目标:要使全世界每天都能听到我们国家的声音、我们党的声音、中国人民的声音,看到我们国家的真实的情况。

  穆青和新华社党组再次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宏伟目标摆到每个新华人面前。亲身见证了这段历程的新华人都不会忘记老社长在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上声情并茂的发言:“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意味着我们都抱着同样的心愿,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了我们的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

  新华社的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新华社这个万人大社的领导者,穆青积极主张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通讯社的职能,主持创办了《半月谈》《瞭望》《环球》《经济参考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丰富了新华社的报道领域,更加有力地发挥着新华社作为党的喉舌的强大作用。短短几年,新华社由过去只为报纸、电台、电视台播发通稿的单一业务,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服务的多项业务功能,并继续向多媒体集团的宏伟目标迈进。

  穆青还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艺术和水平。

  20世纪80年代,穆青提出“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新闻观,要求用文字和摄影“两条腿走路”,改变以往重文字、轻摄影的现象。他经常背起相机,奔走于繁华的都市,穿行于荒僻的乡村,攀登高山之巅,跋涉草原大漠。先后出版了《彩色的世界》《穆青摄影选》等,构图别致,画面精美。

  他提出要打“时效战”,要在稿件中消灭“最近”“不久前”这样自欺欺人的模糊字眼。要“痛下决心,砍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中不溜的稿子。

  他提出要扩大报道面,“世界性通讯社的国内新闻,不单要面向全国,而且要面向世界,不单要供应中国报纸、广播和电视的需要,而且要占领世界新闻市场,因此不单要有全国观点,而且要有世界观点。”

  “西方通讯社不是我们的追赶对象,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打破他们的垄断。”作为带队人的穆青冷静又不失豪迈。

  自从穆青在拉美分社会议上提出“一手抓报道,一手抓供稿”之后,一年之内,仅拉美地区除墨西哥分社外,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等分社都先后开展了电传供稿业务,新华社在国外的新闻用户成倍往上翻。

  穆青领导新华社走向世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取得令西方同行刮目相看的成就,只用10年就走完了西方通讯社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使新华社成为国际新闻界瞩目的新兴的竞争者。

  和穆青、周原一道采写焦裕禄的冯健这样评价说:“穆青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更是新华社事业的开拓者。他担任新华社社长的10年,正是新华社新闻事业全面发展的10年!”

  从“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到进入世界通讯社前列的现代化通讯社,当今天的新华人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初步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时,穆青的殷殷叮嘱是他们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即使将来我们中间有人中途倒下,也会眼望着前方,目送自己的同伴远行,去继续实现我们的理想。”斯人已逝,典范长存。穆青的精神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远激励着每个新闻工作者,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创造、献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