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3 21:48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0-01-11 3版 | 查看:1305次
福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
“先祖李道泰,在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任知县期间,奖励孝敬父母的德行,救济家世清贫的人,革除不好的规矩、惯例,治下的建昌县风清气正,民风淳朴……”近日,在“一镇一孝廉,清风润瓷都”微故事的分享会上,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李氏后裔李狄用闽南方言将李道泰的十余个故事娓娓道来,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达出李道泰身上的孝廉内涵。
在场的近200名男女老少,时而鼓掌,时而互相交流,有的还举起手机拍下微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收获不少点赞。“这些故事唤醒了一段宗族记忆,让大家产生了深刻的情感认同。”现场的不少李氏后人感触颇深。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为我们下一步深化‘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指明了方向。”福建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纪委监委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孝廉元素,以开展“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为抓手,讲好孝廉故事,弘扬孝廉文化,树立良好家风、培育淳朴民风、涵养清风正气,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发动群众参与,孝廉文化“活”起来
不久前,在漳州市诏安县深桥镇华表村叶氏追远堂,一场挖掘整理孝廉人物事迹的会议正在进行——
“叶亹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我们叶氏宗亲的骄傲。县乡纪委要挖掘叶亹的孝廉事迹,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拿出来一起讨论。”主持会议的追远堂理事会成员叶两国开门见山。
“我看过‘三戒五宜’,说的就是叶氏家训,由叶亹提出。”
“有一本《诏安宝桥叶氏先贤纪迹》,可以参考。”
“可查一下县志,县志史料比较齐全,而且权威。”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建议。一番讨论后,大家分头收集资料。
自开展“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以来,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福建各地并不鲜见。孝廉文化的创建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福建省有关部门在牵头组织文明办、方志办以及文史专家深入挖掘当地古今孝廉人物事迹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推动孝廉创建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让群众成为“崇廉尚孝”的参与者、受益者、推动者。
各地孝廉人物宗亲后人、文史专家积极参与其中,协助对传统优秀孝廉人物事迹、家规家训等史料资源进行收集、梳理。仅漳州市,就挖掘推荐了100多个孝廉典型。三明市大田县以建设郭居敬纪念馆为载体,开展优秀家规家训征集活动,面向全县征集“最美家规家训”,以及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廉政史料中蕴含的清廉元素,共征集家谱40余本、优秀家规80余条,并汇编成册。
用百姓语言宣传,孝廉文化“火”起来
如何让孝廉文化从枯燥的古籍中走出来,“火”起来,展现时代风采?
福建省有关职能部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孝廉“好故事”、传播孝廉“好声音”,让人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
“陈俊卿当上宰相以后,下属人员为了巴结他,就将宰相府设计得十分豪华气派,他却将设计图中奢华费钱的地方全部删掉……”不久前,莆田市纪委监委在该市电视台“秋生讲古”栏目开设秋生讲孝廉特别节目,用当地方言讲述一批莆田古代孝廉故事。“用方言‘讲古’,听起来很亲切,也特别有趣。”该栏目一经推出即迅速“圈粉”,深受干部群众喜欢。
像莆田一样,在八闽大地,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以接地气的“乡音乡剧”,将当地历史名人背后的孝廉故事传播开来。
闽侯县将青口大义“九条金带”、小箬福田“四知文化”、南通泽江张氏故事等地方孝廉故事搬上当地的方言电视节目“讲有味”。漳浦县通过“芗剧+廉创”有机结合,以当地历史人物的孝廉故事创作编排了《黄道周》《蓝理将军》《廉政家风两帝师》等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的芗剧折子戏在全县巡演。安溪县借用高甲戏这一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一代良相李光地的廉洁一生搬上戏剧舞台。
此外,各地创新运用接地气的网络用语进行讲述,让“古廉吏”成为“新网红”。明朝监察御史詹惠的孝廉故事《这位皇家大V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一经推出,在微博、微信、论坛、朋友圈等迅速传播,仅在新华社客户端的点击量就达131.5万人次。福州市在“清风福州”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文章《福州这名古代官员孝廉双馨,连林则徐都是头号粉丝!》,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讲述陈若霖替母分忧巧卖草鞋、惩贪清弊整肃边防、为官一世坚守清廉等孝廉故事,读者乐于接受、广为传播,为群众送上孝廉文化“大餐”。
共享精神富矿,孝廉文化让群众有所“获”
“在下西洋过程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王景弘洁身自好,从未敢为己取之一毫……”近日,在漳平市赤水镇“天台清风”展馆,工作人员将著名航海家王景弘的清廉故事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娓娓道来。
王景弘生于明朝洪武年间,他的清廉故事在不断传承发展。如今,在“景弘故里”赤水镇香寮村,村民自发收集村民中孝顺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举直扬善正风俗。
“从本地优秀的孝廉文化中汲取营养,教化于民,不仅赓续久远,而且更接地气,更管用!”福建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深入挖掘、整理、传播孝廉文化这一精神富矿的同时,也将其中蕴含的孝廉“因子”融入到村规民约之中,“约”出村民的好习惯。
“知书晓礼,坦诚达理,殚心笃志,建功立业,敬老爱幼,尊贤惜才,廉明勤朴,积德行善”——这是悬挂在长泰县珪后村叶氏家庙追远堂内的叶氏先祖叶棻留下来的祖训。珪后村将浓缩叶棻孝廉言行的32字祖训,写入村规民约,修身齐家蔚然成风。
融入孝廉“因子”的村规民约,正如雨后春笋,在八闽大地生长。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秉承先人黄峭家规家训中“孝双亲、敬尊长、睦里党、崇勤俭”的训诫,通过村民会议,将“大力弘扬孝老敬亲、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写入坎头村的村规民约。永春县吾峰镇吾顶村将流传下来的八字孝廉祖训写进了村规民约,乡风民风为之一新。(本报记者 詹振卿 通讯员 陈跃虹 吴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