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9 20:53 | 来源:解放军报 2015年7月13日 第02版 | 查看:1215次
——抗战文艺对强军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本报记者 刘 璇
有了人类,便有了战争;有了战争, 便有了催征金戈铁马的号角。
“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全球作观众,看我大史战。”著名剧作家田汉在自己的诗作中,将14年的抗日战争,喻为一出四万万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演出的为抵御外侮、救亡图存而战的历史活剧。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史战”中,烽火映照而生、战血浇灌成长的文艺,以其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战斗性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成为刺向敌人心脏的“真正的锋利刀刃”。
时间过去了整整70年,然而,那激昂的旋律始终积聚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能量,那些笔下写的、歌里唱的、台上演的抗战文艺,总像吹响的号角,振奋群情。今天,为强国强军新征程擂响战鼓,呼唤着新时期军事文艺再次奏响激昂民族魂魄的旋律。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军事文艺高耸的脊梁
●没有精神底色的文艺是没有脊梁的。抗战文艺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率众之旗”,成为具有杀伤力的“真刀真枪”,就在于它的内核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这种民族精神如同不变的血脉基因,成为军事文艺生命伟力的源泉。
1、民族的怒吼是抗战文艺的主旋律
史诗般的音乐,总是与一个民族的命运与精神相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著名音乐家聂耳短暂一生中的这最后一个作品——《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能从千百万歌曲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在于民族危亡时刻,它发出了中国人民刚强不屈、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的吼声。
这支被誉为“中国人民最强音”的战歌,不仅成为中华儿女投身抗战洪流、救国救亡的“精神刀枪”,还很快享誉海外。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就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不久,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也赫然名列其中。
时隔不久,汹涌的黄河上也传来咆哮的音乐。
1938年10月30日一早,晨曦未露。抗敌演剧三队转战吕梁根据地来到壶口下游时,忽听一阵雷声滚地而来。晴空万里,哪里来的雷声?待登上大山顶峰才发现,无穷无尽的黄浪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下直奔狂泻,泥浆翻腾的大瀑布激起几丈高的浪花,吼声震天动地。
这一幕,随后成为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抗战名曲《黄河大合唱》时的无尽乐思。在冼星海看来,那天际间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就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抗击外侮的精神象征。
当“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豪迈迭唱,首次回响在苍茫的黄土高原时,毛泽东站起来就拍手,激动得一连说了3个“好”字;周恩来欣然命笔:“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茅盾更如此赞叹:“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鄙吝全消,发出崇高的情感,就像灵魂洗过一次澡似的。”
很快,《黄河大合唱》就从延安传向各根据地,甚至传遍了整个国统区,成为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最有力的号角,振奋民心,震破敌胆!
岁月飘过70多年,如今再唱起《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这些抗战老歌,仍令人血脉偾张。这不只是音乐自身的魅力,更是因为音符承载了中华儿女刺破黑暗、冲破屏障的血性之勇和报国之志,那些涌动在激昂旋律中的民族怒吼、祖国召唤和英雄呐喊,早已化作中华儿女的骨血,一代传至一代。
2、民族精神的刀刃越磨越锋利
硝烟终散去,伤口会愈合,但精神会永远矗立,精神的刀刃越磨越锋利。
鲁迅先生说过:“民族精神是最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一路走来的军事文艺,无论身陷“高大全”的漩涡,还是备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始终没有迷失方向,坚定地走在用正能量、主旋律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输送铁血、打磨利刃的最前列。
一连推出《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4部中国革命战争纪实作品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对这些“红色记忆”的搜寻和记录,缘于他对传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和文化自觉。他说:“用我的思索我的叙述,让今天的读者因祖国、民族、精神、意志与我们的前辈相识相知,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何时都需要的英雄主义气概。”王树增的所为,正是在为当下的国人精神“铸剑”。
有着同样追求的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也先后推出了话剧《天籁》《红帆》《共产党宣言》《支部建在连上》、舞剧《三家巷》等“红色大戏”。用历史的目光观照现实,用现实的思考回顾历史,给历史题材创作赋予了积极的时代意义,让今天的人们明晰我党我军光辉历史的形成因由。那就是——民族精神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选择和托举的结果。
历史走到今天,我们对民族精神的耕犁还远远不够深厚。在部队多年未经战火洗礼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引导官兵积极探寻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精神源泉,在强军路上迈出坚定铿锵的步伐,我们需要更多熔铸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沉淀伟大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
3、有魂的艺术常青,失魂的“神剧”速朽
在人类的精神发育史上,优秀的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寒冷中提供温暖、在艰难中慰藉心灵、在困境里激活力量,就是因为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神,有情感、有操守、有灵魂。
近年来,“抗战神剧”的屡禁不止,让我们不能不正视和警觉文艺创作中精神缺位、信仰迷失、道德滑坡、价值观模糊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亵渎、对英雄的伤害,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侵蚀、对人民精神家园的摧残。
无可否认,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必然会给精神文明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泡沫文艺”“快餐文艺”“地摊文艺”无论如何也孕育不出伟大崇高的精神。历史的最终珍存说明,只有那些沐浴着精神之美、沉积着精神熔岩的文艺作品才会天长地久,失魂之作最终难逃遭人唾弃、速生速灭的结局。
民族精神具有激荡心灵的活力,军事文艺具有丰腴厚实的底蕴。军事文艺只有从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中汲取原生活力,才能以有魂的创作,接续民族精神的永恒生命力。
军事文艺呼唤战斗性的时代传承
●艺术是时代的烙印。抗战时期的文艺以极强的作战功能,以军民同台的文艺运动,掀起了全民抗战的狂飙。伴随强军事业的召唤,新时期军事文艺依然以战斗性为最大属性,肩负起砥砺战斗精神、催化战斗力生成的时代使命。
4、“战斗”是抗战文艺的时代重彩
对文艺的战斗功能,郭沫若说过:“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在它的本质上,便是一种战斗。对于横暴的战斗,对于破坏的战斗,对于一切无秩序、无道理、无人性的黑暗势力的战斗。”毛泽东的思考更为深刻:“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苦难,震碎了那些生在战斗年代却想脱离战斗而独立的个人主义者的幻梦;抗日的烽火,点燃了一大批有良知、有使命感的作家、艺术家的热情。他们把自己投进时代的洪流中去,以笔作枪,与人民一起走上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前线。
田间、艾青、何其芳、郭沫若、夏衍、老舍、茅盾、巴金、赵树理、刘白羽……《给战斗者》《义勇军》《向太阳》《吹号手》《虎符》《法西斯细菌》《塞上风云》《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豪华版的文艺家阵容、井喷式的创作硕果,令抗战文艺活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些紧抓时代脉搏的创作,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抗日军民以民族解放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境界,还以从真实战场延伸至精神领域的高视野、高站位,唤醒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沉睡在内心的民族精神的觉醒。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我们曾顽强地战斗不歇……”诗人光未然的著名诗篇《五月的鲜花》最初只是发表在报纸上的一首小诗,被谱成歌曲后,先是学校里的学生合唱,后又流行于抗日团体中。冼星海在一次万人集会上,一句一句地教大家演唱,宏大的合唱中蒸腾起不屈的民族精神,震天动地。
5、标定军事文艺的时代“战位”
对于士兵而言,“战位”当是用生命守护的地方。
然而,漫长的和平岁月和多样化的现实社会,考验着今天文艺战士的“战位”意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中,出现了“让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热衷于“高大上”的文艺创作,怠慢了对士兵英雄的礼赞;沉浸于“风花雪月”的浪漫,忽视了对血性的张扬和战斗性的抒发;受市场的诱惑,一味地向钱看,却对触及矛盾的现实军事题材或退避三舍,或只打打擦边球;对基层官兵的“文化饥渴”了解不够,致使创作老套化、表面化、形式化,堪称优秀并真正为官兵喜爱的作品屈指可数。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向军队文艺工作者发出号令:“我们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习主席的号令,为新时期的军事文艺标定了明确的时代“战位”。
从令而动。军队文艺工作者已然在战位列阵:以《强军战歌》为首的一系列战斗精神歌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基层部队广泛传唱,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军营最强音”;在全军铺开的野战文艺创演活动,将激昂的战斗精神内化为官兵心中所向无敌、战之必胜的强大原动力;全军文艺创作座谈会上,一幅军事文艺未来5年重点创作规划蓝图,将打造强军文艺的路径描摹得清晰而充满希望……
明天,我们面临的未来战争会更残酷,狭路相逢的对手会更强大。用战斗文艺打造铮铮铁骨、鼓荡血性豪气、沸腾打赢意志,是文艺战士的又一次冲锋。
6、《兵者·国之大事》的时代担当
是否承载了民族精神的“基因图谱”,扛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是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的衡量标准。
一直以来,少有文艺作品敢于直面新时期我军军事训练、军事演习、军事变革中的现实矛盾,大胆向和平积习和痼疾弊病“亮剑”。
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做到了!
这部由总政话剧团推出的新作,甫一上演,犹如横空一剑直击官兵心灵。那种入木三分、毫不掩饰的揭露与批判,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感到了阵阵刺痛。
之所以选择这样难啃的题材,团长王宏有着深邃的思考:“遵时代之命、强军之命,不负党和人民托付之命、希望之命,是军事文艺长久不衰的命脉所在。在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无作为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聚焦主题、服务主线上下功夫,打造更多和战斗同行、与战场接轨、为打仗服务的作品。”
没有精神支撑的军队不可能战胜敌人,没有血性奔涌的军人很难保持冲锋的姿态。对现实难题的艺术展现,不是浮光掠影的一带而过,也不是事不关己的绕道而行,而是迎头而上的正面碰撞——《兵者·国之大事》做出的是充满时代担当的热血选择。行进在强军路上的人民军队,需要更多这样振聋发聩的时代力作。
旋律激昂的军事文艺才能焕发民族凝聚力
●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习主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抗战文艺战斗力来源的精辟总结,也是对今天军事文艺与人民和官兵血肉相连、激发民族凝聚力的热切期盼。
7、从“大洋古”到“鲁艺家的”
“我们的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这样才能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作品”。
引发毛泽东当年思考的绝非空穴来风。当时,文艺创作脱离人民、脱离抗战实际需要的问题在延安已经非常突出——鲁艺的艺术家们大搞曹禺、夏衍、莫里哀、果戈里、契科夫等中外著名剧作家的作品,老百姓们看不懂,把这些戏叫做“大洋古”;举办的音乐会风格过于学院派,老百姓们听不懂。
没有从群众中来,也没有回到群众中去。认识到自己的艺术方向出了问题的艺术家们,开始走出窑洞,下乡、进厂,很快就创作出了秧歌剧、版画、街头诗、木刻等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秧歌短剧《兄妹开荒》上演时,老乡们看一场还不够,有的拿着干粮带着水跟在后头高喊“鲁艺家的”。
从“大洋古”到“鲁艺家的”,看似是称呼的变化,实则是“文艺为人民”的情感对位。文艺面向民众,使得艺术家的创作从个人追求的狭隘天空中走出来,真正成为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动员人民的思想工具。
军事文艺姓军为兵。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文艺唯有坚持“为兵服务”的方向,发扬“情注军营”的传统,把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承继、对强军目标的深刻认知、对新军事革命的敏锐发现、对基层需要的真诚关注凝聚在创作之中,才能激起广大官兵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各文艺单位为兵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训练场、演兵场成为文艺战士的“主战场”;“送戏下基层”“文化服务万里行”等活动有效覆盖大漠戈壁、高山海岛;战斗精神培育的主题创作广泛而深入;强军文化呈现出强大的活力。
8、“一枝纤笔”如何变成“三千精兵”
七七事变后,大批热衷自由、民主的文化人和爱国青年,把目光投向了主张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对日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的新驻地——延安,也成了他们心向往之、日夜兼程奔赴的圣地。
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来到延安后,毛泽东赋词一首赠予她:“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将“一枝纤笔”比作“三千精兵”,透露出彼时毛泽东对这些文化人能积极融入工农兵中间、在现实斗争中发挥凝聚民心兵心作用的迫切渴望。
毛泽东没有失望,一支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使命的“鲁总司令”的队伍很快集结成军。丁玲在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后,亲自带领团员穿梭于炮火硝烟之中,结合抗战现实编戏演戏;刘白羽平时和战士们一样行军打仗,部队休整时,他们就趴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胡可在下部队慰问演出时,腰里常常别着两颗手榴弹,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诗人田间更是一直战斗在前线,他的《抗战诗抄》都是在跋山涉水的马背上吟成的;剧作家吴畏在1943年秋季反“扫荡”的一次突围中被敌人用刺刀刺进胸膛,牺牲时,他尚未完成的描写民兵斗争的剧本从挑破的挎包中飞出,散遍了白雪皑皑的山坡。
可以说,抗战文艺作品正是因为不仅渗透着抗日军民的鲜血,也染上了作者自己的鲜血,才成为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鼓点,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我们理应致敬!无论抗战的形势多么严峻、斗争生活多么艰苦,老一辈艺术家从来没有让他们的作品丧失战斗的风骨。
我们更需自省。在物质丰富、思想多元的新时代,军队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民族情怀、忠诚品格、战斗作风和奉献情怀还在不在?能否以经典之作给人以美、以善、以欢乐,以“好口碑”的信念品质,让人去思、去学、去仰望?
我们务必警惕。要时刻防止我们的队伍出现“离兵现象”——深入生活停在表面、慰问基层蜻蜓点水,人到心未到;不在乎来自官兵的批评,却沉醉于“名家”“明星”的吹捧。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艺术就有多少真情。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走上军营主阵地,零距离、全天候写兵演兵唱兵,成为军事文艺为兵服务的主基调。2014年,各专业文艺团体在完成百场慰问演出的同时,更强化“造血式”的文化服务,为基层留下一个个不走的文工团。全军各业余演出队也在去年一年,以士兵的忠诚、血性、刚毅、勇猛为创作元素,写出了220多个讲强军故事、传强军声音、凝强军力量的节目,他们把舞台搭在演训场上,近千场硝烟味十足、临战感强烈的演出令驻训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瞬间迸发。
9、高唱英雄赞歌走向未来
在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征程上,不断擂响战之鼙鼓,军事文艺还需要一次凤凰涅槃式的浴火再生,还需要一回荡气回肠的重装出发。
军事文艺不反对歌颂爱情,不反对山高水长的情思,也不反对岁月蹉跎的人生感叹。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和排头,军事文艺决不能少内涵、缺精神、无灵魂。一味追逐娱乐和轻飘飘的东西,必然导致精神荒漠的蔓延和“不能承受之轻”的民族之痛。
我们要的是属于军人自己的“风花雪月”。这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只有这种裹挟着民族魂、英雄气、战斗风的文艺,才能真正成为鼓舞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内力。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不朽事业。抗战文艺的铿锵足音昭示今天的军事文艺:发挥好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强军梦想的重要作用刻不容缓。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能否肩负起时代重托?作为文艺战士,我们能否冲锋在前?
追问如雨,滋润浮躁心灵;
追问如柴,点燃责任火焰;
追问如山,擂响强军的鼓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