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状元郎”

发布时间:2019-12-23 21:17 | 来源:工人日报 2019年12月23日 03版 | 查看:1136次

李康胜把班组岗位都干了一遍,遇过各种困难,但都被汗水浸润成一片坦途 

王志鹏

“媳妇,我得第一名啦!”11月8日,远在昆明的李康胜向在太原的妻子吉亚倩传递喜讯。这一天,全国铁路技能竞赛闭幕,来自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的李康胜技压群雄,获得车辆钳工组第一名。

吉亚倩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老公的电话,祝福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眼泪却先流了下来……

就在比赛前1个月,吉亚倩还跟李康胜发了脾气。为迎接这场比赛,李康胜像着了魔似的,白天泡在单位练实操,晚上学理论,每天回家都要到深夜。早上5点半起床,又急匆匆赶去单位。期间,在实操训练中,李康胜的腿受了伤,医生让他在家静养。可是3天以后,他就拖着伤腿悄悄跑去了练功场。吉亚倩心疼老公,终于忍不住埋怨他:“你当个好工人就可以了,这样天天折腾自己,图个啥?全国那么多铁路职工,咋能显出你的能耐呢?”

今年30岁的李康胜,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2013年毕业参加工作,他被分配到检修车间配件组镶套岗位,在同批学员中属于“运气不好”的人。这个岗位安全责任大,工作强度高,有同学悄悄劝他,想办法调个轻松的班组,可他就是“不开窍”。

在镶套岗位上,李康胜每天要对1300余个配件孔套进行逐一测量,过限的孔套需要借助镶套机换下来。700公斤的压力作用在过盈配合的孔套上,金属撕裂的声音起初令他心生恐惧,后来才慢慢习惯。

刚过“心理关”,又迎来“识别关”。镶套岗位涉及47个规格的套体,每个规格有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套体壁厚相差0.3毫米。套体不匹配,压装过程中会导致套孔变形,圆销无法穿入。起初,他反复试套,耗时耗力。下班后,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利用别人打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把当天镶套的配件、用到的套体规格画出来,进行标注。15天过后,他练就了选套的“火眼金睛”。

李康胜曾亲眼见过同事在镶套时手掌不慎被镶套机压伤。为此,他通过学习单柱液压机工作原理,总结出“一检二慢”的镶套方法。通过规范操作,实现了整个镶套过程的平、稳、细。这一套镶套方法在配件组推广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杜绝了人身伤害问题的发生。

工长赵志刚至今记得李康胜找他调岗时的情景。当时,他说自己在镶套岗位上已经带出了两个徒弟,他们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自己想去车钩岗位锻炼下。客车车钩是列车连接的“纽带”,在车钩组装过程中,仅钩舌就达30多公斤,是项重体力活。当时班组的年轻人都是“谈钩色变”,而李康胜主动请缨,有人说他傻,他却欣喜地认为自己“捡了漏”。

车钩岗位是一个需要“智勇双全”的地方。每组装一条车钩,李康胜至少要将钩舌从地面搬上搬下3次。钩舌组装好后,还要用塞尺检测3处毫米级的配合间隙,任何一处不合格,都得拆卸下来重新组装。李康胜每天要组装4条车钩,至少搬动钩舌12次。“他就像一个初生的牛犊,浑身都是干劲。”班组里的老师傅说。

6年时间,李康胜把班组里的岗位都干了一遍。期间跌宕起伏,他遇到过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但都被汗水浸润成一片坦途。经他检修后的配件,一次性交验合格率达到99%。质检人员打趣道:“康胜检修的配件,可以申请免检了!”。

“只要是在不断进步,就说明我的奋斗有价值。” 12月的一天,在单位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李康胜身披绶带发表感言。台下,他的妻子胸戴红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曾说他“不开窍”的同事,则连连赞他“大智若愚”。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