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四访“老坚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组图)

发布时间:2019-11-25 00:25 | 来源:河南日报网 2019-09-01 18:02 | 查看:1917次

  穆青搀扶着“老坚决”潘从正走在河南省宁陵县万庄村的乡间小道上(资料图片)

  目前,在全党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得人心,方兴未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新华社原社长、中国新闻界泰斗穆青,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石桥乡万庄农民、植树模范潘从正,历经24年凝结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便是出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共同心愿。穆青四访“老坚决”,堪称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典范,是新闻工作者尽职尽责深入采访的典范,也是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访“老坚决”:钻地窨子,喝两碗面条

  1965年12月16日,一辆212吉普车从郑州出发,经过河南省开封地区通许县、商丘地区睢县,向着宁陵县疾驶。

  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坐在车里。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毛主席、党中央交给新华社一个任务,在全国找1至2个先进典型,让全国党员干部学习。国庆节之时,人民日报记者常功来看望好朋友穆青。穆青说起此事,正在宁陵县挂职县委副书记的常功说,您去宁陵吧,宁陵有个“老坚决”。他剿匪反霸坚决,一根绳子拴住16个土匪;土地改革他坚决,公务员小乡乡长他不干,回家防风固沙;植树造林他坚决,人们送他绰号“老坚决”,《河南日报》1964年已报道了他的事迹。穆青一听,说:“好!要的就是这样的典型!过完节,抽时间我就去宁陵!”

  此行,穆青等人正为了此心愿。

著名林业劳模“老坚决”潘从正(资料图片)

  在宁陵县石桥乡万庄村,令穆青、冯健、周原等吃惊的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竟然有这么大一片荒漠,那沙子刮得天昏地暗,简直像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更令他吃惊的是,就在这荒漠里,奇迹般地出现了一道绿色屏障,那就是植树模范潘从正栽下的防护林。

  在苗圃的窝棚里,穆青找到了瘦小的潘从正。潘从正做梦也没有想到,北京的记者能钻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来采访他。穆青与潘从正倾心交谈,在一踩一个深深的脚窝的沙土地里,穆青参观了“老坚决”筑起的林网和赖以存身的地窨子,又参观了堆满各类树种的库房。穆青了解到潘从正种树已是两起两落,他把情况认真记录在采访本上。而在万庄家里,穆青则见到了区、县、地、省各级党委、政府颁发给潘从正的几十张各种奖状,挂满了室内左右两边用秫秸结成的墙壁上。中午,穆青就在地窨子里同潘从正一块吃了饭,喝了两碗面条……

  离开宁陵后,穆青等又乘车向开封地区兰考县出发。此次豫东之行,穆青还带来另外一则新闻线索,并已派新华社记者周原初步作过采访。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人民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当晚,车到兰考,穆青等人即在县委招待所住下,次日一早便开始采访焦裕禄事迹。据兰考县老新闻干事刘俊生回忆:“穆青第一次到兰考采访焦裕禄是1965年12月17日。”

  二访“老坚决”:吃萝卜丝、酱豆,合挤一张床

  1966年2月7日,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人民日报》发表。就在他准备着手写潘从正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穆青采访潘从正的笔记被抄走了,致使未能如期写成报道潘从正事迹的通讯。潘从正植的树也被连根拔起,毁了个精光。

  1979年初,穆青派新华社记者陆拂为前来打探消息,临行前告诉他:一定到宁陵找到“老坚决”潘从正。像这样的基层共产党员,他的事迹一定得报道出去!在得知潘从正还健在并还在继续植树造林与风沙搏斗时,穆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牵挂。时隔14年后的4月中旬的一天,再次来到宁陵采访。

  1965年穆青第一次来时,宁陵县万庄林场还没有房子,老人独自住在地窨子里,老伴整天从家里往这给他送饭,抱怨说,不知哪一天他还得被风沙埋起来。穆青这次来访,抬眼望去,房子倒盖起了几间,但黑咕隆咚、非常简陋。冬天屋里生着煤火也挡不住四面透进来的寒气。老人住的那两间,里间除了一张床、一张小桌、一个煤火和两条长板凳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外间却养着几只羊,实际上是个羊圈,一进门就是一股子羊粪和羊骚气。

  当穆青轻轻推开用树枝编成的篱笆门时,潘从正正在弯着腰整理树苗。

  穆青大声喊道:“‘老坚决’,您还认识我吗?”

  潘从正抓起放在身边的拐杖,直起身来,眯着眼睛,惊讶地望着满面笑容的穆青。良久,才颤巍巍地抓住了穆青的手,惊喜地说道:“您是北京来的老穆吗?您咋来了?……”

  潘从正激动地说:“十几年了,还没有人到这里来看过俺,您是第一个。真没想到啊,十四年了,您还会来看俺!”

  穆青答道:“在北京,我每年每天都想见到您。今天终于实现了梦想!”

  说着说着,两人都流出了眼泪;好久好久,两人都说不出话来……

著名林业劳模“老坚决”潘从正(资料图片)

  穆青这次重访“老坚决”,在万庄林场“老坚决”家里待了两夜三天。作为新华社总编辑、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县里唯恐慢待,请他到县城用餐被他谢绝。这些天里,他在潘从正家里吃的是粗茶淡饭,就的是萝卜丝和酱豆。住的则更加简陋,穆青和陆拂为挤在一张床上,而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刚法则和潘从正的孙子潘园林挤在另一张床上。

  穆青等人在采访中得知,20年来潘从正老人抛家离舍,从住地窨子起,一直守护着自己的苗圃:风沙吓不跑他,断粮逼不走他。任何打击和挫折都不能使他放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绿化事业。老人的执着,让穆青联想起在风口织网的蜘蛛:狂风把网撕破了,蜘蛛重新开始;又来了一阵风把网撕破了,蜘蛛仍然继续织下去,一次、两次、三次,生命不息、吐丝不止。穆青认为这正是“老坚决”百折不挠精神的写照,是潘从正老人一生命运的缩影。

  在林场吃过早饭,穆青让潘园林领着到最近的没有被毁坏的梨园看看。潘园林说声“好”,就带着他们来到了王西安村村南。穆青在《心上的树》中记述了这次采访:当时正是梨花盛开的时候,雪白的梨花像一片云霞围绕着村庄。这些都是宁陵著名的品种梨,名叫“金顶谢花酥梨”,是一种远销国内外很受欢迎的优质水果。当地群众说,他们这里的每一棵梨树,几乎都浇灌着“老坚决”的心血。为了发展这些优良树种,“老坚决”不知培育了多少树苗,走过了多少农家地头,嫁接和剪修过多少棵梨树……

  采访结束,穆青准备离开村子,“老坚决”拉着穆青的手说:“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什么?”一个纯朴的农民,一句朴实的话语,竟让穆青流下了眼泪。

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在一起(资料图片)

  1979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转四版刊发了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重访宁陵县长年累月与风沙搏斗的植树老人潘从正》。该报所加编者按指出:“这篇通讯写的‘老坚决’,77岁的共产党员潘从正,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是一株迎风挺立的大树。他那为国家、为集体、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崇高理想,他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决劲儿,实在令人敬仰。自然界的大风沙,社会上的暴风雨,断粮饿饭,生病年老……任何打击、挫折和困难,都吓不倒他,都动摇不了他。这种革命精神、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至宝。我们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都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像潘从正坚持造林那样对待本职工作,那么,本世纪内实现‘四化’的伟大目标,是一定能达到的。”

  此文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自此,“老坚决”以一个时代的闪耀符号,和焦裕禄一样,成为豫东大地乃至全国的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全国人民,被载入史册!

  三访“老坚决”:一手端水,一手拿药,喂潘从正吃药

  1979年,穆青在发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长篇通讯之后,虽然完成了牵挂13年的文债,且于1980年6月在北京家里接待过潘从正,但并没有放下对潘从正的挂念。同样,潘从正也在万碧风口想念着穆青。经历了相同磨难的他们,已经息息相通。

  1982年春节前后,潘从正管理树时被羊顶伤了腰,穆青听说后一直放心不下。那年9月下旬,他作为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又刚在9月初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忙中抽闲,仍去河南采访,并特意拐到宁陵县万庄林场,第三次看望“老坚决”。

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在一起(资料图片)

  穆青俯下身子,低头走进“老坚决”家里的西间时,“老坚决”正躺卧在床,床前的小四方桌上放着几包药。

  穆青、“老坚决”一问一答:

  “一天吃几次?”

  “三次。”

  “今天中午的药吃了没有?”

  “听说您要来,我忘了吃了。您这一来,我的病就好了八成。”

  “这几包药都是吃几个呀?”

  “每包吃两粒。”

  说着,穆青就把四包药各取两粒,倒了半碗开水。

  过了几分钟,待开水凉了些,穆青一手拿着药、一手端着水,服侍“老坚决”吃药。

  “穆爷爷,让我来吧。”潘园林出面劝阻。

  穆青坚持说:“还是我来吧。”说着,就喂“老坚决”吃了药……

  后来,穆青在他写的散文《心上的树》中,还满怀深情地提起这次访问时发生的一件事儿:

  “第二年秋天,我因事再去豫东,又顺路到他的苗圃看望了他。在参观他新培育的树苗时,老人指着几棵樱桃树苗对我说,这是专门给我栽种的,并且说,他已经培育了两年,都长得不好,只有今年这几棵最好。当时,我心里不觉一怔,后来才忽然想起,我1979年第二次访问他的时候,曾同他谈起过‘樱桃好吃树难栽’的事。当时,他还说,‘说难也不难,将来我给你栽两棵试试。’这件事我早已忘了,没想到他却当成一件大事在那里默默地试种了好几年。”

  “到1983年春天,‘老坚决’果然托人给我送来了两棵樱桃树。据来人对我说,这两棵树苗,连带培育它的湿土,都是老人亲自包扎好,让他一路小心着用扁担挑过来的。‘老坚决’并带话给我:‘选个向阳的地方,趁季节赶紧种,只要种时浇足了水,能活。’”

  “如今,这两棵樱桃树都种在新华社的大院里,虽然因为盖大楼迁移了两次,但始终长得很好,只是还没有开花结果。我每次打它们面前经过,总禁不住要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它们,就好像看着老汉正弯着腰、仰着脸、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一样。”

  四访“老坚决”:搀扶潘从正,合栽泡桐树

  1986年3月31日,穆青从兰考绕道宁陵,专程看望潘从正。这时,穆青已经65岁,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

  两人一见面,穆青就关切地询问“老坚决”的身体如何,1982年腰、腿受的伤是否留下了后遗症。接着,两人谈起了种树的事儿。

  一谈起种树,潘从正的精神更加旺盛了,一定要让穆青检阅一下自己近年来的植树成果。于是穆青搀扶着潘从正缓缓而行,围着林场转了一圈。潘从正的两个儿子赶过去诚恳地说:“穆社长,您恁大个领导,又一路车马劳顿,怎能让您扶俺爹呢?还是让俺兄弟俩扶着吧!”穆青说什么也不肯放手,一再说:“应该的,应该的。你爹是人民的功臣嘛!”

  穆青在散文《心上的树》中曾这样谈到此行:“如今,这里又盖了一排新房,他的大儿子也来安家落户了。苗圃里一片兴旺,早已今非昔比了。今年他们全家已种了1000多棵树,老人说不论大人小孩,指标是每人120棵。谈话中有人说现在苗圃有儿孙们接班了,老两口应该搬回家里享享福啦。他的二儿子连忙阻止大家,可别再提这件事。他说:‘今年春节时,全家又劝俺爹搬回家去住,可他就是不答应。结果,还惹他生了一场气,把全家数落了一顿……’说到这里,老人在一旁忍不住插起话来。他指着儿孙们对我说:‘他们知道孝顺,可就是不知老人的心,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想望啥?我早就对他们说,这辈子我哪也不去,决心死在苗圃,埋在苗圃。死了,在坟里也要守着树苗!’”

  随后,应潘园林提议,穆青与潘从正在房前路边合栽了一棵泡桐树。穆青在《心上的树》中这样记道:“园林为我们扶着树苗,我和老人一齐往树坑里填土,并围着树苗用脚把浮土踩实,然后又浇满了水。有人为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孩子们也高兴得拍起了巴掌。许多人都围着这棵树议论,说这是棵友谊树,体现了一个老记者和一个老劳模多年深厚的友谊;也有人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的继续……”

  1986年3月31日,穆青第四次采访“老坚决”,与潘从正合栽一棵泡桐树。(资料图片)

  1986年4月15日,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商丘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从正。走在万庄去林场的坡路上,见到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趴下身子,双膝着地,一只手用铲子支撑地面,另一只手拖着鼓囊囊的布袋,两眼紧盯着路中间的洼坑,艰难地趴着、爬着……他把袋里的土倒进洼坑,用铲子拍了两下,又掉转身子,向路边的松土挪去。一颗颗的汗珠爬满了老汉的脸庞,一声声的喘息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猛地一震!

  潘从正的二儿子、万庄党支部书记潘富修正陪着我们去林场。他说:“他,就是俺爹。上个月穆青来时,俺爹用手指比着说:‘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已经来看俺四次了。’穆青说:‘我活到你这个岁数,还要再来四次。’俺爹记住了这句话。他看去林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打那以后,瞅空便来垫路。”

  稍停片刻,潘富修接着说:“1982年,俺爹被一头老公羊顶伤了腰,好几个月行动不便,经常跪在地里伺弄树苗。上个月穆青来时提起这事,问他是不是落下毛病?俺爹笑着说:‘没有,没有,早就好朗利了。’可实际上,他……”

  我的鼻子猛地一酸。仅仅因为穆青说过一句话“还要再来四次”,一位85岁的农村老汉企盼穆青再来,又唯恐穆青途中摔伤,便抱病拖袋,坚持修路长达半年之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从此,85岁高龄老人眼盯土坑、跪地拖袋的情景,便如雕塑一般刻在了我的心里,也经过我的笔尖、我的叙述,感动了万千人。

  1989年12月3日,潘从正逝世。远在北京的穆青当日发来唁电,后又流着眼泪先后两次写成了两横幅、两竖幅的碑文。

  碑文言真意切,全文如下: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

  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培育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毫不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

  此处原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柿树不偷懒,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老了,就埋在这里。”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了宁陵大地。4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已变成良田。他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岁月刻进了树木的年轮,用满头的白发换来了大地的锦绣。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长青的丰碑……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

  一九九零年春三月 穆青撰并书

  如今,这一碑文竖立在“老坚决”的墓前。参观的人们仰望着立碑,流连于墓旁,穿行于穆青、潘从正手挽手走过的梨园小道,无不感慨万端,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声呐喊:

  穆青“勿忘人民”、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世代永存!

  闪耀着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光辉的穆青与潘从正式的友谊,万古长青!(记者 张同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