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在无声的世界里绽放

发布时间:2019-11-22 21:2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22日 05 版 | 查看:876次

8岁起,从听得到,到听不清,声音在赵博的世界里越来越微弱。刚戴助听器时,笨重的挂耳式让正值青春期的赵博很自卑,总是散开长发用来遮挡。对于自己的“与众不同”,赵博选择了逃避。很长一段时间,赵博不敢也不愿意出门。在很少与他人交流的时间里,她选择在阅读书籍中寻找快乐和自信。

  上大学的时候,母亲为赵博换了耳道式助听器。从挂耳式到耳道式,赵博明显感觉耳朵得到了“解放”。但还是会被人看见,还是有很多人问她。不过,赵博已经慢慢学会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在适应了许多不可逆转的现实后,她不再惧怕这个世界,开始把头发扎起来。她也不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因为她“有耳能听、有口能言”。

  她说:“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大学毕业后,赵博前往北京闯荡,做过科技公司的网络运营维护和网络运营商的客服工作,还在民营医院和平面媒体做过策划。

  这些工作的历练,让她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如何适应社会,也练就了一身就业技能。之后,她通过公开竞聘,回到家乡成为吉林省公主岭市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赵博策划了一档集宣传残疾人政策法规、反映残疾人自立自强和手语教学于一体的民生栏目——《一样的天空》。

  不断尝试新事物,让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2012年,赵博加入了公主岭市作家协会,用笔记录特殊群体,用文字表达感情。她的作品开始获奖。

  2017年年末,一次工作借调,让赵博的职业生涯再次发生改变,她开始投身残疾人事业。2018年公主岭市残联换届,赵博被推选为当地聋人协会主席。

  虽然赵博自幼便与聋人接触,熟悉聋人文化与聋人心理,还会用手语,但在具体为聋人服务的过程中还是会状况百出。赵博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这项工作。可是,当她看到很多聋人孩子无法正常融入社会和很多因残致贫的家庭时,她有了答案,“要坚持,不能放弃”。

  聋人有独特的社交方式、交往习惯与行为方式。听力的残缺直接影响了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们的性格更加外向与耿直。为了更好地帮助聋人,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赵博不断强化手语学习。打手语,是一件很耗费体力的交流方式,通常一句话、一件事要用手语反复“讲解”,才能使聋人们了解清楚。

  此外,赵博还研究相关政策法规,联系社会组织,寻找爱心企业,拓宽聋人的就业门路。一年来,公主岭市残联聋人协会举办并参与了聋人观影、国家通用手语培训、户外徒步活动、聋人协会联欢会、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观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等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些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聋人群体的精神生活,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创业就业方面,赵博带领同事们协助聋人建立养鹅基地,养鹅1100只,安置了5名残疾人就业,创收4万多元。引导聋人收购玉米须,创收5万元。赵博还与一家企业合作,安置了20名残疾人就业。

  除此之外,赵博还想方设法帮助聋人和其他残障人士就业和创业。去年,她还为公主岭市100名残疾人筹集轮椅100台、净水器100台,总价值74万元。

  对于聋人孩子,赵博更是特别关注。11岁的赵婷(化名)是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去年年末,赵博通过校方得知这个孩子厌学心理很重,想要退学。

  赵博就主动找赵婷谈心。她发现小姑娘对舞蹈很感兴趣,不想上学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学习舞蹈。赵博鼓励小姑娘,“要坚持自己的爱好,但是更要上学,要当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舞者”。孩子明白了赵博的劝勉。赵博为她找到一个公益舞蹈班,还给小姑娘送去了舞蹈服和鞋子。

  “希望聋人的教育体制能有所改革,侧重在兴趣爱好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培育上。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本领和技能。”赵博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机会和平台,在聋人就业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

  赵博总爱和身边的聋人们分享这样的观念: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充分尊重自己,建立自信心;再有,更要用知识充实头脑,还要在社交能力上强化自己,包括良好的性格、礼仪礼节、学识修养、对他人的关心尊重、热情自信的人生态度等。

  “我要把苦难当作壮行酒,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努力,帮助更多残疾人。”赵博说,她期待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能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在无声的世界里绽放。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培莲 实习生 冯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