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9 22:09 | 来源:辽沈晚报 2019年11月07日 05版 | 查看:2464次
夫妻俩花光30万积蓄负债修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特约记者 靳诗宇 摄
承包荒山16年,夫妻俩花光30多万积蓄后又借钱摘树、开荒种地和义务“开山”修路,至今还负债10多万元。从青丝变白发,他们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大山,却留给后代子孙一片苍翠的“花果山”和进出大山的道路。尽管山路崎岖每年都被雨水冲毁,可夫妻俩仍坚持不懈继续修路。“只要还能干动,我们就要坚持;看到上山有路走,满山都是绿色,再累也觉得幸福!”
64岁的吕国银与60岁的李文霞夫妻俩,家住葫芦岛市建昌县雷家店乡灰窑沟村。黝黑的面孔、满头的白发、布满老茧的双手拿着锹镐,在崎岖的山路上维修道路,这是夫妻俩的日常工作缩影,也成为大山里的一道风景。
承包荒山 妻儿当初并不同意
没承包荒山前,吕国银曾外出打工,凭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赚到一些钱。2003年,闲不住的他看到家乡荒山秃岭、山路太狭窄的石砬子土路,就决定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条件好了,应该用实际行动和付出来回报家乡父老”。
经过调研,吕国银开始承包荒山。尽管妻子和儿子都不同意,可他认准的理儿别人劝不了。妻儿拗不过他,只能跟着一起干。
俗话说靠山吃山,但吕国银感觉应该爱山养山,要让进出大山的人们有路走,让荒山变绿才是根本。“我从小就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是不畏艰难、挖山不止,但我和老伴是修路种树不停止。”自从承包荒山以后,夫妻俩每天天刚亮便起来干活儿,十余年如一日,为了这片山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
当时那座山是座秃山,荆棘丛生、乱石杂陈,根本没有像样的树木,更别说成片林子。上山的路只是一条非常难行的狭窄小路,马车过不去,只有会骑摩托车的人才能勉强通过。为了方便上下山,夫妻在种树之余,每天都用大量时间来修路。为了早日能修出一条能进出的山路,夫妻俩吃住在山上,用铁锹、铁镐起早贪黑一点一点地开拓山路。每花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只要能够用人工修整的绝不花钱雇人,很多时候都是全家齐上阵,即使累得腰酸腿疼也咬牙坚持。
因为下雨天土石松软,夫妻俩更是闲不着,穿上雨衣顶雨去刨硬一些的山包。山路泥泞难行,摔倒了浑身都是泥水,拽着高高的蒿草爬起来继续前行。下雪天坡陡路滑,他们一边拄着棍子,一边拿着锹镐探路,摸索着艰难前行。山上到处是1米多高的青稞,根深又不好挖,可夫妻俩硬是拿着锹镐坚持不懈地刨出来。手上磨出茧子用胶布缠上坚持,挖出的大石头用来修垒坝墙,防止山上水土流失。
光脚修路 磨出血泡开出山路
有一次,费了很大力气刚修完一条长7米的沙土路,当晚突降大雨,将此前修好的道路全都冲毁。无奈,夫妻俩次日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重新雇人刨土,再拉来沙土后垫平,恢复了土路后又垒起边墙。有几天连续下雨,几双靴子都坏了,吕国银干脆光着脚干了3天,为修路脚上磨出多个血泡,胳膊受伤更是常事。
起初因完全靠人力,修路进展十分缓慢,而且有许多地方的石砬子十分坚硬,根本无法铲平。就这样,经过1年多的人工修整,进出大山的土石路有了雏形。尽管有了路,但什么车都上不去,要想在山路上运东西,除了人背和骡子运别无他法。无奈他一狠心,花钱找来钩机、铲车等加班“开山”。修路期间,老伴李文霞还多了项工作,每天都给司机师傅做饭,一做就是一个月,没有丝毫怨言。经过人工和机器不断地挖掘,终于打通了一条长1公里多、宽5米多的山路,如今进出大山都畅通无阻。
16年耕耘 荒山变成“花果山”
16年的勤奋耕耘,吕国银夫妻俩边修路边种树,终于在总面积100多亩的荒山上栽下核桃树、山杏树、苹果树、梨树、栗子树等,又重新开垦荒地30余亩,种植玉米、小米、地瓜和大豆等,昔日荒山变成了满眼苍翠。
2005年,吕国银以每棵8元价格买来200多棵梨树苗,夫妻俩辛辛苦苦把树苗种在山坡上。可没过几天,一米多高的树苗全被野兔啃光了。这些年,随着山上的树多生态变好,山里各种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像野兔啃树皮、獾子啃苞米棒的情况屡见不鲜。尽管夫妻俩很心疼,但知道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宁可自认倒霉也不去捕杀,每年只能用鞭炮将野兔等吓走。
吕国银夫妻俩生活非常简朴,衣服不坏就一直穿着;有时修路种树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在多年治理荒山过程中,夫妻俩瘦了很多,尤其是李文霞从原来60多公斤减到现在的45公斤。但看着荒山越来越美,夫妻俩仍干劲十足。十六载风霜雨雪,数千日早出晚归,夫妻俩几乎整天扑在山上,与石头、树木打交道。累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吃上几口干粮。虽然很辛苦,但春夏鸟语花香,尤其是一到秋天满山丰硕的果实,老两口打心眼里高兴。如今,山上的核桃树、山杏树等都早已结果,全家人品尝着这些劳动成果备感欣慰。尽管年纪越来越大,可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一边照顾果树,一边维护山路。
花光30万积蓄 负债13万
修路种树10多年,吕国银夫妻不但花光30多万元积蓄,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40多万元,至今还有13万元外债没还完。
有了上山的土石路,他们又开始养牛、养羊,渐渐有了点收益,目前每年都逐渐偿还外债。尽管如此,夫妻俩仍然没有停止绿化荒山和修路的脚步。
有人说,如果不修路、种树,吕国银夫妻俩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可老人却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绿化荒山、修路是为后代造福,我这样就是想让后代子孙生活得更好!”
老人的儿子吕亚军说,为担心老爸累着,他只好放弃外出打工,在家和父母坚守在山里。“我还年轻,多干点儿,他们二老就少干些,无论多累也得坚持。”
村民赵磊看到吕国银夫妻俩举债修路和绿化荒山很受感动,经常过来帮忙。“称他们是当代愚公,他们的善举不但被人称颂,也应该被社会铭记。”
16年的坚守,他们从未放弃,为了心中的绿水青山矢志不渝,夫妻俩说愿意享受着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现如今,每天吃完早饭,夫妻俩仍拿着工具上山修剪果树、维护山下道路,看到哪里坑坑洼洼就修补。“毕竟年纪大了,眼睛和手脚等都不听使唤。可这条山路还是沙石土路,每年都被雨水冲毁几回,如果有关部门帮忙能修上最好了,如果没人修我们全家仍然是修路不停、种树不止。”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特约记者 靳诗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