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08 20:46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08 07版 | 查看:1597次
牛广成在向社区居民介绍智能垃圾分类箱。田 泓摄
孔媛媛在和学生们交流环保知识。资料图片
李波救助一只受伤的大麻鳽。资料图片
雷月琴在巡河护水。资料图片
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湾水域,民间河长在打捞漂浮物。人民视觉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6月5日,是第四十八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国与国际社会分享了蓝天保卫战的经验和做法,并公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最美志愿者和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这些“最美志愿者”们艰苦努力,持之以恒,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期绿色版聚焦其中4位“最美志愿者”:自费救助野生动物的大学教师,爱河护河的八旬退休老人,致力科普宣传的环保组织负责人,从事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的“环保达人”。他们是美丽中国建设者中的突出代表。
唯有了解,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会改变。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少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夏天空调温度别低于26摄氏度,冬天不高于20摄氏度;尽量绿色出行,优先选择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发现污染现象积极举报反映……让我们勠力同心,携手行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上海市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主任牛广成——
推广垃圾分类有章法
本报记者 田 泓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近日,10万副印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扑克牌被分发到上海众多家庭和单位。
“扑克牌上印有垃圾分类实物展示,也有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内容。”这个好点子的发明者是闵行区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主任牛广成,他表示:“居民在打牌娱乐时一起学学垃圾分类知识,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牛广成今年52岁,人称“老牛”,之所以叫老牛,是因为他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老牛如今是垃圾分类达人,干上这一行却是偶然。多年前,牛广成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被社区派去管理废品回收。那时正赶上上海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牛广成带领团队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创建了“大分流、小分类”的“古美模式”,筹建了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场、低附加值物品回收处理站、有害垃圾市级清运中转站。整个社区拥有71个小区湿垃圾分拣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点,111辆人力三轮车和大型吊车、铲车随时候命。
废品利用回收的前提是垃圾分类,需要居民的主动配合,老牛顺理成章做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志愿者,没想到一干就是10年,还干出了不少名堂。
老牛设计开发了脑力大转盘、飞行棋等游戏,寓教于乐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比如让居民把写着果皮、衣物等不同垃圾名称的乒乓球投入相应分类筐,投对有奖。这些活动很受欢迎。
老牛组建有百余人参加的闵行区环保创全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环保宣传、立体绿化、绿化垃圾转换成堆肥、家装污染测试治理、垃圾清运等领域。仅今年前5个月,志愿服务队就在上海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上百次。
2013年,老牛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公益组织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专门从事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工作。没想到去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被告知业务范围尚无“垃圾分类”这一项。老牛据理力争,终于推动将垃圾分类纳入登记范围。“没想到,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了环保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老牛越做越专业。他带领研究团队从事垃圾分类器具、软件及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深度开发。
为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上海不少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帮助居民扫码积分,遇上刮风下雨,很不方便。环保服务中心推出了一款“会说话”的智能垃圾分类桶,垃圾桶前装有感应探头,只要居民走近,就会语音提示居民输入楼门号并投放垃圾。居民可手动输入楼门号,也可使用普通话或上海话回答,在正确投放垃圾后,绿色积分将自动归入居民的绿色账户。
这款智能垃圾桶顶部还放置了一个金鱼缸。金鱼的饲料来自利用湿垃圾分解制作的营养液,金鱼排泄的粪便又成了水生植物的肥料,让居民直观体验生态循环的过程。
最近,老牛光荣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最美志愿者。他说:“垃圾分类是新风尚,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贵州省贵阳市82岁“护水阿婆”雷月琴——
坚持巡河护河不松劲
本报记者 黄 娴
今年82岁的护水志愿者雷月琴,常年奔走于贵阳市各条河流之间。6点起床,7点半准时出发,查看沿岸排污管道有没有渗漏,水面有没有漂浮物……风雨无阻,雷月琴一干就是35年。
4岁时,雷月琴喝了不干净的井水,生了场大病,经历很长时间的治疗才康复。从那时起,保护水源的意识就在她心中扎了根。
在雷月琴的记忆里,过去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水中嬉戏。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不断流入河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颜色,雷月琴十分痛心。
1984年从贵阳物资回收公司退休后,雷月琴走上义务护水路。一条藜杖、一个挎包,这是雷月琴巡河的“标配”。只要没有卧病在床,她就会沿着贵阳的河道巡查,捡拾垃圾,记录污染源。
雷月琴一笔一画绘制出6张南明河治污地图,地图上用各种颜色的笔标注了污染点、污染情况,详细记载了南明河的治污历程。
不但观察、记录河水的变化,雷月琴还主动给大家宣传环保知识,动员人们一起爱水护水。企业悄悄将废水排到河里,居民将垃圾和污水倒进河里,垂钓者将大量鱼饵撒入水中……看到这些情况,雷月琴都会阻止,劝告无果,她会把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写成材料,递交给社区“河长”、贵阳市市长等相关负责人,坚持不懈地反映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2008年,雷月琴成为贵阳“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第一位注册志愿者,此后更加忙碌,除了巡河,她还经常参与环保宣传,为基金会募集资金。
“一个人能力有限,要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爱河护河的行动中来。”巡河之外,雷月琴希望把环保“种子”撒到年轻人的心里。为此,她多次走进学校、社区,给师生、居民讲述自己的环保经历,带着学生一起巡河,每年至少进行300个小时以上志愿服务。
在雷月琴的带动下,她的女儿和孙子也加入了护水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向“护水阿婆”学习,当起了环境守护者。在雷月琴护河行动的启发下,贵阳市创建了河道保护新模式:全民“认领”河流。如今,已经有400多名市民加入护水志愿者行列。
“靠山吃山先要养山,靠水吃水定要护水。只要我还能走,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之前在巡河过程中韧带拉伤,如今雷月琴行走越来越困难。但在她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那一波碧水。她期待着,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护水队伍,让水更清、景更美。
(孙远桃参与采写)
河北省邯郸市环境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孔媛媛——
让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
本报记者 史自强
“绿色的大门向您敞,清爽的风儿把您迎……”5月23日,河北省邯郸市碧水湾小区,橄榄绿志愿服务团队奉上的环保演出,让500多名居民沉浸其中。人群里,邯郸环境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孔媛媛,密切关注着观众的反响。
这些年,孔媛媛和她的志愿团队着力为人们提供常态化的环保服务,让环境文化浸润人心。“希望通过不断地普及环保知识,推动市民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并采取行动。”孔媛媛说。
28年前,孔媛媛感受到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儿时我们常在河边嬉戏,但大学毕业回来后却发现,河水发黑变味,成了人人掩鼻的臭水沟。”孔媛媛说,“这几乎抹煞了所有美好的回忆。”当年,孔媛媛组建起一支7个人的队伍,取名“橄榄绿”,投身于滏阳河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推动了当地对滏阳河污染的重视和治理。”孔媛媛说。此后,她又带领志愿团队走进大别山、可可西里、青藏高原等地,向游客和当地群众普及动植物保护等环保知识,捡拾垃圾,撰写调查报告。
近些年,雾霾问题成为人们的“心肺之患”。孔媛媛带领“橄榄绿”团队,助力蓝天保卫战。从2012年秋季开始,孔媛媛在邯郸发起“全民减霾,五公里内不开车”环保行动,呼吁市民绿色出行,减排治霾。
减霾行动起初遭遇一些人的不理解。志愿者曾给一名家里有3部私家车的市民做工作:“您能不能少用一用,给车放个假?”结果,这名市民回答:“我的车买来就是用的,闲置图个啥?”孔媛媛和志愿者们毫不气馁,从节省开支、减少拥堵等好处讲起,耐心细致地广泛宣传,加入绿色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近7年来,已有6万多名私家车主签了“五公里内不开车承诺书”。
孔媛媛说:“在校园,我们开展的环保课程一开始只是临时性活动,现在不少学校已经固定为正式课程,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即便困难重重,今年54岁的孔媛媛也总是笑着面对。在她的工作单位邯郸市广播电视局,同事们都评价她是“整栋楼里最快乐的人”。
“橄榄绿”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在邯郸市已有712人,在全国超过3万人。“守护绿水青山的共同愿望,让我们汇聚在一起。”孔媛媛说。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海口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李波——
乐与野生动物做朋友
本报记者 闫 旭
十多年来,自费30余万元,救助近3000只(头)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豹猫、眼镜蛇、野猪等。这位“野生动物之友”就是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李波,他还有一个“头衔”:海口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
李波与保护野生动物结缘,有些“意外”。2003年,李波加入海南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救助流浪猫狗的过程中,他发现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危险。
“人们都想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可人类环境对野生动物并不友好。”李波说,有一次,一只猫头鹰被粘在路边的粘鼠板上,翅膀折断。李波和同伴用了1个多小时,才把粘鼠板与猫头鹰完全分离。获救后猫头鹰眼睛睁得圆溜溜,发出咕咕的轻柔叫声,仿佛在说“谢谢”,李波的内心融化了。
越来越多的救助经历,让李波下定决心去保护受到人类伤害的野生动物。他从小贩手中买下动物放生;在媒体上公布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自费奔波前去救助动物……
如今,李波家阳台成了一所“鸟类医院”,常年有野生鸟类在这里养伤。为了照顾各种鸟类,李波煞费苦心。老鹰爱吃活老鼠,于是李波在大学里贴出启事,收购活老鼠,学生们知道李老师是为了救助野生动物,逮来老鼠送给他。
救助一只受伤豹猫的经历,让李波印象深刻。这只豹猫的左前爪被兽夹夹伤,骨头粉碎,伤势很严重。李波把豹猫带到宠物医院,做了截肢手术,这也让李波倍感内疚和自责。“它在大山里生活得好好的,人类却为了口腹之欲去伤害它。每次投食,它都不吃,我躲起来,豹猫才会吃掉食物,这说明它还不信任人类。豹猫伤愈后,我把它送到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放养。”
前不久,李波和环保志愿者们放飞了救助的3只白鹭。看着飞上天空的白鹭,李波感叹道:“救助这些小家伙,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而那些捕杀白鹭的人,一网可以网到多少只?!”
“救助的力量太薄弱,我们花几天的时间去救助几只野鸟、几条蛇,可盗猎者一网不知网掉多少,野味餐馆不知一天吃掉多少。”李波说,人类和野生动植物息息相关,不断捕杀野生动物,最终人类也会面临灾难。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参与保护野生动物这件事。”李波说。现在他开始在重点市县发展救助志愿者,提供免费药品。李波还担任了海南高校环保社团指导老师,组织救助宣教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野生动物的朋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