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青年:他们这样回应时代要求(组图)

发布时间:2019-05-10 09:2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5月10日 04 版 | 查看:942次






扫一扫,看H5

扫一扫,看视频

  如何找寻自我?如何实现梦想?如何不负青春?如何肩负时代使命?这是当代不少青年心中的困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给新青年提了六点要求。在这六方面,当代青年的表现如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百度百家号、百度用户行为研究部,通过对百度青年用户(14-35岁)进行大数据分析,并面向31709名青年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发布《“据”说新青年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综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当代新青年画像”。

  白皮书显示,当代新青年“心中有光,有诗有远方”“理想未必遥远,脚踏实地便是幸福”“为大国为小家,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与家乡,都在我心上”“实践在路上,带着‘创心’去创新”……种种鲜活的青年特质,让人眼前一亮。

新青年的爱国情:近九成青年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那我能给自己的爱国程度打10分。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就是那么自信。”有过两年参军经历的95后刘同学一谈到“爱国”就激动不已。据白皮书显示,像刘同学一样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青年有近九成。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看来,这恰是意料之中,“生活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当代青年的爱国更加自信,基本摆脱了老一辈人相对自卑式爱国的窘况。”他们怀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万丈豪情,走在新时代的奋斗之路上。

  百年前的学生群体,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那么,在五四百年后的今天,这届青年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洋溢的家国情怀?据白皮书数据显示,96%的青年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爱国情。

  当采访到85后青年何天意时,她给出了相同的回答:“爱国、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就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是挂在办公室的摆设,而要每天在工作中实践。”何天意是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去年起,为提升人才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腿,单位安排各岗位员工轮岗咨询台接线员一职。咨询台平均每天会响起80个电话,为了“接好”这些电话、迅速解答群众疑问,何天意经常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到各个科室“取经”,熟悉不同业务的操作流程。在工作中,何天意还要克服耳朵因贴着听筒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嗡嗡响声。即便如此,她时刻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岗一分钟,服务60秒”,是何天意的工作信条,更是她作为一个当代新青年的“爱国宣言”。

  在这个个性飞扬的时代,还有不少青年在用自身所长,展露着家国情怀。前不久,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为了致敬在救援中牺牲的英雄烈士,95后音乐人黑子创作了《你把青春留在了这里》,用歌曲的方式表达了缅怀追思和崇高敬意。在他看来,“爱国其实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如果我能在词曲中向听众传递了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那也算是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爱国就要爱自己、爱家人,推至爱集体、爱社会。百年前爱国主要形式是为国而战,对现在的青年而言,时代在变,爱国的表现形式也在变。“爱国就是要到具体的日常行动之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必要时捍卫祖国利益,这就是新青年给这个时代的爱国答案。

新青年的奋斗观:逾七成青年依旧相信“爱拼才会赢”

  百年前,青年救国热情有余,但奋进方向茫然,如何将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自己的努力奋斗结合起来?是科技救国,是教育救国,还是实业救国……当时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如今,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时代青年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与更开拓的气度,来实现个人追求。而这其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尽管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大部分人仍旧认可老一辈“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无论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还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观点早已“out”。自强自立又自信,才是时代青年的人生风景。白皮书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的青年网民认为“吃苦是一种磨练与态度,对以后成长有好处”,也有超四成的青年网民认为“外界机遇和吃苦都重要,吃苦更重要”。

  网络上表露出来的一些颓废情绪,或许只是这一届青年的“保护色”,志存高远、热血沸腾才是他们真实的青春底色。大数据分析显示,这一届青年,关注时事,开拓包容,世界眼光和家乡情怀兼而有之。无论是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还是中美贸易战,都是他们目之所及、心之所系。超过半数的青年既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兴起而奋进,也为了顺应时代使命要求、实现个人提升而奋斗。“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这届青年心中,大国与小家都值得为之“撸起袖子加油干”。若问他们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白皮书显示,会有74.9%的青年告诉你是“梦想成真”,也有超过半数的青年追求的是“成家立业生活幸福”。

  青年为之砥砺奋进而实现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

  来自辽宁的2018届毕业生刘吉元,即将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车辆段工作,他也将面临着饮食差异和水土不服的问题,但“砥砺奋斗的要求对于我这个普通人来说,就是不断地努力超越自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包括嘉峪关在内,兰新铁路及沿线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北的铁路运输业务也会更加繁忙。刘吉元对自己即将上岗的工作,充满期待:“一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是息息相关的。我作为一名即将上岗的铁路职工,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尽些微薄之力。”

  而已在中国中铁隧道局工作了一段时间的90后技术员邱智聪,对于砥砺奋斗与远大理想,则有着更切身的体会。在乌兹别克斯坦挖通中亚最长的卡姆奇克隧道后,邱智聪回国又投身到跨越高原无人区的格库铁路的修建中。在海拔3586米的格库,氧气稀少,气候干燥,这个南方小伙儿常常觉得吃不消。然而,他梦想亲眼见证火车通车,不留遗憾。“格库铁路在‘一带一路’的重要地理位置上,我们尽心尽力想把它干好。”邱智聪说。

  在邓希泉看来,“当代青年必须牢记历史、秉持持久奋斗的精神,强化自觉的历史担当,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发展融为一体。”也许在青年心中,他们自认为理想只是一个“小目标”,但当他们个人的目标与国家、民族的长远规划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理想的远大。“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青年的人生理想,就在这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新青年的“硬核”本领:超六成的青年都拥有创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具备过硬本领,就成了青年为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所必需的一项要求。然而三百六十行,本领千千万。对于尚在校园或初入社会的青年来说,似乎很容易“挑花眼”。不过,白皮书数据显示,青年在某一项本领上选择出奇地一致。在这届青年中,超六成的人都拥有创新意识。创新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青年必备的“硬核”本领。其中,35%的人表示要辩证看待“创新”,具体创新与否,要取决于事情是否有意义,24.9%的人则认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值得用创新的思路勇敢尝试。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期”。虽然有60%的人没有过创新创业项目的经历,但他们探索创造的心却在跃跃欲试。尽管创新路上会困难重重,如“没有足够的资金或人力支持”,又如“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等,但一旦有机会,47.8%的人会选择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所尝试,40.5%的人则偏好在社会科学等领域进行尝试。

  “创新创业最直观的感受是,第五年,把在南阳农村的家人接到了郑州,换上了200平方米的房子,开上了宝马。”因为看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90后青年黄立心里埋下了创新的种子。电视剧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个生活贫困的家庭通过创业和艰苦奋斗,改变家庭命运,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故事,这个来自农村的男生深受触动。大学毕业那年,他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开办了一家传媒公司。员工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20人,业务包括微电影、广告、“一带一路”宣传项目,2018年营业额达到600多万元。“创新创业没那么简单,但只要顺从本心,坚持努力,就能接近成功。”黄立说。

  像黄立一样,随着时代大潮,用自己的过硬本领闯出一条创新路的青年不在少数。随着个性化内容创作平台的日益成熟,青年在创新创作上又开拓出了一方新的天地。据白皮书数据显示,仅以百度百家号平台为例,百家号青年创作者们的创作领域分布在娱乐、科技、影视、情感、文化等多个领域,在阅读与写作中,他们体察社会冷暖、民众忧乐、人生百态。历史类百家号“煮酒君”的主理人是一位90后青年,如今全网已拥有超过1000万的订阅粉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关注历史、爱上历史。而在同样创办了一个历史类自媒体的90后书剑看来,“做这些,当然不仅是为了挣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了解国家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看到国家的未来。”

  以才立业,以德立身。青年在练就过硬本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品德修为的培养。95后青年韩谦,曾利用暑假空闲时间,从江苏南京赶赴甘肃定西岷县地震灾区支教,同时帮助当地的村民完成灾后重建。“支教是一种互相传递爱的方式,当我看着当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时,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像韩谦这样把自身修养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代青年,不在少数。他们面对着静好的山河岁月,怀着感恩回报的心,在奋斗的摸爬滚打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实习生 黄丹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冬 田沐冉 李帛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