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4图)

发布时间:2019-04-25 21:57 | 来源:《求是》 2019-04-16 09:00 | 查看:1015次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图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吴印咸/摄)。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勉励他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图为2018年11月20日,乌兰牧骑队员们又一次奔赴牧区为牧民们表演节目。 新华社发 东哈达/摄

  2017年9月,由中国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图为展览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金闻/摄

  2015年1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规划。图为2015年12月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25家智库。 图片来源: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1949年9月21日,在为新中国成立奠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充满自信地宣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在70年间创造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履铿锵、势不可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走进新时代。新时代为我国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拓开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未来新希望在深切召唤。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真情关怀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大道大德激励他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书写好新中国70年这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铸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思想为先导、以文化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文艺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一直有着特殊重要的位置。回眸往昔,在知青岁月,他如饥似渴博览群书,为借阅《浮士德》跋涉30里山路;在河北正定履职,他力主修建荣国府、保护修缮文物古迹,重用作家贾大山,邀请“外脑”组建经济顾问团、成立第一个农村研究所;在浙江主政,他主持制定实施包括建设文化大省在内的“八八战略”;在上海主政,他提出“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建设文化大都市……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念兹在兹、一以贯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等诸多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再次强调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一个灵魂”、“两个十分重要”,进一步阐明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通。五千年文明源流奔腾到如今,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民众、为伟大祖国鼓与呼。这正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精神独立性,拥有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关键所在。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革命战争如火如荼的年代,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入回答了“为什么人”等事关我国文艺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文艺与人民相结合,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人民文艺”潮流;在革命圣地延安和各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全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文艺创作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改革发展日益深入,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活跃度、观念碰撞度前所未有,社会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精神生活领域面临一些不容回避的挑战。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是非、善恶、美丑的尺度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混乱,在一些人的价值观上还产生了倒置。思想上、精神支柱上的种种问题,都能由此找到病根。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把全体人民凝聚起来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立心铸魂的重要使命,更加需要在正本清源上持续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不断实现新作为,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守土尽责,创新创造,勇猛精进。

书写伟大时代

  100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腊月,面对逝者如斯的长江波涛,江州司马白居易深感于诗歌创作“嘲风雪、弄花草”的弊病,大声疾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时代的八面来风给陈腐的诗歌注入新鲜的气息和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再次引用这一名句,正是要重申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的“天职”。

  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时代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从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审视,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理论思维不是空洞冥想的结果,精神产品终归是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精神上层建筑,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关系息息相关。一切进步的文艺都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生动写照,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崇高理想的深情礼赞。“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古今中外,文艺创作只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才有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起点也必定始于问题,才能听清时代声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许多作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荣登先锋榜。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时代深处与时代同频共振,真实地、真诚地去感应时代、紧跟时代、引领时代、奉献时代。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中华民族最接近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谱写人类社会发展史新篇章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我国文化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中国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创造了伟大成就,但还需要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壮丽新史诗,不辜负新时代的期冀。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讲好恢弘大气的国家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期冀。

做人民的孺子牛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0多年前,滚滚延河水记录了文艺为人民的历史宣言,见证了一个政党气势磅礴的思想乐章。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起点,中国文化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数千年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丰富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不只是一个价值立场和取向问题,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扎根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心同行,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作之源才能永不干涸,文学艺术和理论之树才能永葆长青。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世界上没有抽象存在的文艺,也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起步受惠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的每一步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研究导向。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首先回答好这个总前提,摆正这个“总开关”,作品的优秀与平庸、思想的先进与落后,都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选择。脱离了人民,就必然被人民所“脱离”,创作出来的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我是谁?我是我们祖国无边无际海洋里的一粒小小的水滴,我只有和我13亿兄弟姐妹一起汹涌澎湃,才会深远浩瀚”,“如果我硬要轻视或蹦离我13亿海水兄弟姐妹,那么,我不是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就将会因干涸而中止生命”。作家柯岩曾经深情回忆,自己由一个小知识分子成长为人民作家,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懂得了“我是谁”、悟出了“为了谁”的道理。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号脉诊病为喻,生动深刻地阐明了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接地气的真谛。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到群众中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也就是一个号脉的过程。号脉必须直面对象,打打电话发发邮件不行,搞“悬丝诊脉”那一套也不行。只有深入实地,进入现场,面对面、心贴心,把脉号清楚了,才能心里透亮透亮的,知道社会肌体怎么样,这个病是什么病,该怎么对症下药。

  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是扎根人民。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那种把创作看作“一个人的风花雪月”、“身边的小小的悲欢”,注定是没有出路的。作家柳青在农村蹲点14年,对老百姓的了解真正做到了心心相通。中央或者省里的一个文件发下来,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劳动人民真正过着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生活。”这是他对劳动人民最真心的敬重。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同样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远离现实、闭门造车、空疏论道,一定出不了好成果。只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走出象牙塔,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下功夫深思细研,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找到真问题,懂得群众的所思所想,拿出解决问题、解答疑惑的思路办法,形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精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国家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作品的水准上,体现在精品力作的数量、质量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再次鲜明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指出,“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过眼烟云”。

  什么是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精品力作,是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好作品、大作品铸就了人类的文化高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古希腊时期对人类社会的人文发展如此重要,以至于人类“每一次新的飞跃都须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点燃”,最根本的,正是因为这些时期有大量永恒经典喷涌而出、千古流传。

  精品应该怎样“炼”成?习近平总书记从创作主体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

  就创作主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着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道理讲得再明白不过了。大师和大家不是自封的,不是靠做秀包装出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优秀作品立起来的。先有大作品,才有大师和大家。古往今来,凡被尊为大师和大家的,都是因为他们留下了非凡的精品力作。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贯通起来看,就会发现他一贯重视和强调“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以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为例,强调“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强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强调指出,“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这些重要论述其实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只有下一流的功夫,才能出一流的作品。浮躁是出精品的大敌,幻想靠“快消品”、靠自我炒作、靠花架子一夜成名,注定走不远,更成不了大师和大家。

  就创作方法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近14亿人民正上演着推动历史巨变的活剧,国家改革发展,百姓生产生活,顺与逆、得与失、乐与忧,真实地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一切,为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走出方寸天地,深入火热一线,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真实存在,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创造出卓越的“中国文艺”、“中国学术”。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原创性是好作品的标志。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最忌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应当看到,这些年我国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远远不够,“低俗、庸俗、媚俗”、同质化、原创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现在,我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超过1万部,生产电视剧15000多集、各类影片超过1000部,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著作堪称海量,但真正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有“高原”缺“高峰”的情况依然存在。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原创力、引领力。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也是创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础。“四力”是一切创作均需遵循的认识论、方法论,是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潜心修炼的基本功。践行“四力”的过程,就是创作优秀作品的过程:从走到生活深处,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实践;到悉心观察、细微体察,做显微镜式的剖析,做整体性的体认;再到深入思考、深度挖掘,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吃透生活底蕴;直至水到渠成、落笔成章,写出好作品。这是创作精品力作的“人间正道”。

立德是最高境界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艺德”、“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为世人弘美德”。在这篇讲话中,他更加鲜明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德,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为什么要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反复强调“德”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决定的。“树德莫如滋”。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表率。同时,这一要求也是针对现实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一段时间以来,有的人不知自珍自重,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表里不一、弄虚作假,甚至道德败坏,与其身份很不相称,对社会风气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在给牛犇同志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一崇高目标和重要标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这一重大命题。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一路走来,铸就了红色基因,形成了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优良传统。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跟党走,在党的引领下追寻真理、追寻光明,用全部的才华、生命和热血诠释信仰、诠释忠诚。在新时代,这个好传统不能丢,这个底色不能变。

  胸中有大道,笔底起风雷。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担当,就是要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和揭示,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明大德、立大德,还要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操守。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保持人格定力,知道该坚守什么、该坚拒什么,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对待作品的社会效果,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动摇、不为一时之誉急躁,决不当市场的奴隶。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王国维“治学三境界”来鼓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三境界”不仅是创作、治学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也是创作者执着坚守人格的写照。只要志存高远,耐得住寂寞,最后必能出大作、成大器。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回望人民共和国70年壮丽征程,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将这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呈现给世界;展望未来,把前无古人的伟大时代转换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作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独特创造、独特优势讲清楚说明白,激励国人,感动世界,是新时代赋予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站立新时代,由“高原”向“高峰”攀登,正逢其时,更当只争朝夕!

作者:本刊编辑部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