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不能对 “罗尔事件”沉默(图)

发布时间:2019-03-21 23:32 | 来源:公益时报 2016-12-13 15版 | 查看:947次

  最近刷爆互联网的罗尔为女网络筹款事件不但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公益圈人士的关注,也在全社会激起热议。事发至今几经反转,在12月6日,罗尔本人通过微信公号首次对网友的质疑和指责做出回应,而网友们对此反应不一。

  从事件甫一发生,我们就予以关注,但因认为此事应定性为个人求助行为,并以为这件事会像其他很多社会热门事件一样转瞬即过,不会影响到公益慈善的大局,所以并没有在物议鼎沸时发表意见。然而,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各方观点逐渐明晰,我们发现一些舆论导向已经影响到公众对善意和善行的信心,影响到中国本就脆弱的捐赠文化,进而影响到中国公益生态。作为这个生态中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

  首先,我们认为,罗尔事件与公益无关。该事件的受益人只有一个人,所以这是罗尔的个人求助行为,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与公益和慈善无关,不应被误读为公益或慈善行为。评判是否是公益行为的标准非常清晰——即公与私的分野——公益慈善事业是公共的事业,是取之于公众、服务于公众的公共事业,而不是仅救助个人的事业。

  其次,我们呼吁,掌握网络发声权的人要珍惜公众的善意和善心,避免误伤公众的善意和善心,使本就脆弱的中国捐赠文化雪上加霜。

  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相信公益和慈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最终目标,是唤起每一个人心中的善心和善念,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积累社会资本,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遗憾的是,在针对罗尔事件的网络舆论中,有一些言论不是在鼓励善,而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揣度罗尔和他身后的人,甚至包括无辜的孩子。他们发出的信号是,人是不可信任的,如果你信任他人,释放了善意,哪怕是一点点,也会和那些为罗一笑小朋友捐款的善良的人们一样“愚蠢”。这种负面消极的言论正在对公众的善意和善行造成伤害和打击,这是我们非常痛心和不希望看到的。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历经坎坷,尚未建立起健康、稳定的捐赠文化。罗尔为女儿进行网络筹款事件的背后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但我们更愿意从中看到积极和正面的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以万计的中国公众从善心和善念出发,慷慨解囊,施以援手,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情。我们相信,每个人都保有善心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因素,也是壹基金推动“人人公益”的重要基础。

  第三,我们认为,该事件也与正在重症监护室中与病魔抗争的罗一笑小朋友无关。相反,孩子在这件事中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在此次风波中,上传孩子的照片或以孩子的名字命名事件是对儿童权益的侵犯,我们对这些做法表示反对,并呼吁所有传播者停止上述行为。

  第四,我们呼吁更多的公益组织主动向公众表达自己的立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沟通能力,同时反思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罗尔受到一部分网友攻击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指责他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话语权和商业推广方式获得公众关注,同时为那些不掌握资源和话语权的人鸣不平。其实,如何有效帮助那些拥有较少资源的弱势群体获得同样的帮助机会,正是基于公平理念的现代公益组织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另外,所有的公益从业者都应该反思,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愿意相信一篇网文,而不是本应该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公益组织?

  为了有更多组织化、高效能、可问责的专业公益组织出现,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爱、互助,为了更多和罗一笑小朋友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及时和适宜的帮助,公益慈善从业者们依然任重道远。但当类似罗尔事件发生时,我们除了接受媒体的访谈,还是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自信地告诉公众,请相信我们,请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并做得越来越好。

  最后,我们呼吁公众给予公益组织信任,特别是那些有担当、有能力的公益组织。相信众多的公益同行通过不断努力,可以向更多人提供有品质的服务,并可以更好地面对公众问责。相信政府通过激励和监管公益慈善组织,促使它们更好地服务公众。

  我们向在此事件中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基金的深圳市关爱基金会,和在网络观点一边倒的时候,决定维持对罗尔家庭予以帮助的深圳市慈善总会表示敬意。公益行业需要有担当的行动者。

  我们希望罗尔事件不只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该引人思考,并以此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向前。只有这样,这场夺人眼球、群情鼎沸的大讨论,才算于我们真正有所裨益。

  壹基金秘书长

  李劲/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