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7 20:3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3-06 05版 | 查看:705次
金 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铸魂师”们提出明确要求,勉励他们“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是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学问家的价值追求。一部《平凡的世界》,曾鼓舞多少有志青年“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一本《大众哲学》,让多少人走近马克思主义真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三不朽”中,立德居首位。致力于人类精神世界完善的人,不仅需要用自己的思考滋养人们的心灵,也需要能实践这样一种精神的修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确,没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家国情怀,也不会有杜甫笔下沉郁顿挫的诗句;没有呵护“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的精神追求,也不会有樊锦诗几十年对敦煌莫高窟的不离不弃。艺术家、学问家的信仰、情怀与担当,正体现在这样一种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之中。
从事作用于灵魂的工作,艺术家、学问家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凡是伟大的作品,必然是陶冶情操、浸润人心的;学术研究也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凡有价值的成果,必然是影响社会、引领思想的。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天下的胸怀,也才能有一种刚健的气质,接地气、强底气、增生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阐述为学为文之理。对于艺术家、学问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样体现在多下苦功、多练真功的勤业精业上,体现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执着担当上。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创作《创业史》蹲点皇甫村14年,这是作品的打磨,更是人格的修炼。坚守“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努力,才能抵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明大德、立大德,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和研究,也才能铸就伟大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德艺双馨、德业双馨,说到底,德才是基础。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以大写的人,为大写的文;以纯粹的人,做高尚的文,作者与作品、学者与学问相互激荡,方能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领社会与时代的风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