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5 15:14 | 来源:中红网 2017-06-29 09:35:26 | 查看:126328次
非凡人物的眼睛和眼神,必有非凡之神采与魅力,眼力必也超越常人。
中共七大选出的毛泽东等党中央五大书记,无疑是那个年代全党乃至全国的顶尖人物。他们扬眉举目,盱衡全国,瞩望世界,观形察势的眼力都非同寻常。
七大时的中国共产党 ,早已不是成立之初中国大地上那一簇看似微不足道的星星之火,已然拥有80万党员、上百万军队和大片根据地,真正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群星灿烂,这支队伍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山河上跺一脚,足以令山晃来地也颤。五大书记统帅这支队伍这个党,当然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一
如果说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就是心智的灵光,眼力则是智力心力的合力。
仔细端详五大书记的眼睛和眼神,神采魅力各不同:刘少奇沉郁而睿智,朱德坚毅而宽厚,任弼时深沉而执着。他们从腥风血雨的战火中走来,经历了无数严峻考验。他们的眼睛见过了太多的刀光剑影,辨得清党内外的是非对错,看得准中国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走势,显得格外刚毅而睿智。
五大书记中,周恩来和毛泽东的眼睛和眼神最有特色,魅力最强。周恩来的眉毛粗重浓密,浓眉下的那双大眼睛炯炯然明若星辰,放射着非同寻常的精明之光,眼神里透射着常人罕有的深邃之光。都说周恩来是标准的中国美男子,他身高中等,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最夺人处就是那两道浓眉和一双美目。长征结束后,周恩来的肩上挑着外交和统战两大重担,他的个人魅力为共产党的外交和统战大获成功的贡献无人能及。一位研究中国的外国学者说:“他可以看着你,而这么一看,就把你争取过去了。”在那个国共两党暗战或大争的年代,接触过周恩来的许多国民党高层人士,都不好意思再谈反对共产党了。有人说,面对周恩来的眼睛,你会觉得他说得不对吗?这些话虽然略显夸张,却可见他化敌为友的能力之强。
五大书记之首的毛泽东的眼睛和眼神,不是与芸芸众生不同,也不是与英雄豪杰不同,而是与非凡人物大有不同。他的眼睛明亮而有神,目光深邃而高远。眼神沉稳而机警。他的眼力能穿越时空,超越群雄,近可以明察秋毫,远足以穿越千年,看得透常人看不清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毛泽东传》的作者美国作家特里尔,对毛泽东的眼睛体悟极为独特,他的描写神似重于形似:那是一双“探索的眼睛”,有“透人肺腑的目光”,“给人的印象是能同时眼观六路”。
面对毛泽东的眼睛,遍识全球人中龙凤的基辛格博士身心俱震。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曾5次会见时为美国国务卿助理的基辛格。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他1972年第一次陪同总统尼克松见到毛泽东的印象时说:“他凝视着客人,脸上露出一副洞悉一切而又带点讽刺意味的微笑,神态之间似乎发出警告:他是熟谙人性弱点和奸诈的行家,如果想欺骗他,那未免是徒劳了。”
基辛格与当代许多顶尖人物打过交道,是个见过大世面的风云人物,一般的国家元首级人物,很难入他的法眼。但一遇到毛泽东的眼睛那巨大的法力,这个美国牛人几乎是一瞬间就被彻底征服了。他说:毛泽东与我们进行“苏格拉底式”的交谈时,一股从未有过的“颤流”,“在我的身上怦然涌动。”那是全身亿万个细胞惊喜得同时欢腾跳跃形成的生命体验,也许,只有信徒初见偶像时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吧!
十世达赖叛逃前作为西藏的宗教领袖,曾经多次受到毛泽东接见,毛身上巨大的气场,大约在达赖的身上也产生了强烈的“颤流”,他屡屡对信众们说:“毛主席是凡躯之神。”
毛泽东的眉毛不像周恩来那样粗黑浓密,眼睛似乎也没有周恩来那样炯炯有神,却具有可以融化一切的神力,敌人望之肝胆俱裂,同志见之心悦诚服,百姓们见了倍感亲切,敬仰与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那两道青年时浓中年后淡的长眉,那两只青年时明亮,中年时睿智,老了后稍显忧郁却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那副眉眼和他的面相,合成了一张洋溢着东方智慧的“大中华脸”,那姿容神态,威严得像天神,慈祥得像菩萨。
毛泽东就用这双眼力非凡的慧眼观人察世,摄取大千世界以往和当世的巨量信息,然后用他那智慧非凡的大脑分析矛盾万千重的中国和世界,一次次准确判断,一次次果断决策。在全党,他创造了诸多的第一:分清了敌我友,找到了最大的革命同盟军,练出了以弱胜强的绝招妙术,掌握了党内外各种矛盾的解决之道。他第一个看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看明了中国走势,看懂了世界形势,破译了中国和世界昨天今天明天发展变化的密码。他不仅发现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中隐藏极深的历史运行的规律,还善于驾驭历史运行的规律乘风破浪向前进,所以能够领袖群英,统帅群雄,领导他参与创建的党和缔造的军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创建了一个新世界,影响了全世界。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候,日本鬼子还没有被赶出中国,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党和军队还没有得天下,但经过延安整风洗礼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百万雄师紧紧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思想统一,纪律严明,步调一致。虽然他们还散布于广大的穷乡僻壤,吃的是小米,穿的是土布,背的是步枪,浑身都冒着土气,但这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聚结的能量,已经足以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这一年的毛泽东五十又二,春秋正盛,身材发福得恰到好处,两眼放射着自信和从容之光。看他在七大会上照片里的神态表情,一个大党强军最高统帅的气象,已经昭然于世。虽然尚未走进北京城,入住中南海,但在他的眼中,赶走日本侵略者和建立一个新中国,只是迟早之事,而非能否问题。他在黄土高原上的山沟里的延安做中共七大政治报告时,满怀激情又格外清醒,对“革命要胜利”的信念坚定不移。在那篇题为《愚公移山》的著名闭幕词中,当他用湖南腔慷慨号召全党全军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时,他的眼睛放射着热烈而坚定的目光,那目光足以让星火燎原。
七大闭幕几年后,中国和世界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慨而慷:日本侵略者被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请”回了他们的老家,蒋介石和他的一群残兵败将凄凄惶惶逃到海峡对岸的那个小岛上“蜗居”去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横空出世,蒸蒸日上,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为之震惊,而这一切,身在陕北山沟沟里的毛泽东早已预见到了。
1949年10月1日那天下午,毛泽东龙行虎步,气昂昂登上天安门城楼,用他那特有的湘音,朗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几天前,他在全国政协的一次大会上豪迈地昭告天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震撼世界的话,至今让每一个龙的传人想起来还热血沸腾。
有一张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彩色照片,记下了我们的开国领袖的绝美神采。毛泽东身穿笔挺的草绿色军装,胸前佩戴标有主席字样的红色缎带,面带极自信的微笑,扬眉举目望远方,目光里洋溢的全是庄严和自豪。
在万众欢呼毛主席的涛天声浪中,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越过天安门广场欢乐的人潮花海,看得很远很远,想得很深很深。几个月前,他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党的精英们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后来不平凡的成长史,证明了开国领袖的远见卓识。
从此后,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一直高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非毛化”浊浪翻卷时,国际友人担心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会被拿下去,国内也有无数人为此忧心忡忡。1980年,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时斩钉截铁地向全世界宣告,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
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天安门,天安门的中心,就是那幅巨大的毛泽东像。有一首曾经红遍全国的歌用天籁般的童声唱道:“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在无数中国人看来,天安门城楼中央悬挂毛主席像,就像太阳每天会升起一样天经地义。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毛主席像的天安门,看着心里会是啥滋味。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和他的战友们创建的人民共和国,注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舍昼夜。共和国万水千山间的风云变幻,尽在他老人家的眼底。
中国人对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的眼睛和眼神,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人们都说,无论你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哪个位置,都能看到毛主席在看着你,谁也走不出开国领袖的目光。
来到天安门广场的每一个人,至少能从毛泽东的眼睛里读到两种意味:威严和慈祥。作为党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威严令分裂者、贪腐者和一切蜕化变质者惊惧;作为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毛泽东的威严令所有的敌人胆寒;作为共和国主席,目光慈祥的毛泽东,给他的人民以巨大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他在世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国内的天灾人祸也不鲜见,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深信:只要毛主席他老人家和我们在一起,天塌下来都不怕,我们只需要“爱岗敬业跟党走”就行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永远闭上了那双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眼睛,天安门上的那双慧眼却依然深情地注视着我们,每时每刻,直到永远。
二
伟人远去已然悠悠40载,而在摄影师和记者们拍下的大量照片里,毛泽东的眼睛依然气象万千地活着,眼睛里的智慧之光还昼夜不息地照耀着中华大地。
这双眼睛,与中国共产党休戚与共长打达55年多,我们应该细细品读体味。
读懂了毛泽东的眼睛,也许就能明白中国共产党这个成立时只有50几名党员,13名代表举行成立大会时东躲西藏,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弹的党,为什么仅仅28年后就能够一统天下,成为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执政党。
那双谜一样的眼睛里,藏着怎样的秘密?
高瞻远瞩惊世界
战略家是毛泽东的诸多封号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里,也只有他老人家当得起这个封号。放眼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星空,毛泽东也是顶尖级的大战略家,历史学家们称毛泽东是全人类三千多年来的十大战略家之一。
战略家在领袖人物中也是凤毛麟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遇不可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400多个,可以称为战略家的有几人?
被称为战略家的领导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能着眼整个战局,且拥有极强的宏观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全面详细正确地制定己方的战略方针且能合理分配使用己方所持有的力量与资源,从而引导我方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是千古一见的战略家,文韬武略冠古今,是战略家中的巨人,不仅是军事家中的大战略家,还是政治家中的大战略家。史学家这样评价他的战略伟绩:毛泽东是自大唐盛世后中华民族最有阳气、生气、创造力、感召力、凝聚力的战略家,是以弱胜强、以小胜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统帅,打掉了汉族自宋代秦桧以来千多年的晦气、阴气、自卑气、汉奸气、老腐气,横扫了国土内的“百年魔怪”与牛鬼蛇邪,大长了汉民族的志气,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这些评价,偏重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而对他的政治思想理论成就却较少提及,尚待专家加以完善。
伟大的思想理论是伟人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华,既指导当前实践,又惠及百代后人,其价值和魅力久久不衰。毛泽东的战略思想,照亮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从青年到老年,他的战略思想日渐成熟并形成完整而宏大的体系,真正是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的战略思想成果如此完整而且管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榜样皇帝,功业堪称伟大,可惜未见理论。毛泽东则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三个世界”的划分,从打江山到固江山,总是从实际出发,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最高处,看得最远,想得最深,说得最通俗却最精辟,入耳入脑又入心,在我们可知的古今中外,无人能及。
毛泽东是在中华民族渴望伟人的时代横空出世的伟人。打江山时期,毛泽东最厉害的战略思想要数那个“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却高明之至。他之前的中共领导人照搬苏联经验,热衷于占领大城市,要么就在大城市里闹罢工,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从统治阶级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搞起,一开始被“吃过洋面包”的人瞧不起,甚至讥之为“小儿科”,他的游击战也被斥为“流寇主义”,但历史老人最终给他打了满分,可见毛泽东在战略上的眼力之“毒”,智慧之高。
如果没有毛泽东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战略设计和卓越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生存状态会怎么样?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说出了谜底:“很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苦斗。”其时共产党执政中国已经30多年了。所以许多人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美国人谢伟思在延安时,常常向中国共产党的朋友询问: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共产党的领袖?得到的回答是“他目光远大”。战略家毛泽东的眼睛,自有非同寻常处。看他在陕北的照片,无论是单人照还是与其他领导人的合影,他的眼睛总是与众不同:面对镜头,别人一般都是两眼平视,他的眼睛常常是既向前看,又向上看,他和大家看的是同一个方向,目光却高出众人一截,看着很高很远的远方。
毛泽东的这种特色,在他与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林伯渠、博古、张国焘等人的合影中屡屡出现,可见这是他的常态而非偶然之相。在一张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的合影中,左边的朱德目视前方,右边的周恩来眼睛稍下,只有居中的毛泽东两眼向前向高看。
摄影师给毛泽东等领导人拍照,只能抓拍,不可能摆拍,谁敢摆拍这么大的人物?长期为毛泽东拍照的摄影师侯波说:“对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我们不可能“摆弄”他,只能寻找机会抓拍。”定格在照片上的图像,无疑是他们各自真实的精彩一瞬。
诗词文章里高瞻远瞩、雄视千古的大战略家形象,在这些黑白照片里具像成目光高远的大领袖神采了。
年轻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长征时走过了万水千山,经历了千难万险,豪情满怀要“倚天抽宝剑”,把昆仑“裁为三截”,东征时在“万里雪飘”中“数风流人物”的毛泽东,心志气魄之大,显然无人能及。在陕北根据地安定下来的毛泽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的灵魂人物,此时的他,脚踏着秦晋高原上的黄土大地,正放眼全国,为党和军队运筹新的胜利。
战略家毛泽东拥有盱衡全局的能力,更有眼观六路的视野。在延安,毛泽东的地理视野是陕北千沟万壑上的黄土高原,他的心理视野却可以远达全国乃至世界。自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漫长的13年时间里,除了在重庆谈判的43天,这位湖南人一刻也没离开陕北的黄土地,一直住在陕北的土窑里。虽然身在穷乡僻壤,但他的脑子却像有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超级雷达,对全局形势了如指掌,总能对中长期的“天气形势”做出准确预报,并能制定预防或避免灾害祸国殃民的对策。这有点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身居茅舍,躬耕南阳,却能预知刘汉的天下将“三分”。诸葛亮充其量算半个战略家,他“三分天下”的战略预言虽然实现了,但“入主中原,匡复汉业”的战略目标却成了泡影,自己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若拿他与毛泽东的战略智慧比,那就是如来佛与孙悟空之差了。
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中华大地乱成了一锅粥:国共喋血,日寇横行,欧美插足,国内外敌我友的势力犬牙交错,各方力量乱哄哄你争强来他好胜,发展演变的态势纷纭复杂迷雾重重,城乡大地的气氛紧张而诡异。当人们四顾茫然,看不懂形势,辨不清方向的时候,毛泽东总会登高远望,先知般为人们拨云见日,表现出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常常使人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日本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最大的一场劫难,几乎使我们亡国灭种。1938年5月,侵华的日军已经将我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攻陷,骄横的日本侵略者凶焰万丈,大有将中国这块大肥肉一口吞下之势。5月19日,位居南北方枢纽的战略要地徐州又失守了。这一败,击垮了许多人原本就很薄弱的抗日意志,中华民族的军心民志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等亲日派的骨头彻底被打软了,他们抛出了“再战必亡”的论调。于是,“亡国论”瘟疫般到处流传。国民党内有些天真者则幻想依靠外援迅速取胜,提出了“速胜论”。这些盲目悲观和盲目乐观的情绪,在共产党内也颇有市场。更多的普通民众,对中日之战的进程和前景更如雾里看花,备感迷惘,惶惶然不知所措。
这时的毛泽东,完成了新四军和八路军几个师到敌后开展游击战的部署后,悄然坐在了延安凤凰山下一孔窑洞里一张极其简陋的书桌前。他要写一篇叫《论持久战》的大文章,对中国军民抗战十个月来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
警卫员翟作军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写《论持久战》时的情景:毛泽东坐在窑洞里的书桌边,微弱的烛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他两天没有睡觉,只吃了很少一点东西,用毛巾擦把脸而不顾全身的汗水。笔记本旁边放着一块石头,他的手由于不停地写作而酸疼时,就紧握那块石头使手指得到松弛。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在毛泽东,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他一生一世都这样。
摄影师为写作《论持久战》的毛泽东拍下一张珍贵的历史性照片:窑洞里,纸窗前,毛泽东手执一管毛笔,正在奋笔疾书,神情格外专注。
青年毛泽东曾说“著书之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振笔疾书,知有著书,而不知有他事。”现在的毛泽东,正处在这种除了“论持久战”而“不知有他事”的状态。
毛泽东是一个痴迷写作的战略家,不仅注重演说和决策,还十分看重著述,“立功”“立言”两不误。现在,他要把自己对中日之战的观察和思考写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眼睛虽然盯着手中的笔尖和桌上的白纸,目光里脑海中一定有一幅中日战争发展变化的态势图。
9天后,毛泽东的卫士从窑洞里捧出一卷飘着墨香的厚厚的书稿,那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史上石破天惊的煌煌大著《论持久战》。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写作。半个中国已沦陷,抗战的前途有没有,抗战的道路怎么走,中华民族怎么办?对付国内众多军阀颇有一套的蒋介石,脑子里也是一盆浆糊,无数人期待一个真正实事求是的答案。
毛泽东时年45岁,正是精力最充沛的年龄。在写作《论持久战》的九天九夜里,他全身心投入,精力高度集中,常常废寝忘食。他曾经两天两夜连轴转,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深夜里依然在昏暗的油灯下不停地写啊写。警卫员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送了一次又一次,催了一回又一回,他就是顾不上吃。到了第七天的深夜,脚上的棉鞋被炭火烧着了,他竟毫无觉察,依然在奋笔疾书,直到脚被火烧痛了,他才突然发现。警卫员找来一双单鞋给他换上,他却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搞的?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就烧着了。”他两眼看着那双烧坏了的棉鞋,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继而又埋头疾书。写到第八天,因为持续劳累,体力过度透支,他感到头疼又旋晕,已经想睡觉而不能,只好请医生来诊治。
那9天里,坐在窑洞里的毛泽东,手中握着一支纤笔,眼前一定屡屡浮现侵华日军的凶焰,全国军民抗日的烽火。在他的眼中,中日两国的军力民力,中日之战的现状、过程和结局,都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的结论明确而简洁:“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他深入分析后指出:这场弱国战强国的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对于中国军民如何挺过这场战争最艰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毛泽东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等。
思想家的著作常会在不经意间流淌出流传久远的名言警句。像毛泽东的许多文章和著作一样,《论持久战》中有也有许多振聋发聩的“金句”:兵民是胜利之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些思想理论的真理之光,将会永远在人类思想的星空里闪耀。
写完《论持久战》,毛泽东走出窑洞,布满血丝的眼睛满是倦意。苦干了九天九夜,为苦难深重又备感迷惘的中华民族干成了一件大事,他的心情一定很兴奋。
走出窑洞的《论持久战》,像暗夜里的灯塔,照亮了无数迷乱的心。
逄先知主持编著的《毛泽东传》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这些异常清晰而符合实际的判断,回答了人们最关心而一时又看不清楚的问题,使人们对战争的发展过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论持久战》公开发表后,在国民党高层领导人中引发了一次极为强烈的“思想地震”,他们公认《论持久战》是一部上乘巨著。国民党军队中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从周恩来手里接过《论持久战》后,就一气读完了,他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佩服毛泽东的分析,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军事巨著,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他找到国民党的最高统帅蒋介石,竭力推荐,蒋介石也表示认可。国民党军委会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就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他建议美国政府“加快对华援助”,向中共提供有限数量的武器装备,加快胜利的到来。
蒋经国对《论持久战》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1940年的一个冬夜,他对几位同事说,这篇文章对于抗日战争的形势、战争发展的几个阶段、战争形式的运用,以及战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刻,有很大的预见性和说服力,读了叫人万分信服。他说他已经读过七八遍了,有时间还要下功夫去钻研。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史,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揭示的中国抗战规律和英明预见,《论持久战》因之名垂青史,成为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若干年后,《论持久战》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必读书。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设计和决断,是毛泽东的独门绝活,这本《论持久战》,只是他运用战略眼光观察分析预测中国和世界大势的无数实例之一。
毛泽东的厉害,在于他是知行合一型战略家,不仅有过人的战略思想,更善于把他的战略思想付诸实施并大获全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在重要的历史关口,最能显示毛泽东大战略家的过人之处。辽沈战役开打前,毛泽东和林彪围绕先打锦州之敌还是先打长春之敌的分歧,其实是大战略与小战略之争。林彪想的是东北战略,毛泽东看的是全国大局,一个“背负青天朝下看”,一个偏居一隅谋小局,这就是大战略家与小战略家的高下之分。战争进程和全国战局的发展,完全证明了毛泽东战略眼光的高远和决策的英明。
如果说中国革命的成功,确立了毛泽东中华民族战略家的地位,抗美援朝则展示了这位东方巨人世界级战略家的风采。
1950年秋末,朝鲜半岛战事急,美国悍然纠集16个西方国家的军队参战,又派飞机频频轰炸我东北边境城市和军民。海峡那边的蒋介石在台湾岛上兴奋得摩拳擦掌,天天想趁此机会反攻大陆,甚至向美国总统申请加入联军。
这时候,共产党立国还不满一年,人民共和国尚在襁褓中,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考验着新中国。
坐在中南海的毛泽东瞩目东北亚上空的战火,一眼就看透了美国反动派的狼子野心。几年前,美国反动派又是出钱,又是出枪,帮着蒋介石打共产党,不仅没有讨到半点便宜,反而丢掉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在华既得利益。如今又染指朝鲜战争,显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朝鲜与中国,只隔着一条不太宽阔而且浅浅的鸭绿江,“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啊!
熟谙历史的毛泽东更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老道理。朝鲜一旦落入美国之手,新中国的东大门就豁然洞开,我们就得在美国炮火的威胁下过日子,建设和发展将无比艰难。
强盗已经打到了家门口,打,现在要付出代价。不打,将来会付出更大代价。只有奋起反击,才能自保。
毛泽东的逻辑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从西北紧急接来了彭大将军,说服了政治局的多数同志。
为了新中国的战略安全,毛泽东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要和世界第一强国在东北亚下一盘影响百年的大棋。
毛泽东此举让美国和西方列强目瞪口呆,也惊呆了全世界。
熟悉毛泽东的同志知道,投身革命以来毛泽东决策无数,而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决策。弱国战强国,而且是离开本土,用极差的武器装备,在陌生的战场与武装到牙齿的陌生敌人作战,没有超乎寻常的战略胆魄,谁敢作此决策?
即此一举,毛泽东就可以跻身世界级战略家的前列。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是毛泽东成功的法宝之一。作出派兵入朝的战略决策后,毛泽东对怎样打赢这场战争,可谓精雕细刻。志愿军赴朝参战之初,毛泽东也是天天提心在口,不知多少次熬红了双眼!为了确保初战必胜,他制定作战方案时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半个月里每天基本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看地图,写文电。
三年后,骄横无比的美国人被打到了谈判桌上,灰溜溜跑到三八线上的板门店里,乖乖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一位美国将军羞愤地说,他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在美国人看来,这就是耻辱。
这是毛泽东为新中国在世界上打的一场奠基之战,立威之战。这一战,新中国打出了国威,中国军队打出了军威,也让全世界认识到,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从此后,在这个地球上,再无一个傲慢的西方大国敢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有非分之想,共和国的疆土上再无战事,新中国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至今还在享受这场战争带来的和平红利。
1954年,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汇报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成果时,坐在旁边的毛泽东注视着他的彭大将军,眼睛里充满了欣慰之意。
一个领袖人物有多伟大,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眼光有多远。我们常说毛泽东是高瞻远瞩的伟人,那么他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远?恐怕没有几人说得清,但也有人有过说法。在陕北时,一位美国记者与毛泽东长谈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走出窑洞后第一句就说:“我见到了一个走在时间前面50年的人!” 无独有偶,几十年后王震将军在晚年也感慨道,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
其实,毛泽东的目力比我们想象的更长更远,他的目力所及,往后可看万千年,向前还可再看万千年。1964年春,他在《贺新郎 读史》中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在他看来,人类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的石器时代的若干万年,只是人类的“小儿时节”。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历史观,语言清新而视角独特。职业历史学家读史,往往常在历史人物和事件里打转转,有人则陷入考据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我们的领袖毛泽东读史,最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勘破迷雾寻规律,所以能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常常三言两语就把历史的机理和规律说得明白晓畅,读罢一想,常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毛泽东有过于常人的哲学思维能力,这位矛盾学说的创始人看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总会站在历史长河的最高点,用矛盾观看未来,重在观察其基本矛盾,预测其基本走向。1956年,他对党的高级干部们说,一万年后,还会有矛盾。他甚至能看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晚年毛泽东说,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差别就是矛盾。他老人家那双超越凡人的慧眼,把千万年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看清楚了。也许,毛泽东有一双能看清天地人文中的暗物质的天眼。
毛泽东的火眼金睛是怎样炼出来的?当年帮助毛泽东工作过的史敬棠回忆说:“送到毛泽东处的报纸、杂志,毛泽东阅后将重要的加圈,示意大家都要用战略眼光综合国内外形势来看报纸,选择内容应当有助于分析社会各阶级的动态和观察社会经济、政治向何处发展的材料。这使我得到很重要的启示,终身受益不浅。”
这可是毛泽东几十年练出来的独门绝活。当年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他就天天读报,还仔细研究,他对熟悉的同学说:“报纸是活的历史的源泉。”读报纸,一般人看热闹,毛泽东看门道。通过分析研究报纸上的新闻信息,观察社会动态,判断天下大势,毛泽东的眼力常人望尘莫及。长征的落脚点在哪里?毛泽东就是在甘肃省宕昌县一个叫哈达铺的小镇里读报时找到的。
这当然是毛泽东拥有非凡战略智慧的原因之一,但绝非全部。有专家说,毛泽东是天赋极高之人。这种说法当然没错,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年轻时就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毛泽东酷爱读书,深入调研,善于分析,精于理论。有了这些要素,我们才有幸领略一个目光极其高远的大战略家风采。
藐视千难真如神
建国前的毛泽东照片,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记者斯诺1936年在陕北拍的那张侧面像。毛泽东穿一身灰布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他侧身而立,侧目而视,神情冷峻,眼神里那种藐视一切的自信和凛然之气,谁看了都会感到震撼。
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是毛泽东禀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色。这张照片,确实拍出了毛泽东特有的这种精神气象,无疑是毛泽东战争年代形象的一张经典照。几代中国人里,喜爱这张照片者多得数不清,就因为这张照片最能代表毛泽东那藐视一切的气概和神采。“文革”中,这张照片被制成各种像章,无数人戴在胸前,引以为豪。多少年来,每次与毛泽东有关的图片展览里,都少不了这张照片。
其时的毛泽东,住在陕北的保安(今志丹)县。自从在江西瑞金拍过几张照片后,人们再也没有见过毛泽东的图像,长征中的毛泽东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们只能从回忆录中猜想他的模样。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就看到走过了万水千山,经历了千难万险的毛泽东,内心有多强大。
保安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小县,却是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的第一个温暖的家。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带领红军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终于把大家带到了可以安定下来的陕北根据地。站在黄土高原上,对敌人,他藐视;对未来,他充满自信。他率领的红军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也最伟大的一次战略转移,那是死里逃生的传奇,是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史诗,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英雄主义精神,就在长征的枪炮声中轰轰烈烈铸成。从此后,这种精神就成了这个党和军队的精神基因,也成了我们的党魂、军魂和民魂。
诗人毛泽东以乐观精神写英雄气概,在他赠给斯诺后来多次写成书法作品的这首《长征》诗里,红军冒死跨越的万水千山,不过是些寻常事;从江西、湖南到广东、广西的大庾、骑田、越城等魏巍五岭,在他看来只不过像水面上吹起的细波小浪;巅连云南、贵州的乌蒙山虽然气势磅礴,在他眼中也不过是缓缓滚动的小小泥丸而已。“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主义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首只有56个字的诗作里被写得酣畅淋漓。
长征的红军来到六盘山下时,已经走出了“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危局,目的地陕北就在不远的前方,长征即将宣告胜利。时在仲秋,天高云淡,惠风和畅,毛泽东率红军将士登上山巅,瞩望南飞的大雁,“缚住苍龙”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在胸中滚滚激荡。
“屈指行程两万”,这一路的腥风血雨,千难万险,罄竹难书,惊心动魄,他都视若等闲。望着西风中猎猎漫卷的红旗,他心里想的已经是“缚苍龙”这样的大目标。
毛泽东写这首词时,他率领的中央红军虽已剩下不足万人,个个穿的都是破衣烂衫,可他就敢站在六盘山上向天问:“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他的底气何来?来自在江西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几次反“围剿”,来自遵义会议后他多次把死棋变活棋,让红军转危为安。秋收起义以来的近十年里,从井冈山到大西北,他和蒋介石明里暗里无数次过了小招过大招,已经有了成套的战略战术,而且几乎无战不胜,自然信心满满。“缚住苍龙”,在他看来不是能不能,只是迟或早而已。
两个月后,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的一次会议上讲到长征,又一次豪情勃发,“气吞万里如虎”:“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即将胜利的1935年10月,毛泽东接连写下3首诗词,这在他的诗词创作史上绝无仅有,可见他的心情何等豪迈又畅快。
这就是毛泽东的神采:水里进,火里出,备尝艰险,依然浅吟高唱,这是伟男子的真潇洒,大风流。
危险和艰难,几乎与毛泽东相伴一生,他却一以贯之地报以藐视。1927年的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无数次面对党内外、军内外和国内外的危情险境,哪一个难题都大得吓人,哪一个坎儿跨不过去,后果都不堪设想,但他的基本态度就是藐视,那是一种从骨子里发散出来的气息,绝不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也不是吹牛皮,说大话,他有这个底气。
毛泽东藐视千难万险的浩然底气从何来?来自他与蒋介石斗智斗勇屡战屡胜的实战经验。
自从毛泽东用枪杆子在井冈山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住在南京城总统府里的蒋介石“吃嘛嘛不香”了。应该说,蒋介石其人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还是很清楚的,也是有远见的。打坐在南京城里的蒋介石,清醒地看到了罗霄山脉中这股红色势力巨大的危害性,怕毛泽东割据的地盘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所以,蒋介石在消灭红军这件事上可算是毅然决然,费尽心机,不惜代价,决计要把这股红色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1928年1月起,蒋介石先是责令江西的国民党军多次“进剿”红军,“进剿”失败,又组织周边几省的军队合力“会剿”,结果是“剿”一次,败一次。1930年10月起,蒋介石索性改“进剿”为规模空前的“围剿”,前三次动用的兵力由10万增至30万。有一次,他索性亲自挂帅并请了洋顾问,称得上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了,然而还是越败越惨。
蒋介石为什么逢毛必败?他围剿红军,依仗的是兵多将广,毛泽东的反“进剿”和反“围剿”,却是既靠战术精妙,又靠兵民合一,几乎每一次都把蒋军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所以,虽然敌众我寡,毛泽东照样气定神闲,潇洒地指挥红军打了一仗又一仗,奇迹般地胜了一仗又一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红军的队伍,由初上井冈山时的900多人变成了4万多人。毛泽东还和朱德一起总结出了经典的游击战“十六字诀”。红军的地盘也由井冈山扩大到赣南闽西,后来索性在江西瑞金建起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中华民国的国中之国,毛泽东出任政府主席,公然在山沟里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唱起了对台戏,也给蒋介石的眼里插了个“大棒槌”。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中与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周旋了一年,他藐视蒋介石及其军队的底气就更足了。1947年10月10日,正在转战陕北途中的毛泽东,把共产党的军队的名称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党全军发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把解放战争引入我军战略反攻的新阶段。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在陕北吴堡县川口渡口乘一艘小船,东渡黄河,从山西临县进入晋绥解放区。
当毛泽东登上小船,即将离岸时,摄影师拍下了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坐在船舱里的毛泽东,穿着制服,头戴单帽,深情地回首凝望他工作和生活了13年的陕北山川大地,眼睛里写满了自信。
离开陕北前,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家王朝。”毛泽东说这话时,胸有成竹,底气十足。在转战陕北的这1年零5天里,他布的局,造的势,他指挥的一次又一次战斗战役,已经为实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个战略目标,创造了足够的主客观条件,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蒋家王朝,实际上被打成一只千疮百孔的破船了。
从陕北来到华北,在太行山下一个叫西柏坡的小山村的农家小院里,在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土屋里,毛泽东神一般策划并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周恩来后来感慨道:“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的142天里,歼灭了国民党军154万人,蒋介石在北平气得几次口吐鲜血。1949年3月“百万雄师过大江”后,解放军把红旗插上了南京总统府的楼顶,宣告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就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期间的一天,摄影师为毛泽东拍下一张照片。明媚的秋光里,毛泽东在住地的小院里悠然小憩。他穿一件浅驼色毛衣,非常惬意地坐在一个简陋的木制躺椅上,两眼欢快地望着前方,满脸都是灿烂的笑。也许,他刚刚制定了一个满意的作战方案;也许,他刚刚写完了那份“一纸吓退十万兵”的新闻稿;也许,他收到了前线传来的大捷报••••••总之,照片上的毛泽东显然心情极好,格外惬意。
这才是真人版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大战正酣,最高统帅的神态还如此怡然,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将风度吧!不过,用大将风度这么古老的词形容毛泽东这样人物的风采,显然不够档次,我们权且称之为奇伟人神采。历史演义中的曹操、周瑜和诸葛亮,哪个能这么洒脱!千古以来,也只有毛泽东这样的奇伟人才会在大战正酣时潇洒如此吧!
自信在胸意从容
窑洞外已是炮火连天,一颗重磅炸弹呼啸着落在毛泽东的窑洞前,霎时间遍地可见散落的弹片和烧焦的石头,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火药燃烧的辛辣气味。警卫员急忙冲进窑洞,刚要喊“主席”,眼前的情景让他立刻闭住了嘴巴:毛泽东端着茶杯的左手一动也没动,右手依然拿着一支笔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站在旁边的周恩来和彭德怀,目光一直追着毛泽东的笔尖。
这是1947年3月胡宗南军进犯延安时的惊人一幕。
毛泽东有一种心理优势是自信加从容。这种心理优势,使他在危急时刻有了几分常人罕有的优雅。有人拿来一块弹片给毛泽东看,他接过来掂了掂,一本正经地说:“哦,发财发财,能打两把菜刀呢。”一句话逗笑了在场人,刚才还紧张得冒烟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了。
几天后,已经踏上转战陕北之路的警卫员李银桥等在瓦窑堡听到青化砭伏击战的捷报时,才知道当时在炮声和硝烟中镇定自若的毛泽东,正和周恩来、彭德怀在制定青化砭伏击敌军的作战方案呢!
进犯延安的胡宗南军有26万人,此刻正气势汹汹潮水般向延安滚滚涌来,城区里的炮声不断。毛泽东在陕北的可用之兵只有2•6万人,比例是10:1。敌我兵力如此悬殊,延安形势如此危急,谁会想到毛泽东居然这样镇定从容!
这就是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黄河决于侧而意不乱”式的从容,井冈山上“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毛泽东,又回到人们眼前了。
危急时刻是考验人的意志力的试金石。惊慌失措,还是沉着应对,往往是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干大事成大业的分水岭。
这一回,毛泽东在从容撤离延安之前,在枪炮声中不动声色地给胡军布了个大口袋。青化砭一战,歼敌31旅的4000人,活捉了旅长李纪云。
转战陕北的毛泽东旗开得胜,南京城里的蒋介石心头一颤。
可惜,那时分军情急如火,摄影师不在场,没能拍下毛泽东等首长在隆隆炮声中从容不迫巧布“口袋阵”的镜头。
面对危情,毛泽东为什么这样从容?因为他自信。自信心越强,从容度就越高,正所谓智高人胆大。
毛泽东的自信来自屡战屡胜的战争实践。从井冈山到陕北,二十年来毛泽东和他的主要对手蒋介石大战小战不下百余回,几乎算无遗策,战无不胜,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已经炉火纯青。有了这一套制胜的法宝,对付蒋介石和他手下的骄兵悍将,就像老虎斗老鼠,自然会从容不迫。
转战陕北是毛泽东25年军事生涯里极为独特的一段亲自面敌的岁月,他只带了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依然是敌众我寡,依然是敌强我弱,依然是危机重重,但他的自信依旧,从容依旧 。一年零五天的时间里,他的手里只拿着一根柳木棍,身上再无寸铁,有时骑马,经常步行。他要用这支近千人的“昆仑纵队”和彭德怀2万多人的西北野战军,把胡宗南的25万大军死死地拖在陕北,不让蒋介石把这些兵力投往其他战场,以减轻我军在全国战场上的压力。
毛泽东多次与追杀他的胡宗南军遭遇,最危险的时候离胡军只有400多米,但他气定神闲一出招,就化险为夷了。看似如有神助,其实靠的是他自信判敌情,从容出奇招。
也许因为转战途中战事太紧,留下的图片资料不多,这一张照片最能反映毛泽东在危难时期自信与从容的神采。
毛泽东站在黄土高坡上,身穿棉衣,头戴单帽,一手拄着那根木棍,一手叉在腰间,望着陕北的沟壑梁峁,面带自信的微笑,眼里射出的是着自信与从容之光,全然不像战地留影,倒像是一个旅游者正在欣赏美景。看到全副武装紧紧围在他身旁和身后的几个卫士,才感受到肃杀的战地气氛。
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的经典瞬间,也只有他,才会在每日每时面临丢命掉脑袋的危情中,如此自信与从容。有一幅以毛泽东转战陕北为题材的油画,依据的蓝本就是这张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与发展的道路并非平坦无阻,有时甚至荆棘丛生,欢笑与忧愁常常交替出现,毛泽东总是把他的自信与从容,浓墨重彩地写在“换了人间”的祖国大地上,写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中,写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与荣光中,写在意气风发的诗词里,写在畅游江河湖海的洒脱中,给他领导的党和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和平时期,毛泽东以另一种形式表现他的自信与从容。1956年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来到武汉,第一次畅游长江,居然游了两个多小时。卫士长李银桥回忆说,毛主席“游泳就像散步一样轻松自如,一边和我们警卫人员及护泳的运动员谈笑,一边侧着身子优哉游哉地划水。高兴时,还扎个猛子,然后露出水面,在水中点上抽烟。”护泳的人们也见识了毛泽东超凡的水中功夫,他在长江里给他们表演立正、稍息、睡觉、坐凳子,江面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摄影师为毛泽东首游长江拍下的照片中,有一张最能彰显毛泽东自信与从容的伟人气象:毛泽东的头首仰而微侧,姿容沉雄,双手正在悠然划水,两眼瞩望远方,似有所思,看一眼便知泳者非凡人。
那一天的长江武汉段水温很低,只有21摄氏度。比毛泽东小23岁的中央警卫团张耀祠游了一小时,就因肚子凉得难受上船休息了。他劝主席上船休息一会儿再游,毛泽东摇摇头说:“还早呢!起码游两小时。我不要休息,水里也是休息。”
为了纪念第一次畅游长江,毛泽东写下了广为传颂的《水调歌头 游泳》,抒发了他畅游长江的豪情与浪漫,构想了长江两岸宏伟的建设蓝图: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极目楚天舒”一句,写活了毛泽东眼界的高远和胸怀的阔大,自信从容之意也蕴含其中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一句,把伟人自信与从容的心态叙写得淋漓尽致。古来的诗人成百累千,这么大气磅礴的诗句,也只有毛泽东能写出来。本来是诗人抒自家豪情的这一句,却成了无数人追求的生存境界。
在赣南闽西的游击战中,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在惊心动魄的转战陕北中,在挥师决战的三大战役中,在震撼世界的抗美援朝时,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大业中••••••跋涉在漫漫长路上的毛泽东,数不清经历过多少“风吹浪打”,却始终以“闲庭信步”的超强心理搏风击浪,目光里从来不见沮丧和萎靡,只有自信与从容。
即使到了暮年,遭遇了林彪事件的冲击,毛泽东的身体日渐衰弱,眼睛里的自信与从容之光也未消散,只是显得更加深沉睿智,因而更加撼人心魄,那是常人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
在1972年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那张著名的照片里,毛泽东站在他的书房中央,用近乎审视的目光注视着这位世界第一大国的总统。曾经高傲的美国总统,此刻如同学生见到了老师,谦恭地深深弯腰,低眉垂首。毛泽东的目光很平和,这平和更显出一种大自信。
在接下来被尼克松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谈话中,这位超级大国的元首被东方巨人毛泽东的自信与睿智彻底征服。一周后,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从“别了,司徒雷登”到“来了,尼克松”,东西方两个大国在互相隔绝23年后,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历程。尼克松访华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却震惊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他后来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访华,是暮年毛泽东导演的精彩得令世界目眩的一场经典级外交大戏。从1970年10月1日邀请他的老朋友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并特意安排其站在他身边,到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基辛格秘密来华,再到1972年2月21日在中南海书房会见尼克松,一切都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他既自信,又从容,关键时刻绝不坐失分秒,把他的政治和外交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也为人类外交史创造了一部神话剧般的“样板戏”。
垂暮之年的老人家,虽然健康不佳,依然雄心不减,他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气力,扬起他那双曾经无数次挽狂澜于既倒的巨手,推倒了横在中美两国之间的那道厚厚的铁幕,改变了二战以来世界政治外交的格局,为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拓出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也拉开了中美苏(俄)“三国演义”这场旷世大戏的序幕。
从少年时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到青年时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再到1974年的“三个世界理论”,在毛泽东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无论事业的航船行驶在风平浪静中还是暴风骤雨里,毛泽东的眼睛里从来都放射着自信与从容之光,让他的每一个追随者不迷茫,不动摇,这也是毛泽东独有的一大魅力吧!
演讲时节眼神美
毛泽东既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统帅和文章大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大师。他把这些形象高度完美地合而为一,向世人展示了迷人的复合型领袖神采,给他的魅力又添光彩。大作家丁玲晚年多次对人说:“毛主席的魅力,在延安的时候,哪个人不服?”
演讲时的毛泽东,动作千姿百态,表情生动多样,眼神更是美不胜赏,听他演讲,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观点,丰富的表情,多姿的手势,还有出人意外的妙语,幽默风趣的表达,更让人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般的享受。对许多干部来说,听一次毛泽东的演讲,就受到一次中国特色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洗礼。
那时的共产党还是个穷党,毛泽东身为党的最高领袖,却常年穿着补丁衣裳,1945年到重庆谈判时,他连一块手表都没有。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毛泽东在演讲时展示他无穷的魅力。窑洞前、操场上、礼堂里,毛泽东就经常身穿打着千姿百态的补丁的土布衣服,神采飞扬地作演讲。再土再破的衣裳,也掩不住他演讲的非凡魅力,更包不住他那气压山河的伟人气象。
毛泽东与蒋介石,一个常常粗布破衣,一个总是锦衣华服,要么就戎装笔挺,一看就知道他们代表两个不同的阶级。在山沟沟里指挥千军万马又铸造思想利剑的毛泽东,衣衫虽破,自有别样的风流。《毛选》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名的“老三篇”,就是他演讲的杰作。“老三篇”的篇幅不长,却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教科书,每一代人都该认真诵读,潜心领会,奉为做人做事的指南。《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煌煌大著,也是他先演讲、后修定的成果。《毛选》四卷里的156篇文章,112篇写于陕北的窑洞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就诞生在陕北简陋的窑洞里。
在各种场合演讲的毛泽东,有时倒背双手,目视听众;有时两手叉腰,有时一手叉在腰间,一手大幅挥动,有时双手向前,扬眉举目;有时又望着台下,屈指数数,似在娓娓低语。他的表情,时而严肃庄重,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天真活泼甚至有些俏皮。他的目光,时而坚定,时而温和,时而犀利,时而高远。那表情动作和眼神,常常生动得令人迷醉,一个气象万千的领袖形象,就这样在一次次精彩的演讲中跃动。
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自出席会议并且讲话,谈论的当然是重大而严肃的问题,但他不是板着脸孔说到底,他特别擅长亦庄亦谐,特别善于掌控听众情绪,他能让会场的气氛该严肃就严肃,该活泼就活泼,该热烈就热烈,该激昂就激昂,他有这个本事,是已经进入演讲的“自由王国”里的极个别人之一。许多外国记者甚至外国首脑,只和毛泽东交谈过一次,就对毛泽东终生服膺。
1942年冬,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前给高级技术干部讲话时,头戴八路帽,身穿粗布袄,不知说起了什么雅俗同乐的故事,或是打了一个极为美妙的比喻,他的左手指向前方,眼睛看着远方,满脸是开心又略带俏皮的笑,坐在小凳上的听众望着他,也在开心地笑。演讲者和听讲者,笑成了开心快乐的一团。看到这类照片,联想他创造的一个个军事政治奇迹,你会觉得毛泽东是神人,也是凡人。
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是许多领导人讲话作报告的常见病。前几年,“领导在台上作报告,干部在台下睡大觉”的现象屡屡可见。好事者将这种场景拍照后传上网,每次都能引来网民们的一片声讨,批评家的矛头齐刷刷戳向在会场昏然大睡者,指其为官场之耻。奇怪的是,似乎没人问过:为什么台下有那么多干部在领导讲话时公然酣睡?领导讲话你睡觉,当然有违纪律,但如果领导在台上官话连篇,味同嚼蜡,不能引起人们盎然的听趣,听众席里的昏然而睡者也应无大错。毛泽东演讲时,谁人会在台下睡大觉?只怕是唯恐漏听了一词一句。
毛泽东这样的领袖,有火焰般的激情,钢铁般的坚毅。他演讲时的思想观点和表情动作,常常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一张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报告时的照片上,他的右手向前挥动,目光里洋溢着勇往直前的澎湃激情。也许,他正讲到让人热血沸腾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一段,那气势,那表情,那眼神,绝对震撼人、鼓舞人、激励人,难怪当年许多老革命都抱定“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赴汤蹈火也不怕”的决心和信念。
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 成立了!”
面对广场上的30万军民和全世界宣布新中国的诞生时,毛泽东没用讲稿,他表情庄严,目光深邃,语速舒缓。短短18个字,用他那特有的高亢沉稳又抑扬顿挫的湖南普通话讲出,更有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至今听来还让每一个中国人热血沸腾,倍感自豪。
这短短18个字,毛泽东把它分为5节,宣告时每二三字或五六字一顿,真是妙到了绝佳,播音界称之为“十八丽珠”,一直将其奉为经典。
建国后,毛泽东成了新中国的大领袖,领导的人民有好几大亿,出席会议并讲话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他的演讲水平进入新境界,影响力也由党内而至党外、国内而至国际,变得越来越大了。
1957年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著名讲话后,又召开了全国宣传工作会议。3 月12日下午,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讲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时期”、“知识分子问题”和“关于为人民服务”等8个问题。讲话结束后,会场上报以热烈的掌声。
亲自聆听了毛泽东讲话的著名作家和翻译家傅雷,无比激动地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动情地写道:“毛主席的讲话,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语速恰当,间以适当的停顿,笔记无法传达。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
傅雷在家书中没有描绘毛泽东讲话时眼神和目光的魅力,这让我们感到小有缺憾。但从他这一段精彩生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毛泽东讲话时,他的眼睛一定也会说话,他的眼神该是多么丰富多样,他的目光的感染力该有多么强烈!
还是在1957年,正在苏联参加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毛泽东,利用会议休息的一个星期天,来到莫斯科大学,看望了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向这些青年才俊作了一次极为精彩而影响深远的演讲。
那一天是11月17日,那一天莫斯科的太阳格外耀眼,初冬的莫斯科很少有如此美丽的景致。留学生们听说毛主席要来看望大家,心情格外激动。留学生能在异国他乡见到自己的领袖,领袖在异国他乡见到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毛泽东和3500多名留学生都笑得合不拢嘴。
毛泽东望着坐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的留学生们,眼里全是亲切和慈祥,这目光照得留学生们心里暖洋洋。他开口就说:“同志们,我问你们好!”接着他右手轻轻一抬向前推动了一下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为什么说世界是你们的,而不是我们的呢?你们看,我们这些人都老的不成个样子了嘛!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谁也没想到毛泽东会讲出这么一段令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话,留学生们个个激动万分。
毛泽东接着又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有朝气,我们有暮气,这叫各有长短。”此话一出,惹得大家都笑起来了!
在一阵又一阵欢快的笑声中,毛泽东像谈家常似地向留学生们介绍了国内外形势,谈到国内正在进行的整风运动时,他又说:“八年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是有的。这次整风就是要改正这些缺点和错误,所以是一件大事,我们要认真地改。同志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毛泽东笑眉笑眼地对留苏学生说的这些无比亲切又暖人心肺的话,像长了翅膀的春风,很快就传遍全国,传诵至今,还将世世代代传诵下去。每一代青年人,都会从毛泽东这些既是领袖又像长辈说的话里受到鼓舞,得到力量,感到巨大的温暖。
一位留学生在记录毛泽东这次讲话的笔记中,特意把“世界是你们的”这句话用大字标出,并在每个字的下面加了着重点,又在这句话的后面画了两个惊叹号,可见毛泽东这句话当时在留学生们心里产生的反响有多大。
现在有些演说家演讲时也讲究互动,那一天毛泽东在主席台上和3500多名留学生讲话时,没有正襟危坐,而是站在主席台上,与台下的听众有问有答,频频互动。他既像作报告,又像拉家常一样和留学生们说话,互动得亲切而热烈,随便又自然,特有中国味。
说是毛泽东在作报告,其实更像领袖和留学生在集体聊天,聊得轻松愉快,愉快得让人只嫌时间过得太快,礼堂里欢快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热烈的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
这就是毛泽东演讲的魅力,表情丰富,风趣幽默,如话家常,亦庄亦谐,随时会迸出出人意料又富有哲理的妙语,谁能不为之倾倒呢!
毛泽东和中央代表团的领导们走了,留学生们还久久地沉浸在幸福的回味中,一直到永远。
曾经在延安无数次为毛泽东拍照的摄影家徐肖冰晚年回忆说:他演讲时的语言和表情、动作,就,是“一首神秘而磅礴的诗”。“毛泽东那种湖南腔调在北方人听来又像一首歌曲那样迷人。他的成功和业绩配了那身旧衣服上的大小补丁,使他更加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迷雾中。他可以恰到好处地做出一些简捷的手势,可以激情澎湃地将头向侧方一甩又一甩,让满头长发像黑色的火焰一样闪烁起来。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让所有听课的人同他一道高兴、感动或者悲哀、愤怒。我在捕捉镜头时,深深感觉到,他之所以能鼓舞起群众的心,是因为他本人首先为他所奋斗的理想所激励,他头脑里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
开心最是与民乐
毛泽东心中的上帝是人民群众,他说“人民是我们的活菩萨”,他的最亲最爱是老百姓。共和国的国名、政府和军队、警察、银行、钱币甚至纪念碑和大会堂等等,他都冠以人民之名。他对敌人很霸气,对人民很和气,眼里全是“菩萨低眉”般的亲切慈祥,与他“让一切内外反动派去发抖吧”的“金刚怒目”判若两人。
开国大典上,广场上的人民喊“毛主席万岁”!他回敬“人民万岁”!他对卫士长李银桥说:“人民喊我万岁,我也喊人民万岁,这才对得起人民呀!”封建时代的皇帝,哪一个给人民群众这么高的待遇?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全心全意热爱人民。看毛泽东的无数照片,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性现象,只要和老百姓在一起,他就特别惬意,笑得特别开心特别快乐,这种时候的他,“幸福指数”显然最高。
从北京到全国,毛泽东每到一地,再忙再累,都要抽时间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警卫人员常常拦都拦不住。他和警卫人员的矛盾往往因此而起,他多次对他们说:“哪个群众会害我?”“不要阻止我接触群众。”来到普通人群中,他就变成了人民群众这个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当然是最亮的那一滴水。
毛泽东和各级领导干部在一起的时候,有认真的调查,谆谆的教导,当然也有亲切的关怀,常常显得比较严肃。一旦和普通群众在一起,他就如鱼在水,其乐融融,满脸满眼都是笑,群众很幸福,他似乎比群众还幸福。
这一张照片里,毛泽东头戴一顶竹编凉帽,正在南方农村的一片菜园里与一个青年农民和中年妇女聊天,不知谈起了什么可乐事,那位小伙子望着领袖放怀大笑,毛泽东看着年轻人开怀大笑,中年妇女对着镜头哈哈大笑,三个人一个比一个乐,六只眼睛里都充满了快乐之光,空气似乎也跟着他们欢快地笑。
毛泽东最喜欢和群众在一起,也最善于和群众打交道。还是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刚刚20几岁的他,就和一位同学结伴化妆“行乞”,接触了上到百里侯县太爷,下到贩夫走卒和僧侣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学会了和各种人打交道。投身革命事业后,他又是全党第一个深入农村做调查研究的人,被誉为共产党的“调研之父”。正因为把根深深地扎在群众之中,他深知人民的伟力。他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在延安,日理万机的他有时会抽点时间,走出窑洞,在宝塔山下散步,碰到几个农民,便会停下脚步,和他们谈笑风生拉家常。对他而言,这既是休息,也是调研。斯诺在延安时,就多次看到毛泽东在街头和农民随意拉闲话,这是他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这一张1939年的照片里,毛泽东正和延安杨家岭的一个农民聊天,那位头裹着羊肚子手巾的老农肩上还扛着锄头,旁边站着几位同样装束的老农民。毛泽东笑眉笑眼,双手叉腰,正在向这位农民提问,不知是问老农的庄稼长得好不好,还是问今年的收成多不多。毛泽东笑着问,老农笑着答,旁边的几个农民微笑着听,画面温馨和谐,其乐融融。
在毛泽东和这几位杨家岭农民聊天的另一张照片中,毛泽东放下了双手,笑得更开心了,旁边的几个农民个个在笑,一位白胡子老农把脸笑成了一朵大菊花。
也许是从小受母亲信佛的浸润,而他又极爱母亲,中老年后的毛泽东,面相里常有几分慈光。尤其是和普通群众在一起的时候,他慈祥得像佛陀,亲切得像家人。他对老百姓的慈爱和尊重之心,发自肺腑,溢于眉眼。
1958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来自新疆的维吾尔农民库尔班••吐鲁木。毛泽东紧紧地握着库尔班•吐鲁木的手,十分亲切地笑着,眼角眉梢都洋溢着满满的爱。满脸花白胡子的库尔班大叔戴一顶小花帽,万分激动地望着他的“救星毛主席”,憨厚又虔诚地笑着。库尔班比毛泽东大10岁,细看毛泽东望着这位维吾尔大叔的表情和眼神,亲切中含有几分谦恭。世界各国的元首接见平民百姓时,有过这样的表情和眼神吗!
毛泽东接见库尔班的背后,有几段极富浪漫色彩又感人至深还跨越世纪的故事。库尔班大叔是和田地区于田县的一个农民,家在距首都北京最远的昆仑山下,解放前,他是巴依的长工,一家人受尽了巴依的欺辱,害得他妻离子散,在深山里躲了十几年。解放后,他分到了田地有了房,过上了幸福日子,他知道恩人是伟大的共产党和毛主席。
库尔班最大的心愿是见到北京城里的毛主席。1956年,库尔班大叔决心“骑着毛驴到北京,去见救星毛主席”。库尔班真的骑着毛驴出发了,他不知道昆仑山下的于田离北京有上万里路,但县委书记知道,他赶紧派人把库尔班截了回来,并且告诉他,从于田去北京,要穿40个沙漠,跨40个戈壁,翻40座大山,过40条大河。要想到北京见毛主席,就要好好劳动,争当劳模。两年后,库尔班大叔成为劳动模范,终于随新疆的一个代表团来到北京城。
库尔班见到毛泽东时,激动地只喊了一句“斯拉木毛主席(毛主席万岁)”!就因为语言不通,再也说不出话了。善解人意的毛泽东握着库尔班的手,叫来翻译,与这位维吾尔老人交谈了十几分钟,详细询问了他的名字、年龄和生活情况。库尔班把毛泽东领到一只藤条圆桌旁,指着几样干果,通过翻译告诉毛泽东:“这是我从于田特地给你做的。”毛泽东仔细看了他带的礼物,真诚地说:“谢谢你!”谁也没料到,第二天,毛泽东派人给库尔班送来了礼物,还专门为他题了一幅字:“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田。”
毛泽东接见库尔班的这张经典照片,领袖对维吾尔人民的大情大爱,在那个年代传遍了全国。毛泽东逝世后,大画家黄胄以库尔班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为题材,创造了巨幅画作《日夜想念毛主席》。后来,新疆和田市以这幅照片上的经典表情,制成了大型雕塑,矗立在和田市中心的团结广场,作为和田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成为和田地区永久的标志。
2014年11月16日11时,当新疆第一列动车驶出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时,人们看到,库尔班大叔的孙子亚森•买买提明•吐鲁木,特意带着爷爷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登上列车。当地媒体把这事儿一报道,在网民中又传为佳话。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毛泽东一生曾经无数次和无数群众在一起,影响最大最久远的,大约要数这一次。那时的毛泽东还是国家主席,一位国家元首拉着一个普通农民的手交谈十几分钟,无疑创造了人类历史的最高记录。
库尔班的笑脸,毛泽东的笑眼,永远活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心中,也成了全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传颂的佳话。
在北京接见库尔班一年后,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沉浸于浓浓的乡情之中。在韶山学校,戴上红领巾的毛泽东风趣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看,我年轻多了,现在我成少先队员啦!”洋溢着幸福感的少先队员们簇拥在毛泽东身边,就像葵花和太阳,新华社摄影记者侯波“咔嚓”一声按下快门,把这个精彩瞬间变成了永恒。少先队员们个个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佩戴着红领巾的毛泽东也笑得很灿烂。他似乎返老还童了,眉眼都笑弯了。
毛泽东从家乡这些蓬勃向上的少先队员身上,看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他打心眼里高兴啊!毛泽东对韶山学校的校长说:“少年才是祖国的花朵,人民的希望,一定要培养好。”
领袖爱人民,爱得真诚而深沉,人民也真心爱戴自己的领袖,即使他有过失误甚至错误,人民依然衷心爱戴他,老百姓们都知道,他是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袖。
三
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40年了,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然有很多人爱他,也有些人恨他,爱他恨他的人,都很热烈而且坚定。只是,爱他也罢,恨他也罢,他就是他,一位千古一见的奇伟人。40年来,他的伟人形象屡遭风吹雨打,依然巍峨如昆仑泰山,真心崇拜他的人不减反增。
如果你没理想没追求,甘愿碌碌一生,那就免谈。如果你有理想有抱负想成功,那就花点时间踏踏实实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现代人个个渴望成功,横看竖看,千古以来,中国人中最大的成功者不是毛泽东吗?
毛泽东一生的功业,写在党史国史军史和中华大地上;他的思想文章,印在厚厚的几十卷文集里,有2200万字之多;他的文学成就,编在诗词集里,虽薄犹厚;他的襟怀、气度、境界和情趣,留在无数照片和影像资料中,煌煌然,浩浩然。全方位研读毛泽东的资料,显然不现实,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确实很难找出大块时间。
看毛泽东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读这些珍贵史料里的毛泽东,不失为研究学习品悟毛泽东的一个切入口,图文并茂,大约不太费力,也算是举重若轻之一招吧!看毛泽东从年轻到老年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面对不同对象时的眼睛和眼神,以及表情动作,只要用心看,必能有所得悟。
现在可以看到的毛泽东照片,始于1913年,终于1976年,时间跨越20世纪的三分之二。1927年至1935年这8年间,他奔波于井冈山、瑞金和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之间,战火纷飞,戎马倥偬,九死一生,没时间也没条件照相,图像资料几乎为零。1936年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广阔,他的足迹则由陕北而西柏坡而北京以至苏联,照片也越来越多。
照片里的毛泽东,有时在开会,有时在讲话,有时在交谈,有时在写作,有时在读书,有时在散步,有时在游泳,有时在打球,有时与家人在一起享天伦之乐,许多时候与常人也无异。伟人的风采,常人的情趣,构成了一个可敬又可亲的伟大领袖形象。
毛泽东的影像资料,建国前很少,解放后很多,上网就可以搜到许多。看一段他的视频,常使人感慨良久。那神态,那气度,那气场,音容笑貌里,举手投足间,都是伟人气象,绝对震撼人,也只有他才有这种震撼力。他的思想、文化、胸怀和气格等等已经达到了那个高度,如山自巍,如海自汪,也像太阳灿烂月皎洁,一切都浑然天成了。网上有一段毛泽东上世纪六十年代主持一次会议的视频,许多人都看过,有网友在留言中三呼“霸气”!
纵向看毛泽东,伟人也有青涩时。在1913年的那张“处女照”上,毛泽东的眉眼样貌还带着浓重的青涩味。那一年,他刚刚20岁,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还是个莘莘学子,虽然在同学圈里已有了“毛奇”的雅号,但第一次面对摄影机黑洞洞的镜头,这位从乡下初到大城市的青年才俊,表情显得很拘谨。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对镜头时,哪一个都比当年毛泽东轻松自如。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照片里,最漂亮的数1925年广州留影的那一张。那一年,毛泽东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在共产党这一面,他也是建党初期活跃的实干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革命家了。他穿一身长衫,拍下这张标准像。相片上的毛泽东面容清秀,两只眼睛大而炯炯有神,英气夺人。几年前,在北京军搏的一次展览上,一群中学生参观时,有个学生看到这张照片后,当场惊呼:“真没想到,毛主席年轻时这么漂亮啊!”
1936年后的毛泽东,从斯诺拍的那张头戴八角帽的半身红军照起,伟人风采越来越丰满,也更多姿多彩,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他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已经亦人亦神了。
1976年9月9日那天以后的照片里,他静静地躺在水晶棺里,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身旁是一群又一群顿足捶胸哭得哀痛欲绝的老百姓。全中国的人那几天都在为永远失去他而哀哭,联合国总部当天就为悼念他降下半旗,各国首脑纷纷发来唁电。这位从湖南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家少年,实现了人生最后的大辉煌。
调研、讲话、写作、读书、思考,是毛泽东一生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内容,正是这些成就了毛泽东的丰功伟业。他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书使人聪明”,“没有书就没有我毛泽东。”
毛泽东成功的方法有许多,每一种都可以拎出来做题目写成厚厚的博士论文,但读书和写作无疑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毛泽东的照片中,有一部类就是他在读书或写作。无论是在窑洞里还是飞机火车上,读书和写作时的毛泽东,神情都格外专注,目光特别集中,窗外的一切纷乱都无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共产党的领袖中,最忙最累的当数毛泽东和周恩来。周恩来经年累月忙于巨量的内政外交事务,真正是日理万机。调研决策开会讲话之外的毛泽东,总是在读书或写作,这两件事占去了他生命中最多的时间。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安宁的时期,他经常没日没夜孜孜不倦地用眼读书,用脑思考,用笔写作,读书以广博知识,思考以认识世界,写作以传播真理。
研究毛泽东的大专家陈晋曾经有一个极为浪漫的设想:有一天,上帝对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说,中国是个大国,事情太多,你们几位太累了,给你们放一天假,想干啥就干啥吧!于是,周恩来兴高采烈地做了一桌佳肴,请赵丹等电影明星们来西花厅聚会。邓小平满心欢喜地回到家里,享受和儿孙们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毛泽东的选择是悄然回到中南海,继续在书房里默默读书。天底下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爱读书的人了吧!
毛泽东嗜书如命,一生与书形影不离。离京视察时,最重要的行李不是别的,而是几大箱书,走到哪里,读到哪里。晚年,他的眼睛患了白内障,看不清书上的字,就请人读给他听,以听代读。他自己的藏书就有8万多册,堪比一个小图书馆。他最爱读的书是《资治通鉴》,几百万字的巨著,他读过20遍左右,恐怕没几个教授有资格跟他争第一。有一次,他指着《资治通鉴》对工作人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古为今用的治国策,关键是要开窍。”
真是一语点醒万千读书人!读书之难确实不在于读。书是个静物,不蹦不跳不闹人,人人都可以随时捧而读之。读书的难点正在于毛泽东说的“要开窍”,“开窍”了就能学而有得,得而能用。我们的问题往往是读了一大堆书,但没“开窍”,没读透,不会用,书是书,我是我,两不相干,要么就变成了书呆子或教条主义者。现世国人中的“读书无用论”者,其实多是不会用书的受害者。自己悟性差,读了书不会用,怎么能赖书是无用物呢!
读书怎样才能“开窍”?还得向毛泽东学习,学习他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那就得放下图片,找来原著,用起“笨功夫”,边读边悟。
毛泽东读书的厉害,在于他会读两套书,一套是有字之书,一套是无字之书——社会这个天书。更厉害的是,他能把这两套书读厚了,又读薄了,而且能联系实际读,读有所得,得有所用,活学活用。
从照片和影像资料里学习毛泽东,肯定可以找出他老人家成功的一些秘密,但最大的成功秘密,也许是他写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一段话: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一生以此律己,也以此律人。中国人自古认为道胜于术,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五个一”,就是做人的人间正道,也是求得成功的根本之道,其他都是“术”,他就是一个“只有主义之争”,而没有私敌的人。舍道而求术的人,重术而轻道的人,终究难以得大成功,“赢”来的东西最终还会输掉,贪官们走的就是这条路。
58年前,毛泽东在《送瘟神》一诗中高度赞扬并深切呼唤“六亿神州尽舜尧”,这可能就是他年轻时“改造中国”的奋斗目标。
如今,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那双略显忧郁的眼睛,日夜期待中华大地上出现更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愿意做一个开国领袖期待的人吗?
申尊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