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我做慈善是有私心的(3图)

发布时间:2010-01-23 00:21 |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9年12月4日 第B03版 | 查看:2979次

  杨澜:在前晚举行的“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礼上获“慈善明星奖”

杨澜行事低调

毛宁献唱《爱是一种力量》

毛宁

  本报记者 章琰 摄影/魏辉 刘伟

  “爱是一粒种子,藏在你我心中,只是等待一个开花结果的机会。”前晚,在由南方电视台与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礼上,获得“慈善明星奖”的杨澜发表了这样的获奖感言。

  从最初零星地帮助贫困者,到成立“阳光文化基金会”、将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收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慈善对于杨澜,已经由“情感的冲动”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手捧奖杯的杨澜表现出了一贯的低调:“因为自己是公众人物,做一点事情人们都知道,还给我颁奖;想想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真的是很惭愧,我对他们表示由衷地敬佩!”

    【理性化】

  应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领奖时,杨澜语出惊人:“我做慈善是有私心的!”一片哗然之后,她娓娓道来:“首先,慈善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慈善行为,我担心自己会迷失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其次,我是一个母亲,我一直教孩子要有道德观念,言传不如身教。”

  “过去我们总认为,做慈善需要的是一颗善心,很多人把它看作‘一时兴起’;但是慈善业要发展,必须要将这种感性的冲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智行为。”杨澜发现,凡是遇到海啸、地震这些灾难性事件,捐款就会暴增,灾害频出的2008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通常每年能筹集到70亿元善款,但去年一年就达到了700亿元,足足增长了十倍!慈善金额上下起落这么大,证明这个国家的慈善事业还有问题,也证明多数人停留在感情冲动的阶段,还没有将慈善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制度化】

  需要懂商业和高透明度

  2003年,杨澜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当年交出的第一个提案就是《完善中国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的生长环境》,“做慈善不是只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应该懂得商业运行的基本规则”。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慈善机构大多仍跟不上商业运作:“国内多数慈善机构的管理人员是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是教师、学生、机关人士,他们的金融知识非常缺乏。而慈善组织缺乏透明度的财政制度,也让很多有心捐助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四川大地震时,有的慈善家不得不去灾区当监工,监督水泥、钢筋用的什么料,地基牢不牢。”杨澜呼吁:“我们需要一个有能力管理上千亿元慈善金的组织,还需要慈善事业的高透明度,让捐助者看到花在了哪里。”

  【大众化】

  并非政府或富人的专属

  在杨澜眼里,慈善不是“排着长龙向募款箱里投入百元大钞”,而是“打到家里的认捐电话”和“义工们在风雪中敲开你的门,向你不厌其烦地讲解募款目的”。“国内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外企捐得比内企多,内企捐得比民众多,只有2008年的冰灾和地震扭转了这种格局。”对比美国,杨澜认为中国的慈善业并未在大众中普及:“美国有巴菲特,有比尔·盖茨这种大慈善家,但普通人捐款数额还远远高于富人。”

  数据显示,中美人均GDP相差38倍,但人均慈善捐款额相差7300倍,对此杨澜认为症结在于没有全民参与。她一再强调,慈善不一定要靠政府包办,也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属:“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理解成慈善。比如帮助邻居家的老人,照顾没人照料的小孩,为灾区人民送棉被、筹捐款,这些都是慈善。”

  【链接】

  毛宁以李亚鹏王菲为榜样

  “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礼上,毛宁作为表演嘉宾在晚会上献唱了活动主题曲《爱是一种力量》。

  热衷于各项慈善活动的毛宁表示:“慈善活动不论大小,我都会积极参与,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量。在这方面,李亚鹏、王菲夫妇是最好的榜样,他们帮助了很多残疾儿童。”

  被问及会否也像李亚鹏王菲一样建立一个慈善基金,毛宁说:“首先,能力有大小,其次,媒体最有号召力,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