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8 18:59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17 08版 | 查看:1177次
刘成友 李校山
①
②
图③:奔驰的中国高铁。人民视觉
④
图⑤:李尚奎时期的铁路“千人大会战”。资料图片
图⑥:李尚奎时期大修工人更换铁轨。资料图片
编者按:外出度假,高铁宛若游龙奔驰在广袤大地。可曾想到,穿山越岭的沿途风光、惊艳世界的“中国速度”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铁路维修工人。他们或许隐匿于大众视野之外,但从未缺席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从洋镐、耙子到连续走行捣固车,李尚奎、李振、李钢三代人40年脚踏实地工作在本职岗位上。
日前,济青高铁枢纽工程济南东站附近工地,济南工务机械段31岁的李钢,正在操纵着大型道岔捣固车完成线路维修作业(图①、图②,王玉建摄)。线路捣固作业是为了使铺设在钢轨和枕木下的石渣均匀密实分布,保障列车平稳运行。
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李钢的爷爷李尚奎从老家枣庄颤颤巍巍来到工地,专门看看孙子的工作。轰隆隆的黄色大机车,极高的工作效率,让86岁的老人震惊不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子,今天真是开了眼界!”
巧合的是,他们祖孙三代人,都是铁路线上的大修“工匠”。
1952年,爷爷李尚奎成为线路工的一员。“洋镐、耙子、叉子、铁锨”组成的“四大件”,是线路工人的必备工具。当时所有的工作全部依靠人工完成。
“线路上全是人,一眼望不到头。三伏天,几百斤的钢轨肩扛手拉,一干就是一整天。如果中暑晕倒,就抬到旁边休息一会儿,起来接着干。”李尚奎回忆。
在儿子李振(图④,资料图片)心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长满厚重老茧的双手。每天人工捣固1公里,时间长了,连手心都是老茧。就这样,抡起、砸下、再抡起,李尚奎一干就是整整35年。
“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李尚奎经常念叨的一句话。1982年,李振参加铁路招工,接力父亲成为济南铁路局工务大修总队的一员。
上世纪80年代初,小型液压捣固机、捣固棒开始普及,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大修施工从“刀耕火种”前进到半机械化模式。
“那时候,铁路工人都是‘猛张飞’,说话全靠吼,使用捣固棒时噪音很大,根本听不见周围其它声响。”李振说,一天下来,嗓子是最累的。
1994年,济南局开始配备08—32型捣固车,可以自动抄平、拨道、捣固。它的到来,让洋镐、捣固棒、小型机械彻底闲起来。第一次看到捣固车时,李振高兴得一宿没睡,他和同事们一起向队长申请去车里睡觉。
“看看、摸摸这个大家伙,比自己家买了新车还高兴。”李振说,从前需要上千人连续干一个月,使用大型捣固车,几十人不到一周就能轻松完成。
“和现在比,那时候的作业条件还是差多了。废弃的绿皮车厢,就是我们野外作业的宿营车。冬天里里外外冻个透,水管子都被冻上了,用不了水。在附近挖个坑,扯个棚子,就是临时厕所。”李振说。
机械化施工带动线路质量大幅提高,列车运行也更加平稳顺畅。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铁路先后经历6次“大提速”,从平均时速五六十公里,提高到主要干线200公里。“大提速”背后,大型养路机械功不可没。
2013年初,大型养路机械迎来“新成员”。由中国自主制造的DWL—48型连续走行捣固稳定车,轻松实现连续式三枕捣固作业,并同时进行动力稳定,能够将线路误差精确控制到0.1毫米,是当今世界上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最高的“线路推拿大师”。
同年8月份参加工作的李钢,伴随机械化设备的升级换代,也在快速成长。新成立的道岔三队,年轻人多,缺少人手。26岁的他被推着往前走,先踩3号位,几个月工夫,就调整到最重要的1号位,负责大机道岔捣固作业。李钢不善言辞,活儿却干得很漂亮。“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踩下的每一镐,都关系着铁路安全,都是责任。”
李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青荣城际铁路通车那年,他在工地上度过的那个难忘的中秋节。当时他们在六层楼高的铁路桥上,已经连续干了24个小时。眼望中秋明月,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心里带着失落。父亲在电话那头安慰他:“你小子知足吧,多少人想干这个活儿,还干不了呢!你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从洋镐、耙子到先进的连续走行捣固车,三代大修人在平凡中谱写着坚韧、精细,在方寸间奏响工匠精神的强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