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让德育不只写在校训

发布时间:2018-10-27 10:44 | 来源:光明日报 2018-09-27 02版 | 查看:1222次

  【新闻随笔】

  9月,各大高校纷纷开学。新生对于学校的了解,校训往往必不可少。无论国内还是海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校训,鲜明地表达出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校训作为一所高校学风的体现,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首要准则。日前,有媒体对2454条学校校训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在我国高校校训中,“德”字出现的频率高居榜首。

  这个统计发现,在2454条校训中,8.7%的高校在校训中用到了“德”字,其次是“学”“行”“求”“新”等。高校青睐将“德”字写进校训,首先是因校训本身是学校的座右铭,体现着大学精神的内核,“德”入校训最能发挥德育的号召作用。另一方面,“德”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是立人的根基。经典阐释为儒家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排在第一位,说明德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纵时移世易,“德”的重要性也不曾消减。

  大学校训看重德性,不论对大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有十足的必要性:大学是青年人的人格养成关键期,此时德性的训练,能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关键的塑造作用。良好的品行一旦在大学养成,将终身受益;而教师有良好的德性,也能更好地“身正为范”,驱动教学与学术。

  可以看到的是,不管一所大学有没有将“德”字写进校训,德性都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过,德性并不是虚空的存在,要融化于日常的实践中。

  没有哪一所高校不重视师生道德,但近些年,高校之中有违德性的事却时有发生。学术不端、性骚扰等丑闻,时不时从象牙塔传出,而涉事者既有老师,亦有学生。从这些个案,我们无法得出事发高校德育失败的结论,但这至少说明,高校对德性的培育与发扬,尚有继续发挥的空间。

  如果“德”字只是停留于挂在墙上的校训里,德性就成了游谈。本质来说,德性的建立,要靠氛围的营造,更要辅以制度的建设。用制度培养德性、纠偏德性、倒逼德性,是高校道德建设的可靠路径。

  实际上,作为一种普遍性解决方案,制度在规范德性方面的作用,早就被教育行政部门与各高校所意识到。在规范师德方面,2014年教育部就划定了高校教师“红七条”,从教学活动、学术规范、师生关系等方面对教师行为做出多种禁止性规定;就规范大学生道德而言,各大高校也都出台各式守则,规范大学生在校的学业与生活。

  德性决不能说说而已,从校训中的“德”,到现实中的“德”,两者还有着很长的距离。“缝合”两端的距离,除了靠具体而微且能无缝落地的制度,别无他法。激活制度,高校师生道德建设才会纲举而目张,从“墙面”走向“地面”。

    (作者:王言虎,系新京报评论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