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沙龙”的世博志愿:心有所愿 便已到达(图)

发布时间:2009-12-15 09:0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03 | 查看:1948次

上海有一群聋人用手语说出自己一份心意:为聋人参观者提供手语服务

聋人们正在参加“无声沙龙”座谈会。

  “人人为世博尽责,大家都在积极行动,我们也愿算一份。”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距离上海世博会不到150天的时刻,上海有一群聋人用手语表达了他们的世博心愿:我们愿意当世博志愿者,为聋人参观者提供手语服务。

  他们,便是上海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聋人学习组织“无声沙龙”的成员。在无声的世界里,也能找寻到生命中动听的乐章。15年来,每到星期日,他们都会准时来参加这个“默默无闻”的精神盛宴。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记者走近他们,开始这个注定艰难却让人感动的采访。

  “我们也想为世博做点微薄贡献”

  上周日和上上周日,记者两次参加“无声沙龙”,两次见闻世博志愿。

  先说上上周日。那天正是“芷江西路街道第十二届终身教育节暨无声沙龙十五周年庆”的活动现场,来自申城各处的上百位聋人聚集在这里,通过手语歌舞、手语相声、手语朗诵等表演形式,庆祝“无声沙龙”走过15年历程,同时也表达了迎接世博的美好愿望。记者看到,“学习在社区,和谐迎世博”几个大字赫然贴在舞台前方。来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获赠“海宝”钥匙扣一个。将钥匙扣赠予记者时,那位聋人老大爷比划着:“这是‘海宝’,世博会的吉祥物,小小纪念,意义重大。”随后他又凑向记者,继续比划着什么。不太懂手语的记者一时没明白,赶紧请来在场的手语翻译边海琴阿姨救急。看了一会儿,边海琴笑了:“他说呀,挺想当世博志愿者的,可以报名吗?”

  正“说”着,几位50来岁的聋人阿姨也围上来,打着手语向记者比划,原来她们都想当世博志愿者。家住闵行区的陈漪萍今年53岁,参加“无声沙龙”15年,几乎从未间断,向来热心帮助别人的她,不想错过世博会这个“在家门口举行的盛会”,更不想错过这个“可以为别人服务,也为上海出力的机会”。和她一起来的好朋友金慧珍也有同样的愿望:“我猜来上海看世博会的一定也有聋人吧,我觉得我们可以提供手语服务,而且我们会很理解他们的需要。”

  上周日。上午8点,闸北区文化馆三楼,“无声沙龙”现在每周一次的活动现场,大厅里三张长桌,几十张椅子,50多位聋人在这里和相熟的朋友们“聊天”,上台发表“无声的演讲”,或“播讲”新闻,或分享养生……77岁的林祖德告诉记者:“喜欢,是15年来我风雨无阻参加活动的理由。”而当看到记者在笔记本写下的“世博会”三个字时,“无声沙龙”读报小组的副组长沈承香很开心,她走上讲台对“听众”快速比划了很多手势,当她表达出“志愿者”的意思时,许多人举起了手,还有人双手跷起了大拇指。

  任成康老先生似乎比较激动,快步上前在黑板上写下了“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后,用手语讲起自己40多年前学习雷锋的故事。坐在前排的易喜原笑着比划:“我们聋人在世博会期间,在平时也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多做好事……”

  记者在纸上写下问题“你想做世博志愿者吗?”,坐在一旁的张建华使劲点头,竖起大拇指。

  上海市聋人协会副主席洪泽面带微笑,打着手语:“只要社会有需要,我们聋人非常愿意为世博做点微薄的贡献!”“现在是我们回馈的时候!”

  “在‘无声沙龙’里,我们不仅学到很多文化知识,还学过足底按摩、烹饪、美容、跳舞等,社会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现在是我们回馈的时候!”采访中,很多聋人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而采访末尾,几乎每一位聋人都由衷地感谢“我们的安老师”。

  “我们的安老师”,就是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工作人员、“无声沙龙”的组织者安玉英。

  故事要追溯到1994年。这之前,上海大部分成年聋人的活动基本囿于家庭和弄堂的小圈子。闸北区聋协主席修光明是个热心肠,平时要和几个聋人朋友聚会、通消息,都选在闸北公园内。可是,寒冬酷暑,聋人聚会在公园长亭中总不是个办法。

  1994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修光明找到在芷江西路街道图书馆工作的安玉英,表示想借用图书馆组织闸北聋人的活动。当时,安玉英在生活中从未接触过聋人,可是看到修光明殷切的目光,不断打着她看不懂的手语,嘴里吃力地说出一个个有点走调的词语,她点头了,而且还为聋人免费借到了街道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因为图书馆太小,活动中心场地大,搞活动方便些。”

  安玉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够大”的活动中心,不久就被来自全市的聋人挤得水泄不通。最厉害的一段时间,活动中心的室内和室外天井以及通道,都站满了聋人,足有三四百人,根本无法走路。

  对手语和聋人文化一窍不通的安玉英,成了这个集体唯一的听众,也成了第一位志愿者和会务。

  15年,安玉英每个周日上午基本都如此度过:清晨6点多,安玉英从家里出门;然后,去区文化馆开门、搬桌椅、泡开水、写板书;再看着聋人朋友们一个个进来,兴高采烈地打手语、“谈话”。“聋人的内心,孤独感很强,他们需要沟通,需要信息。”于是,安玉英开始留心报纸上的各类新闻事件和信息,有意识地让有文化的聋人把信息传递给其他聋人,这就是最初的“读报”活动。后来,沙龙组织过各种讲座,旅游活动,以及包括摄影、美容、上网等各种技能培训。

  上个月“无声沙龙”创办15周年的文艺活动中,安玉英忙里忙外,安排一个个好看的节目上台。她为聋人租借了市北初级中学的活动场地,请来了获得过许多大奖的聋人舞蹈队、哑剧表演者,请来了市聋协副主席洪泽、著名手语翻译边海琴,包括给每位与会者赠送的海宝钥匙扣也是她一手操办,“2006年,修光明去世,‘无声沙龙’的担子落到我一个人的肩上,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不管他们。”

  从35岁到50岁,这个普通的街道干部把自己绝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这些聋人朋友身上。她是他们中的唯一,没有接受过专业手语培训,靠着东张西望,瞎猜乱看,学会了简单的手语,逐渐融入了聋人生活。

  “其实,我也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安玉英说,“来参加无声沙龙的聋人都有一副热心肠,我会统计好愿意并能够做世博志愿者的人数,帮助组织他们统一报名。同时,也欢迎来看世博会的人们参观我们的‘无声沙龙’。”

  “他们能予聋人参观者更多认同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龚群虎,是从事“手语语言学”方面研究的专家。当听说不少聋人希望成为世博会志愿者,为聋人参观者提供手语服务时,他显得很高兴,并表示支持。

  他向记者表示:“全世界手语并不通用,全国的手语也并不完全通用。中国手语有两大派系,一种是以北京手语为代表的北方手语,一种是以上海手语为代表的南方手语。这些手语均为自然手语,是聋人看得懂的手语。目前不少持有手语翻译证书的健听人,由于只学‘通用手势’,缺乏自然手语的训练,且多按照汉语的顺序打出‘手势汉语’,往往不能真正与聋人有效沟通。”

  “对聋人参观者来说,最好选择符合聋人实际语言情况、提供相应服务的手语翻译,或者直接选择懂得南方手语或北方手语的聋人,代表南北两大手语方言区。对来自国外的聋人参观者,则需选择兼通国际手语的聋人。如果能选拔出这样的聋人志愿者,一定会为聋人参观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带给他们更多认同感。”龚教授说。

  龚教授与“无声沙龙”也有一段渊源。聋人沈承香是“无声沙龙”里的“知识分子”。这位上海新型发酵厂退休女工,1957年出生后,3岁因病失聪,曾就读于市第四聋校和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接受了在当时算是十分完整的聋人教育。2000年,她成为“无声沙龙”的常客,不久又成为读报组的骨干。2002年,龚群虎教授从新加坡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手语语言学”。当时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手语”是一种语言,时至今日,中国大陆将手语作为语言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并培养此方向研究生的仍只有复旦中文系。研究一门语言,必然要有调查对象,而调查对象最好是“原生态”的。龚教授找到“无声沙龙”。

  他回忆道:“记得第一次去参加这个活动是个大冷天,我一进去就见到一屋子人,每个人面前放一杯茶,前面站着几个有知识的聋人,其中就有沈承香,他们‘讲’一些自己选择的时事,比如伊拉克战争,以及上海的社会新闻等,印象中还教育大家过年不要互相借钱借得太多,气氛非常热烈。”而从2003年9月龚教授第一次开设《中国手语语言学》课程以来,沈承香几乎风雨无阻地每周出现在复旦大学课堂上,向学生演示自然手语并教学生简单的手势。

  “有她和没有她,情况完全不同。她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样本,我在讲解时,遇到手势也向她请教。这样的模式一直坚持到现在,广受学生欢迎。”龚教授说。

  教学以外的收获是龚教授没有料到的,“沈承香的出现,无形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位真实的聋人,他们真切地发现聋人除了失聪外,与大家没有任何不同。”沈承香性格直率、开朗、热情,学生很喜欢与她来往。部分同学愿意继续学手语,还通过她又跑到“无声沙龙”和其他地方学习。龚教授告诉记者:“她积极生活的态度和感染力,大家都能体会到。”

  迄今为止复旦大学有关手语的语言学研究论文中,几乎都有沈承香的手语录像和图片。也由于沈承香的桥梁作用,从今年年初起,龚教授组织研究生们每周义务为聋人青年补习英语。

  在这里,志愿已经开始互动,并在互动中让生活更美好。

  积极地做些什么,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本就是举办世博会和迎接世博会的题中之意。

  积极地愿意去做,这本就是所谓“志愿”的本来之义:心有所愿,便已到达。(记者 杨潇慧 周楠 见习记者 孔令君)

(责任编辑:郭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