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8 19:0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2月 | 查看:2389次
人物故事:
刘存发,男,汉族,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民营企业家。
刘存发,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生意越做越红火。事业有成之余,他时刻惦记着家乡人民,多年来,为家乡的发展不遗余力:向县“一滴水”公益基金会捐款210万;多次向西柳木村捐款总计100多万用于村里建设,逢年过节向村里老人们嘘寒问暖,送上慰问金;以公司的名义个人出资与报社联合举办诗歌征文擂台赛、与静海摄影家协会举办“魅力静海”摄影大赛。
刘存发的老家在静海县梁头镇西柳木村。了解内情的人说,虽说这个村的名字很好听,但这个村的日子不好过,就说村里的路,好走的没一条.雨天一脚泥,风天一脸土。也许正因为如此,让刘存发的心里很不好受,尽管从三十年前进津读书起,他就离开了家乡,但树长千丈也忘不了根,所以他想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点事。
刘存发是搞建筑设计的,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民营企业家。在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建筑设计模型》,《文明与遗产.巴厘岛建筑与景观》,《文明与遗产.巴厘岛传统门墙与景观小品》,《感悟建筑》。由此可见,刘存发是位事业上有追求,想干大事的人。事业上的成功,固然让他感到欣慰,但他的满足不仅限于此,他的梦想是让家乡尽快富裕起来。他说从小生长在西柳木村,最难忘的,是当年“文革”时,因家庭成分问题父亲不得不带着全家人回静海,西柳木村的父老乡亲真诚地接纳了他们。那段日子虽苦,但苦得踏实,苦得安宁,至少耳边没骂声,身边没“白眼”,他可以像村里的孩子那样.在大自然中放飞理想。果不其然,“十年动乱”结束,全国恢复高考后,他和村里的几个孩子,分别考上了大学和中专。因为受电影 《 青年鲁班 》 的影响,他想去学建筑.还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背得滚瓜烂熟,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天津建筑工程学校录取。
上世纪80年代,中专生就算“大知识分子”。毕业后他被分到塘沽,后又调回静海,进了国企。端上“铁饭碗”的他,那时完全可以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于是又去报考广播电视大学,读完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县棉织厂看上了他,觉得这小伙子一表人才,有文化善表达,想聘他到厂中专当老师,可刘存发最想干的事还是搞建筑,于是婉言谢绝了对方的聘请,回到县建委,再到静海建筑工程公司工作。 1992 年,他被派到大邱庄搞建设,没黑没白地跟工人滚在一起。每天早晨 6 点钟到工地,凌晨两点下班,图纸画的不规范,他负责修改;建材进的不合格,他负责检验;施工遇到问题,他负责协调。总之,他成了工地上的“大拿”,没有不管不干不上心的事。难怪他如今仍感激那段苦并快乐的时光,觉得那是难得的锻炼与摔打,逼着他成了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 1998年,静海建筑工程公司所属公司改制,刘存发觉得这是自己难得的发展机会,于是,“艺高人胆大”的他,带着原公司的几个职工.率先改制成立了股份制公司。
事业越干越好,也越干越大。这时,他从县“一滴水”公益基金会了解到,由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县城周边一些村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但又找不到其他生存的方式,生活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缺少劳动力的孤老户,日子就过得更难。县“一滴水”公益基金会的主要扶持对象,就是这些困难家庭。“我也想给基金会一些捐助,多少放一边,这是我的一片心。”那天,刘存发拿着 210 万元的支票,参加了基金会主持的捐赠大会,感觉心里热乎乎的,他对自己说:“能为社会做点贡献,真有种幸福感。其实,帮助别人也是满足自己。”
帮助别人也是满足自己,是刘存发一直以来的理念。2007年12月,向西柳木村小学学校捐献支教款10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他个人捐了两万元。村委会几次需要资金支持,他也慷慨解囊。为配合静海“文化兴县”战略的实施,他以公司的名义个人出资与报社联合举办诗歌征文擂台赛、与静海摄影家协会举办“魅力静海”摄影大赛。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对西柳木村百姓的关心与捐助。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几次回村考察,他意识到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自己最先要做的,是把村里的路修好。2009年他先拿出12万元,为村里修了部分砖路,去年他又投资85万元为西柳木村修建了两公里水泥路及牌楼,从而彻底解决了雨季积水、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也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刘存发最受西柳木村的老人们喜爱,因为每到春节,高高大大的刘存发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像对自己的长辈那样嘘寒问暖。他对老人们说:平日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来探望,但过年了就得回家看看,给长望们拜年,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当然,刘存发从不空手而来,他会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借以表达自己对所有老人的孝心。村干部们说,这些年刘存发为村里老人已无偿捐蹭了 5 万元慰问金,用于改善老人们节日生活,也让老人们感到人间的温暖。刘存发说,他要把这件事做到底,终生报答养育了他的家乡人。
来源:天津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