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将剩饭打包给流浪汉 对爱心不宜苛求

发布时间:2018-06-19 10:58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6月19日 第A03 | 查看:1188次

来论

  对于爱心行动尤需包容,行动方式妥否可以讨论,却不宜轻而易举褒贬善意。

  吃不完的盒饭,多数人会选择扔掉,而从事销售工作的重庆女白领杨欣却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吃。媒体报道称,杨欣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四年。杨欣的举动在朋友圈引发大家争议,有的称赞她是个善良的人;有的则认为,杨欣这样做“是在侮辱别人的人格,流浪汉也有尊严”,“只是给环卫工人增添了一份垃圾”。

  将吃不完的盒饭打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吃,这行为本身有良善的初衷。一方面意在减少食物直接扔垃圾桶的浪费,另一方面让缺少食物的流浪汉在饥饿时,吃到一口相对干净的食物,解决一时之困。毫无疑问,女白领的出发点并没有瑕疵,也没有一些网友质疑损害流浪汉尊严的想法。

  更况且,女白领的做法是将打包好的剩饭放在路边,而非直接给流浪汉,流浪汉有充分的选择权。如果流浪汉感到尊严受损,大可不吃,如果不嫌弃吃了也无妨。这也符合爱心关系中平等的要义。

  当然,赠人食物,吃不完的饭菜自然不是好的选择。一方面卫生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也颇有违和感,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的赠与,容易被认为是侮辱人格的施舍。这或许是许多网友表达质疑的症结所在,类似的问题,不只是个案,包括一些商家将即将过期的食品捐赠给失独老人、残疾人、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同样会引发类似的争议。

  这的确构成了善心与善行评价之间的矛盾。善行背后必有善心驱动,但善行未必一定会得到善果,比如女白领如何保证饭菜的卫生,以及让流浪汉感到安全放心,都是不小的问题。

  但并不意味着其善行缺少价值,恰恰相反,如果对行善定义过高的门坎,并不利于公益爱心的践行。比如,对于女白领打包剩菜剩饭给流浪汉吃,不少网友表示,如果真心关爱流浪汉,就应该给他们买干净的食物,或者给钱让他们买食物。诚然,这的确是对弱势群体更好的关爱,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相较而言,普通人举手之劳能给予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让关爱融于平常,形成常态,包括食物、衣物等适度的分享利用。以减少浪费为目标的低成本捐赠,也是有益的途径。因此,让更多普通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只要方式得当,也是爱心的增益。如一些城市尝试的“分享冰箱”。

  故此,对于爱心行动尤需包容,行动方式妥否可以讨论,却不宜轻而易举褒贬善意。比如女白领赠人食物有必要照顾流浪人员尊严,却不意味着将方式妥否的讨论异化成为道德的批判,横加指责,舆论还是应少些“洁癖”为好。

  □木须虫(职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