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模精神激励新时代的劳动者

发布时间:2018-06-17 12:24 | 来源:工人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06版 | 查看:1223次

收到总书记回信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倍感鼓舞,表示要学习新知识,增添新动能——

王建清,东风商用车公司“王涛班”班长,也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级劳模本科班学员。回想起“五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至今仍激动不已。他说:“作为劳模班的学员,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劳动模范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新知识,增添新动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新作用,作岀新贡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乔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劳模本科班的一名专业教师,我非常激动和兴奋。很多劳模班学员分享了阅读总书记回信的激动心情,这些劳模学员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更道出了劳模群体以及广大劳动者的心声,立志用劳模精神激励新时代的劳动者。”

“只有把民族和国家的振兴作为奋斗目标,人的智慧和潜能才能充分激发出来”

劳模之所以能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高远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谈到对新时代劳模的认识,2014级劳模班学员柳祥国认为:“新时代劳模要具有新思想、新技能、工匠精神和国家情怀。其中,国家情怀是最重要的。只有把民族和国家的振兴作为奋斗目标,人的智慧和潜能才能充分激发出来。”

王建清说:“我心中的劳模精神,就是‘干’。第一代东风人怀揣振兴祖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来到鄂西北山区,点着马灯,住着干打垒、芦席棚,用双手建设了一座汽车城。如果没有这种拼命‘干’的精神传承,就不可能有东风公司今天的辉煌。”他表示,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未来,他也要紧跟时代,完成从“汽车调整工”到“客户体验员”的转变。

劳模精神是学先进、做先进、不断超越自己从而鼓舞他人的精神。劳模之所以能成为劳模,关键在于他们在挑战自己、超越他人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广大劳动者中的佼佼者,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7级劳模本科班学员张鹏,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一名民营企业家。20年来,他坚持勤俭节约,不忘根本,不忘初心,把省下来的钱大部分用在公益事业上。为了更好地奉献社会,奉献爱心,他把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了爱心车队。截至目前,爱心车队累计投入公益事业的钱已达2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为近千名低保户等贫困家庭学生减免了乘车费用。

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他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不管利润多么微薄,只要对社会、对国家有利,他就会努力去做,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我是劳模”。

“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劳动模范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每个时代的引领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需要培育一大批强大的劳动者大军。这就需要号召广大劳动者学习劳模精神,在思想上崇尚劳动模范,在行动上争做劳动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我一直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2012级劳模班学员刘小萍,从一名一线纺织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原因就在于她进入以全国劳模赵梦桃名字命名的“赵梦桃小组”之后,暗下决心发扬“梦桃精神”,学劳模、做劳模,从而激励她不断刷新生产记录,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她说:“我要用新的知识,用我在基层的经历和一线职工的真挚情感,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他们搭建舞台,更好地回报社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华章!”

安徽淮北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王小勇是2017级劳模本科班学员,他坚持昼夜值班、有求必应、投诉必理、反应快捷,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面对妻子,王小勇常怀愧疚之情。这些年,家里大小事情全扔给了妻子,12岁的女儿上学放学,他没接送过一次;80多岁的父母身体不好,他也难得前去看望;2007年岳父因病去世,他只请了一天假帮忙处理后事,第二天就匆匆回到了岗位上……

亲情有憾,人生无悔。城管工作的成长岁月,给了王小勇特别的锤炼,让他有了灿烂绽放的青春,也让他所热爱的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2012年荣获全国城市管理系统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说:“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仍然会竭尽全力前行,继续保持奔跑的姿势。”

“青年学生要把劳模精神作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最为可贵的人生法宝”

4月22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讨会”上,北京市教委委员陈江华提出,青年学生要把劳模精神作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最为可贵的人生法宝。

如何用劳模精神引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乔东认为,高校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地方,一流的人才不仅要学好专业,更要修好品行。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事很难做好。一个人的品行不好,也很难学好专业。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德”字当头。因此,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提高。

“大学生们都渴望成功,但我认为,更要学会追求价值。一个人的所谓成功:做多大官,挣多少钱,那是自己的事情。有价值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而言的。一个人的价值越大,不成功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价值是成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乔东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学生首先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谈到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时,乔东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认真主动研究劳模精神,以便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普及相关知识;其次,可以邀请相关的理论专家学者开设相关的专门课程或者专题讲座,为青年学生开阔视野和提高理论素养提供机会;第三,还可以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劳模精神研究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乃至相关的学术探讨,提高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为了让广大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全国劳模的绚丽人生和人生感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全国劳模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乔东最后说。(记者 尹晓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