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双手的创新能手——记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岗位能手李晓光

发布时间:2018-05-27 21:17 |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30日10:11 01版 | 查看:1405次

初见李晓光,你肯定会觉得他“不正常”。面部严重变形,皮肤颜色不一,两只胳膊光秃秃地伸在袖口外,只剩下两根短粗的大拇指。但只要和他交谈一会儿,或是看到他的工作状态,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正常人”。不仅正常,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的一名企业员工,李晓光10多年来,用他那没有手指的“双手”提交专利申请600多项,其中200多项获得多个国家授权,是名副其实的创新能手。

重生路:活下去、站起来,回报社会

  1996年8月,在深圳大学读软件工程的李晓光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一起意外的煤气爆炸事故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父母双亡,自己全身大面积烧伤,手指被截,右腿也落下残疾。巨大的痛苦和深深的绝望蔓延开来。

  15次手术,家里的积蓄早就用完。“我这一路总是在最绝望的时候遇到贵人。”李晓光接受采访时说,“是他们支撑我一次次渡过难关。”在深圳和杭州两地治疗时,李晓光的遭遇被当地媒体报道后,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整形手术结束后,李晓光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下床走路。由于腿部血管因烧伤变形导致血流不畅,只要脚一下垂、沾地,李晓光就感到万箭穿心般疼痛。护工给他看小学生们寄来的信,信里那些温暖的话给了他无尽的动力。想到不顾一切救自己的姐姐、无私相助的陌生人、给他写信鼓劲儿的孩子们,也想到刚刚打开的生活,和还未实现的梦想,李晓光下定决心:活下去、站起来,回报社会!

座右铭:自立自强,办法总比困难多

  既然选择活下去,就要好好活,而且是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活得精彩。李晓光给自己提了两点要求:不要坐轮椅,生活自理不靠保姆。5秒,30秒,1分钟,李晓光终于能够站立并行走了。当李晓光第一次靠自己独立走到院子里,重新看到阳光、花草时,一种重生的激动与幸福激荡开来,他看到整栋楼的医生和病友都在窗口为他鼓掌。

  1998年,李晓光出院回到重庆老家。简单的起居对他来说却变得格外艰难,然而李晓光却把生活日常变成了自己最初的创新“试验田”:他把自己的衬衫改成粘扣式的,这样用那双没有手指的“双手”也可以自如穿脱。他还自制了一种“穿袜神器”,把PVC水管锯开变成可伸缩的套管,把袜子套在管上,把脚伸到管内,用另一只脚的脚趾把管子拉出来,便能独立穿上袜子。“我要跟正常人一样,靠自己生活。”李晓光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是真理。”

  李晓光不愿总是依靠姐姐的救济生活。这时,父亲生前的好友赠送给他一台电脑,鼓励他为自己的公司编写一些程序。这台电脑让李晓光成为软件工程师的梦想重新变得真实起来。凭借大学时扎实的基础,他的软件工作室越做越大,从自家的客厅搬到了对面的写字楼,最鼎盛时聘用了几十名员工。

大时代:政府支持、企业鼓励搞创新

  2003年初,由于行业整体不景气,李晓光在重庆的软件公司关门了。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深圳的富士康公司投了求职信。没想到公司领导竟亲自面试并当场录用了他。李晓光发现,自己成为软件工程师的梦想,搭上了时代鼓励创新的快车,政府出政策、拿资金支持企业创新,企业也为鼓励员工搞创新提供很多便利,浓厚的创新氛围浸润着李晓光,“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创新能手,光荣地站在集团表彰大会的台上”。

  然而,只做过软件开发的李晓光想在产品制造领域搞创新并不容易。和李晓光同期进公司的李兵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很佩服这位外表“不太正常”的领导。李兵记得,一次为了解决某电子产品操作不够简洁方便的痛点,李晓光每天都要坐在电脑前研究到深夜。由于植皮后的皮肤没有汗腺和毛孔,身体经常会过敏、瘙痒,右腿膝盖的溃疡面不时渗出血清。有时坐得太久,皮肤上的血清与裤子粘成一块,只有用水将皮肤淋湿后才能把裤子脱下来。李晓光并没有觉得痛,反倒发现只要专注于研发就可以忘记身体的疼痛。最终团队设计出层级少、操作简单的用户界面。一个小小的按钮,正向旋转、反向旋转、按一下、按两下都分别能实现不同的功能。

  李晓光先后负责了显示器、多媒体播放器、电子书、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测试程序开发、操作界面设计等工作。他和所在团队积极申请布局相关技术专利600多件,获得过中、美、日等国核准的专利超过200件,为公司争取了大量的客户订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国外客户的尊重。

  2007年,李晓光终于站到了集团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这位“不太正常”的员工,成为集团“最美的人”。公司总裁当场决定把政府奖励企业创新的奖金全部发放给他们这些创新能手。此后,李晓光在创新路上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当选广东省和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10月1日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未来梦:研发国产的弹性制造机器人

  对于每次创新成果,李晓光都很珍惜,他说,每个发明、每件专利都像他的孩子,从灵光一闪到最终成形,从不会一帆风顺,都要经历不断失败、改进、探索的过程。

  “发明创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到处留心观察、学习、拍照,回去查资料,弄清楚原理,一有灵感,马上记下来,不断试想各种可能性、画图、测试。”李晓光说。

  2016年10月,李晓光离开他研发多年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转战自动化设备开发。“我自己的手不方便,所以对研发、打造机器人特别感兴趣,感觉就像钢铁侠一般,能借此延伸自己的身体。”李晓光说,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适应未来定制化生产的需要,产业机器人必须具备配合产品即时改变工艺流程的能力,而且机器人本身应该是简单易教的,“我们与机器人直觉式的互动过程,就能完成技能的传授,不用再编写复杂的操控程序”。要研发出这种能够进行弹性制造的国产智能机器人,这就是李晓光这位没有“双手”的创新能手正在追逐的梦想。

  (本报记者 严圣禾 俞海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